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油发动机直喷技术
摘 要:缸内直喷技术与采用歧管喷射的汽油发动机同期逐步发展,后来尘封,上世纪九十年代,油价高企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直喷燃烧效率很高,非常省油,它开始回归,渐渐成为主流。本文先介绍了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的特点。研究了FSI发动机分层燃烧模式、均质稀燃模式和均质燃烧模式。还介绍了国内汽车市场汽油机直喷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的油品改善,缸内直喷汽油机有可能成为汽车标配。
关键词:缸内直喷 FSI 分层燃烧 匀质燃烧 应用
引言
与采用歧管喷射的汽油发动机同期逐步发展的,后来尘封的缸内直喷技术,由于油价高企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直喷燃烧效率很高,非常省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回归,现在渐渐成为主流。缸内直喷汽油机喷嘴被布置在气缸内,汽油直接喷入缸内与空气混合,为改善燃油雾化,喷射压力也相应提高,对喷油控制更精确,并且消除了缸外喷射的缺点。同时,燃
油和空气在缸内混合充分、均匀是通过特别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它的燃油燃烧充分,热效率更高。当然,缸内直喷发动机也有局限性,易受汽油和机油质量的好坏影响。
一、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的历史
1917年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便被研发出来,被装配到军用快艇,由于不能解决过热的问题,试验结果没能令人满意。在接下来的20年里,这项技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可行性已被证实,它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德国的一些公司,如宝马,奔驰,博世,西门子也投入了研发实力。1951年,博世在法兰克福汽车展上展示了其用于二冲程 Gutbrod Superior 600 车型的汽油缸内直喷系统。同年Goliath 在其GP700车型上配备相同的喷射系统, 并于1953年至1955年期间进行量产。世界上第一辆采用缸内直喷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跑车奔驰300SL于1955年诞生,经过对比试验这种发动机很省油,最大功率也提高了。缸内直喷技术,虽然很早发明和大规模生产,也很省油,但成本比当时同期逐步发展的采用歧管喷射的汽油发动机高,而且当时汽油价格低廉,因此,歧管喷射方式的汽油发动机被大量采用,缸内直喷技术当时没有成为主流被尘封。后来,在汽油价格和排放法规的压力下,缸内直喷技术返回人们视线。1996 年三菱公司开始研制代号为4G93的1.8L最大输出功率为110千瓦、最大扭矩为1
78牛米的直列四缸直喷发动机。接着的两年,日产直喷发动机VQ30DD和丰田公司D-4直喷技术也相继研发了。2000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在汽车上应用缸内直喷技术,2002年3月Audi第一款采用直喷技术的批量生产车型A2 1.6FS在日内瓦车展展出的;Audi品牌车型中使用了分层燃烧(FSI)技术,不过分层燃烧技术却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后来没被采用;装备1.8升 CGI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奔驰C200 CGI轿车在2002年末上市 [1]。很多公司研发的汽油机缸内直喷系统名字不同,象Bosch公司的Motronic MED7汽油直喷系统,Audi公司研发的FSI系统,梅赛德斯-奔驰研发的CGI系统,菲亚特公司研发的JTS系统 [2]。
二、汽油发动机直喷技术的优缺点
1.优点:直喷发动机高压燃油喷入燃烧室,是以细小的雾状进入的,当它蒸发时吸收热量,可冷却气缸;能稀薄燃烧,可提高燃烧效率20% ,进气量比传统发动机多,燃烧充分,减少了C0的产生。
2.缺点:分层燃烧在技术上对于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来说不容易的实现。由于汽油自润滑性不良,燃油喷射系统和发动机气缸磨损,油品制造质量的差异,国内一般是均质燃烧;采用分层燃烧时,废气中产生大量的NOX ,原来的三元催化器不适用,需要研发专用的稀燃氮氧
化物催化转化器;根据最新的研究,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物排放要高很多倍;汽油可以溶解积碳,缸内直喷发动机积碳主要形成在进气门,因为它的喷油嘴直接探入气缸,无法清洁进气门积碳。
三、汽油直喷发动机(FSI)混合气的形成原理
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字母缩写,意思是燃料分层喷射技术[3]。FSI技术是指改变传统的供油方式,喷油器将汽油直接喷入缸内,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形成。FSI发动机从理论上说至少有两种燃烧模式:分层燃烧与均质燃烧,均质燃烧模式也被分为均质稀燃模式和均质燃烧模式。均质燃烧可看成普通的燃烧方式,燃油和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空燃比相同,火花塞跳火可混合气燃烧。因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混合气形成,燃料和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更均匀,从而获得的输出功率较大。分层燃烧的燃烧室内,各处混合气的空燃比不同,在火花塞周围的混合气浓度要高于其他地方,在火花塞周围混合气,就可以快速燃烧,并促进了距离较远的较稀的混合气的燃烧,该燃烧模式被称为“涡轮增压发动机优缺点分层燃烧”。均质燃烧是为了在高速行驶和加速时获得到大功率;分层燃烧的目的是为了在低转速和低负荷时省油。
分层燃烧:燃烧效率高、节流损失低、很少的燃料转化为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能量。分层的燃烧模式中,节气门没有完全打开,确保进气管有一定程度的真空(能控制活性碳罐与EGR装置)。此时,燃料喷射量决定发动机扭矩和进气量、点火提前角无关。在进气的过程中,气门开度是比较大的,减少节流损失的一部分。进气过程的关键在于一个翻板装在进气歧管中,板朝上打开(这是原理,实际型号也许会有些不同),关闭下进气歧管,使通过的气流加速,在ω形活塞顶配合下形成进气涡流。在上止点前60°-45°喷油,对混合气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喷油正时,燃料喷在活塞顶部坑内,喷出的燃料与进气涡流混合。在曲轴转角40 °- 50 °时混合气形成发生,小于不能点燃混合气,大于即均质状态。空燃比1.6~3。
均质稀燃模式:混合气形成了很长时间,燃烧充分,通过喷射的精确控制,混合气体的浓度可达到较低。它的点火时间一般是更广泛,燃油经济性良好。进气过程与分层燃烧一样,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时间延长形成均匀的混合气。由于整个燃烧室都发生了燃烧,与分层燃烧相比,它对点火的时间的要求是不太高的。空燃比>1。
均质燃烧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动态响应,高扭矩和高功率特性。进气过程中,加速踏板决定节气门的位置,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进气歧管翻板位置。中等负荷时,翻板的继续
保持关闭,便于强流入气旋的形成,对燃油雾化和空气的混合有利;高速和负荷大时,为了增加吸入空气,使参加燃烧的的空气更多,翻板被打开。均质燃烧和均质稀燃在燃油喷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油燃烧上基本上是一样的。空燃比≤1。
这三种燃烧控制模式,有些只是在理论方面有优势。现阶段采用均质燃烧的FSI 发动机。
四、国内汽车市场的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直喷技术被很多的厂商开始采用。燃油直喷技术最有名的是奥迪FSI ,目前,包括福特、宝马、大众、丰田等主流厂商都增加了使用这种技术。事实上,除了大众以外,如第九代本田雅阁、国内的CX- 5等车型都配备了直喷发动机。此外,国内江淮,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加入了这项技术的研发。
直喷发动机缸内动力性和经济性很好,安装颗粒过滤器可以解决易产生大量微粒的问题。不过由于采用了涡轮增压,它的工艺要求非常高,价格和维修成本也比采用歧管喷射要高。未来技术问题解决,国内的油品改善后,有可能成为汽车标配。
参考文献:
[1]郭辰.浅析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缸内直喷技术[EB/OL] .(2014年03月01日)[2014-03-09].http://news.bitauto/engine/20140301/2306364029-2.html.
[2]陆刚.现代燃油直喷燃烧技术引领车用发动机市场[J].上海汽车,2006,(5) :40-42
[3] 吴明.FSI,世界汽车[J].汽车知识,2006(12):42-43.
------------最新【精品】范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