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诫(干货版)
导读
导读:这不是一部成功秘籍,而是“失败的合集”。作者唐纳德·基奥是可口可乐前总裁,投资银行艾伦公司的前董事长,也是沃伦·巴菲特最推崇的管理者。他从自己沉浮商海数十年,亲历或目睹的众多失败中提炼出商场“十诫”,堪称管理者、创业者的“十大陷阱”。
用基奥的话来说就是,“我没办法把成功的真谛用条条框框的几句话来说清楚……我所能做的,就是和每个人谈谈我的失败经历,我倒是敢保证,如果你们都重蹈我的覆辙,那么你们也一定会跌得很惨。”
第一诫不愿冒任何风险
1.不愿冒险的后果
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公司在关键时刻没有迈出坚决的一步,它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有些公司跌倒后又振作起来,但是很多公司跌倒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中,就有230家公司的名字从《财富》500强的榜单中消失了。实际上,经过大浪淘沙,在20世纪之初最大的100家公司中,目前存活下来的只有16家了。
美国商业史上,在那些因为故步自封、不敢冒险而倒下的公司里,有一个人们都很喜欢谈论的案例,就是施乐公司。施乐公司成立于1906年,在创立的最初41年间主要是生产照相纸。1947年,一个名叫切斯特·卡尔森的人发明了影印技术,他花了多年时间想到一家愿意投资这项新技术的公司。人们都跟他说,“有复写纸就足够了”,包括IBM和通用电气在内的20多家公司都让他吃了闭门羹。而施乐公司抓住了这次机遇,研发、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一度成为最成功的工业产品之一。仅靠这项技术创新,施乐公司就赚了10亿美金。
不光是第一台复印机,其实施乐公司还研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取名叫阿图,阿图拥有图形显示的操作桌面,屏幕上可以打开多个“页面”,还配有一个叫鼠标的小玩意儿。当时,施乐公司比自己的竞争对手至少领先5年。但是,公司里舒坦惯了的头头们觉得只要好好卖复印机就行了,不愿意去冒任何风险,工程师们于是都转投了苹果和微软的怀抱。很快,施乐公司失去了在复印机市场上的龙头地位,公司出现了亏损并开始大规模裁员。200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公司违规操作,几名高管因为涉嫌股票欺诈而遭到指控。
施乐公司发家致富靠的正是技术创新,但因为公司的一种产品大获成功,它就裹足不前,甚至都不愿去冒风险进行所在行业的产品创新,
更别提在其他领域锐意进取了。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要实现公司的长久盈利,那么务必要不断创新。
2.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冒险”
1930年,可口可乐公司已经连续多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总裁罗伯特·伍德拉夫觉得不满足,他想要整合公司当时刚刚起步的海外业务,准备在国际市场开拓更大的空间。公司的董事会觉得他有点冒进了,因为当时美国股市刚刚经历了熊市,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正在侵入美国的市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不可靠。
然而罗伯特·伍德拉夫做的事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绕开了董事会,直接在纽约设立了可口可乐出口公司,从此逐步开始了可口可乐的全球化战略。如果罗伯特·伍德拉夫当年没有迈出这么一大步的话,很难想象今天公司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罗伯特·伍德拉夫做的“冒险”事儿可不只有这一件。1933年的大萧条危机期间,许多公司纷纷倒闭,股市低迷不振,美国1/4的劳动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美国经济复兴的希望很渺茫。这时,罗伯特·伍德拉夫却执意把公司的广告费用提升到43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创下了纪录。
罗伯特·伍德拉夫聘请著名漫画家海顿·桑德洛姆创作了红脸蛋、略显肥胖的圣诞老人拿着可口可乐瓶痛饮的形象,这一形象在每年圣诞季的广告中都会出现。就这样,因为罗伯特·伍德拉夫花了几百万美元的冒险之举,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更慈祥、更和善、更可爱的圣诞老人形象,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额也直线飙升。
家福特3.失败的冒险也是未来成功的基础
在商业历史上,像在苹果公司这么成功的企业里,史蒂夫·乔布斯也会设计出Lisa和Power MacCube这样失败的电脑产品,但是这种富有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也催生了像iPod和iPhone这样大获成功的产品。福特公司的艾德赛尔车型、45转黑胶唱片或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新口味可乐,这些失败的产品也成为全美国商学院里的经典案例,它们教会学生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回顾这些失败的案例,其实可以得到一条最宝贵的经验:有一种错误,会转化为未来成功的基础,也就是那些未能奏效的冒险。商业上的误判,在当时看来也许成本很高,但它们其实是公司长久发展下去的一部分“成本”。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管理层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公司的现有资源进行谨慎的冒险,从而确保公司未来的永续经营。如果一个公司从来都没有栽过跟头,那倒要让人怀疑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努力证明过自己的价值。
简言之,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觉得处境舒服的话,那么你就会有放弃冒险的冲动,这种冲动有时候强大得让你难以抗拒。一旦如此,那么失败也就离你不远了。
第二诫思维僵化,我行我素
1.一只瓶子的启示
1905年,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与别的灌装饮料相区分,专门请人设计了一款沙漏形的绿玻璃瓶。这款造型别致的瓶子上市后广受好评,渐渐地在很多人眼中,这款瓶子就和可口可乐融为了一体。结果,这反而造成了麻烦。
在总裁罗伯特·伍德拉夫雄心勃勃地开展他的全球扩张计划时,这款容量为6.5盎司的绿瓶子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公司里几乎没有人想过用其他的替代灌装方法。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公司的一位营销奇才沃尔特·迈克在1939年想出了很棒的一句营销口号:“同样5美分的价格,双倍分量的大瓶装。”百事可乐开始以5美分的价格销售12盎司装的可乐。这句营销广告到处都能见到,广播里也在播放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首广告流行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