“车如流⽔,与路上⾏⼈都跟她隔着层玻璃,就像橱窗⾥展览⽪⼤⾐与蝙蝠袖烂银⾐裙的⽊美⼈⼀样可望⽽不可及,也跟他们⼀样闲适⾃如,只有她⼀个⼈⼼慌意乱关在外⾯。⼩⼼不要背后来辆⽊炭汽车,⼀刹车开了车门,伸出⼿来把她拖上车去。”
——张爱玲《⾊,戒》
在前⽂《⾊戒影评第16》中提到,王佳芝坐上易太太的车从易家公馆到咖啡厅的这⼀分钟镜头⾥,导演向观众展⽰了两项重要的历史事实,其中⼀项便是上⽂谈的上海曾经的靠左⾏交通规则。本⽂谈第⼆项。
第10分36秒,王佳芝的车快到⽬的地时,右前⽅迎⾯开来⼀辆车,在镜头⾥从右向左驰奔⽽去。从整体上看,这个车的外形与易家的车没有太⼤区别,但是细看的话有⼀处不同是显⽽易见的:后备厢的位置是打开的,并且装了⼀个远远超出后备厢空间的像个煤⽓罐⼀样的⼤铁罐⼦,这是个什么⿁?车主把这么精致的⼩轿车改装成拉货车了吗?那你⼲嘛不直接买个拉货车呢?还便宜啊!
(风靡时代的⽊炭车闪亮登场,⼀瞬⽽过)
为什么好好的汽车不开,要搞成⽊炭车呢?原因只有⼀个,也是在这条路上导演借易太太司机的嘴讲出来的:“油贵呀!”。
(开发⽊炭车的唯⼀原因:油贵呀!)
当时中国内地市场的汽油贵到什么程度呢?⽤买⼀升汽油的钱去买⼤⽶(⼤⽶也已经很贵了,但汽油贵得更可怕),差不多能够⼀个成年⼈吃半年。所以即使在繁华的⼤上海,能真正开起汽车的⼈只有像政府⾼官易部长这样的家庭。
鉴于汽油如此之贵,开发对汽油的替代产品就成了重中之重,据说当时煤炭、⽊炭、酒精、桐油、⾖油、菜籽油等都被拿来反复测试。有⼈说曾经成功地⽤猪油替代了汽油。
(“⽤猪油替代汽油”)
到底有没有真的⽤猪油替代了汽油,那就不是很清楚了,也不是本⽂探讨的重点。不过即使能替代,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毕竟在那战争年代,猪油多⾹啊!猪⾁多珍贵啊!要搞点猪油做动⼒得杀多少头猪啊!拿猪油来解决⼈吃饭的问题显然⽐开汽车更重要呀。⼀⽄猪油分给⼀个连队吃,⼤家肚⼦⾥都有点油⽔,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但是⽊炭替代了汽油,⽊炭车替代了汽油车,这确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并且是曾经被⼤为推⼴的、在上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上延续了⼤约三⼗年左右的历史事实。
这就必须要提到⼀个曾经名扬全中国的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程师汤仲明先⽣。
(中国⽊炭汽车发明⼈汤仲明)
汤仲明,河南孟县⼈,1897出⽣。1919年五四运动那年汤仲明22岁,在北京法语翻译学校上学,那年他有没有参加五四运动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那年夏天他很幸运地被学校保送到法国国⽴南台职业学校学习,毕业后⼜进⼊法国国⽴昂诺⾼等⼯艺学校学习,并先后在法国南台⽕车制造⼚、巴不来格飞机制造⼚、巴黎雷诺汽车制造⼚等⼤⼚实习。在法求学实习7年后,1926年,汤仲明学成归国,先后在陇海铁路徐州、开封、洛阳、陕州机务段和郑州铁路总局⼯作。
鉴于当时汽油价格昂贵,在铁路部门⼯作的汤仲明开始⾃⼰研发⽊炭汽车,这显然不属于铁路部门的本职⼯作,很可能还受到了当时领导的批评,但他仍然不屈不挠地持续数年进⾏私⼈研发。到1931年,汤仲明终于成功造出了第⼀台⽊炭汽车(见下图),并在郑州市试⾏成功。这个成功的意义⼤概和马斯克的星舰SN15测试成功的意义⼀样重⼤。
(汤仲明⼿持引⽕棒,准备点⽕启动⾃⼰的⽊炭车)
(汤仲明⼿持引⽕棒,准备点⽕启动⾃⼰的⽊炭车)
这就是中国的⾸辆⽊炭车,现在国内有汽车历史博物馆对这些历史事件进⾏了记录和展⽰。
(柳州⼯业博物馆,纪念中国⾸辆⽊炭车的诞⽣)
汤仲明研发⽊炭车成功后,不断对⾃⼰的产品进⾏迭代优化,据说车速最⾼能达到时速40公⾥,虽然⽐不过汽油车,但已经⾮常好了。很多地⽅邀请他去投资建⼚,最后他选择把⼯⼚落在上海,以⾃⼰的名字命名在上海成⽴了“上海仲明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产⽊炭汽车,短短两年内便成了上海市的⼤型企业、纳税⼤户。直到抗战爆发、上海沦陷,汤仲明在上海的⽊炭汽车⼚毁于战⽕,此后转战江西泰和、⼴西柳州等地,继续做⽊炭汽车研发设计指导⼯作。
⽊炭汽车是对汽油汽车在动⼒能源⽅⾯的替代,但并不是由⽊炭直接替代汽油。本质上是由⽊炭在不完全燃烧下产⽣的⼀氧化碳来替代汽油,具体的化学⽅程式是⼤家在初中时学过的:2C + O2 = 2CO;2CO + O2 = 2CO2。实现的⽅式是:在车上加装⼀个烧炭的铁炉和⼀个盛⽔的铁罐,⽊炭点燃之后,将铁罐⾥的冷⽔喷到⽊炭上,使其不完全燃烧,产⽣⼀氧化碳;这些⼀氧化碳经过过滤后进⼊储⽓罐再送到发动机⾥和适量的空⽓混合,形成可燃混合⽓体,然后燃烧对发动机做功,最终驱动车辆前⾏。
(⽊炭汽车原理图)
所以⽊炭汽车的动⼒原理是两个阶段:先点燃⽊炭控制其不完全燃烧⽣成⼀氧化碳;再对⼀氧化碳进⾏燃烧驱动发动机。简⽽⾔之即⾸先有个煤⽓发⽣炉,在这⾥把⽊炭转化成煤⽓,然后⽤煤⽓替代汽油。
所以在前⾯提到的那个很奇怪的汽车后备厢⾥装着的那个奇怪的很像煤⽓罐的罐⼦,其实是⽊炭罐。它虽然装的不是煤⽓,但是⽣产煤⽓的罐⼦。
当时这种⽊炭车多吗?⾮常多,在中国很多地⽅尤其西南地区是很普遍的。⽼⼀辈的⼈可能很多会对这种⽊炭车有印象。改装的⽊炭车不仅局限于⼩汽车,⽽且普及到客车、货车,⽹传梁⽻⽣在1941年时就坐过这种⽊炭长途客车。
⽊炭车不仅在抗战时期很活跃,⽽且延续到抗战后,以⾄于上世纪六⼗年代左右,中国内地仍有不少⽊炭汽车在服役。⽐如这种⽊炭卡车。
(⽊炭卡车,装炭员正在装炭)
街头的⽊炭公交车。等等。
(⽊炭公交车)
⽊炭汽车在1931年被研发出来,⾄1960年左右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延续了约三⼗年左右,为中国⼈的交通出⾏做出了重⼤贡献,其发明⼈汤仲明当然是⾸功⼀件。
但是⽊炭车并不是只中国独有的,⽹上有很多⽂章说汤仲明是“世界上第⼀个⽊炭汽车发明⼈”,这纯属胡扯,⼜是民族主义精神作祟。事实是:汤仲明虽然是中国的⾸辆⽊炭汽车发明⼈,但绝不是全球⽊炭汽车的原创发明⼈。美国汽车改装节目
(完全错误的⽹络⽂章)
据可查的资料,早在1894年,担⼼汽油资源枯竭的法国⼈就研制出了全球第⼀台“煤⽓发⽣炉”,随后被英国、德国、奥地利、⽐利时和⽇本相继仿制;1926年,⽇本⼈在美国雪佛兰汽车的基础上改装出亚洲第⼀台⽊炭汽车。
民国时期的⼀份关于“新型⽊炭车”的新闻报道也说明了这⼀点。
(这个报刊截屏没有截完整)
这份题为《战时交通⼤贡献:新型⽊炭车成功》的新闻报道写道:“抗战后,由于战区各铁道线的沦陷,⽽在⼤后⽅新的铁路线还未修完,所以战时交通的⼤部分责任是需要汽车运输来负担。但由于汽油价格的昂贵及来源的困难,于是,⽊炭汽车成为国⼈研究的焦点。这⾥要介绍的是新中汽车配件制造⼚在这⽅⾯的努⼒和成绩。⾄于煤⽓车的历史,在1914年第⼀次世界⼤战的时候,因为汽油的紧张,欧洲各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开发汽油的替代产品,⽤煤⽓替代汽油。新中汽车配件⼚为从事⽊炭汽车的改进制造,搜寻各国的⽊炭汽车加以研究……”
所以⽊炭汽车最早应该是在欧洲出现,然后是在⽇本出现。美国应该不需要⽊炭汽车,因为美国不缺汽油。
在上世纪三四⼗年代左右,欧洲的⽊炭汽车设计制造应该已经很成熟了,看这与整车融为⼀体的⽊炭罐的设计。
这个据说是法国的⽊炭汽车,看这紧凑的结构,流线的造型,应该算是⽊炭车⾥的跑车级别了。
(欧洲的⽊炭汽车)
战时⽇本也缺油啊,所以当时⽊炭汽车在⽇本也是很普及的,⽐如下⾯这在⽇本东京街头的⽊炭汽车和⽊炭客车。
(1941年东京街头的⽊炭汽车)
(1941年东京街头的⽊炭客车)
好像多数⽊炭车的⽊炭罐都装在车辆后⽅,但也有装在车辆前⽅的,⽐如这个据说是德国的⽊炭汽车,车主正在给⾃⼰的爱车⾥加⼊⽊炭(⽊炭箱已完整地嵌⼊车体了)。
(欧洲⽊炭汽车)
另外,据说战时德国还制造出了⽊炭坦克。看这个巨⼤⽆⽐的⽊炭罐。
(德国⽊炭坦克)
但是⽆论如何,⽊炭车的功率还是⽐汽油车差太多了,跑得慢,动不动就熄⽕抛锚,每天开回家还得掏
炉灰弄得⼀脸⿊……所以慢慢终于被淘汰了,距今已经六七⼗年过去了。
如今,完全替代汽油的特斯拉电动车都已经在路上风驰电掣⾃动驾驶了,⼈类再也不需要⽊炭车这种汽车了。
不过不包括⼀个国家——朝鲜,就像全球疫情不包括朝鲜⼀样,这个神秘的社会主义国家。据说如果你站在中朝边界农村的屋顶上,⼿搭凉棚⼀张望,很有可能就看到⼀辆载⼈或载货的⽊炭汽车拉着长烟滚滚⽽去。
(当今朝鲜的⽊炭汽车)
朝鲜青⼭绿⽔地,有了这⽊炭车的活动,在这青⼭绿⽔间平添了⼏分烟⽕⽓。
(当今朝鲜的⽊炭汽车)
最后,回到《⾊戒》,张爱玲其实在原著⾥提到了三次“⽊炭汽车”,说明当时上海街头的⽊炭汽车是很普及的,普及程度甚⾄超过汽油车。其⼀便是在本⽂篇头援引的那句“⼩⼼不要背后来辆⽊炭汽车,⼀刹车开了车门,伸出⼿来把她拖上车去。”这是王佳芝任务失败后⾛在⼤街上的⼼情,担⼼乘着⽊炭汽车的特⼯对她下⼿,说明当时执⾏任务的政府公务⼈员也是的开⽊炭汽车。
其⼆是王佳芝在咖啡厅⾥等到易部长车时的描写谈到了⽊炭车“隔着橱窗⾥的⽩⾊三层结婚蛋糕⽊制模型,已见⼀辆汽车开过来,⼀望⽽知是他的车,背后没驮着那不雅观的烧⽊炭的板箱。”这句话充分说明当时上海⼤街上不开⽊炭汽车、能开起汽油车的⼈是极稀少的,只有像易部长这样的政府⾼官或⽇军⾼官才开得起。
其三是王佳芝刚到咖啡厅时观察路边情况时看到的⼀辆⽊炭车“三轮车踏到静安寺路西摩路⼝,她叫在路⾓⼀家⼩咖啡馆前停下。万⼀他的车先到,看看路边,只有再过去点停着个⽊炭汽车。”王佳芝对着这个⽊炭汽车还研究了⼀番,想着可能是接应她执⾏任务后撤退的车。这再次说明⽊炭汽车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双⽅特⼯⼯作⼈员的执⾏任务时都是⽤的⽊炭汽车。
那么,李安在电影⾥有没有⽤镜头语⾔表达当时上海市⽊炭汽车的这种普及程度呢?如果只是在王佳芝从易家到咖啡厅这⼀分钟的路程⾥安排⼀辆⽊炭车⼀闪⽽过地出现⼀下,那是不能说明⽊炭汽车在当时的普及程度的。
所以,严谨创作的李安在电影⾥其实安排了⽊炭车的四次出镜,除了王佳芝乘车时路过的那个外,另外三次分别是:1)1⼩时11分2秒,切⼊上海的第⼀组镜头⾥,上海和平饭店门⼝,导演就安排⼀辆驮着煤⽓发⽣炉的⽊炭车隆重出场了,从镜头的左下⽅开到镜头的中央,然后⼜徐徐开⾛。这是导演通过镜头语⾔给上海市⽊炭车的⾸次介绍。只是多数观众可能都视⽽不见⽽已。
2)2⼩时14分35秒,王佳芝在咖啡厅⾥打完电话往⾃⼰的座位上⾛时,外⾯街道上⼀辆⽊炭汽车正在开过,导演在这⾥详细地介绍了⼀下上海街头的⽊炭汽车:这辆⽊炭汽车可能刚启动没多久,⽊炭桶⾥还冒着浓烟,像刚⽣的炉⼦⼀样。对这⼀幕,王佳芝低头⾛过没有看到,绝⼤多数观众也没有看到。
(咖啡厅外的这辆⽊炭车冒着⿊烟开过去,王佳芝⼼⽆旁骛没有注意到,观众⼼⽆旁骛没有注意到)
3)2⼩时21分50秒,王佳芝任务失败后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远处⼀辆冒着烟的⽊炭车正在经过⼗字路⼝。这是影⽚最后⼀次,也就是第四次出现⽊炭车,也是最模糊的⼀次。⽽这个镜头,便是对张爱玲原著⾥那句王佳芝的忐忑⼼情“⼩⼼不要背后来辆⽊炭汽车,⼀刹车开了车门,伸出⼿来把她拖上车去”的表达。
这就是李安导演在这部电影⾥⽤总计⼗来秒的时间向观众陈述的⼀个历史史实:那曾经的⽊炭汽车。
最后顺便提⼀句,还记得那为中国⽊炭汽车的研发制造事业做出过巨⼤贡献的科学家汤仲明吗?他后来去哪⼉了?他后来哪⼉都没去,就在国内待着。所以,1957年,他名正⾔顺地成了⼀名右派分⼦;1961年,他⼜不出意外地成了⼀名现⾏反⾰命,被开除公职、判处徒刑、监外执⾏、交⼈民众管制;直到18年后的1979年,被平反;隔年的1980年便因病去世,享年83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