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案例
“千挑万选看上一辆车,却在过户时遇到了麻烦。”在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河北石家庄一家企业的老板杜维明郁闷地说。
由于业务需要,杜维明常年开车往返于河北、北京。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购置一辆价格实惠、样子体面、“牌子气派”的二手车。杜维明在交易市场选中了一辆奥迪Q5,并最终满意地谈妥了28万元的成交价。然而,当聊到车辆在哪里落户时,杜维明才发现,这款车的尾气排放是国四标准,而河北要求尾气排放达到国五标准,所以没法直接在河北落户。他的好心情猛地被泼了一盆冷水。
互联网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市场总监张烝告诉记者,我国二手车市场潜力很大,年轻人的购买意愿越来越强。
然而,消费者发现,买辆二手车碰到的烦心事真不少。
1、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限迁”
“限迁”指的是一些地方限制一定排放标准以下外地二手车迁入本地市场的规定。这不仅影响了像杜维明这样的二手车买家,也给二手车卖家带来麻烦。
“不少人对我这辆车挺满意,但一听是国四标准就走了。”江苏南京的郭晟在北京打拼多年后,回到老家工作,但询问当地车管所后才知道,他的汽车尾气排放是国四标准,而江苏省要求机动车为国五标准。他的国四车不仅无法直接在江苏落户,在二手车市场也卖不出去,只能开回北京寻买家。
北京某二手车交易公司的负责人王飞介绍,实施“限迁”政策,各地的说法都是“环保”——限制尾气排放标准低、使用年限较长的车辆迁移流动,主要为了治理环境污染。
“尾气排放标准不达标确实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但不应该‘一刀切’。”王飞说,国四标准车辆出厂时,现在的国五标准还没出台。实际上,很多国四标准车辆的尾气排放,完全符合现有的排放标准,“一刀切”的管理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让这些达标车辆被“误伤”。
“地方限制二手车流入,另一方面恐怕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王飞说。据介绍,与新车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及销售网点税收相比,二手车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少得多。消费者同样买一辆车,新车交易大约可以贡献交易价20%以上的税收,而二手车交易贡献的税收很少。
2、信息不透明,二手车买卖陷阱多
不止车辆落户,信息不透明同样困扰着消费者。
山东济南某事业单位员工李博前不久买了一辆二手车。网站上显示,这辆车里程只有9000公里。然而,他查询汽车的保养记录后发现,该车最后一次保养的里程已有5万多公里。“里程表肯定被人改过。”李博说。
走私汽车现实:打掉拦路虎,买车才轻松
我国二手车市场还有不小空间。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7亿辆,每年新增新车超过2400万辆,发达国家二手车与新车流通量比例一般在1.5︰1以上,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超过3600万辆,按照单车平均5.5万元估算,交易额可近2万亿元。
“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地方政府应看得更长远。”北京某二手车交易公司的负责人王飞说,虽然二手车对地方直接税收贡献较小,但很多限迁城市本身就是汽车、零配件产地,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对新车市场也有推动作用,间接拉动地方税收和经济发展。
对于二手车排放不达标加重环境压力的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参照国外二手车交易惯例,二手车交易的排放标准应以交易时为准,而不应以出厂时为准。只要在交易时的排放标准达标,就不应该加以限制。
另外,降低车辆尾气污染,常态化检查更重要。包括严把机动车年检关,使合格乘用车污染物排放都符合现有排放标准。同时,提高燃油品质、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给地方环境治理带来更好效果。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不能明白消费、放心消费,成为二手车流通发展的瓶颈。为此,将加快建立覆盖生产、销售、登记、检验、保养、维修、保险、报废等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体系。
支招:专家教你5招避开陷阱
二手车交易市场日趋活跃,但交易猫腻也很多。如何挑选二手车?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寻“正规”车源。二手车有一定的特殊性,车辆状况、转让手续比较复杂,在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买车才能有保证。过分贪图便宜,很可能会买到拼装车、走私车,以及手续不
全的“黑车”,造成经济损失。
2、检查车辆状况。不少买车者愿意请一些“行家”来帮忙选择二手车,但并不是所有的“行家”都能看到“问题”,建议多几个人帮忙,检查车况时重点盯着车架、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部分。
3、重视保险手续。一些消费者往往忽略保险问题。其实,买二手车和买新车差不多,第一年最好选择全险,至少也应选择主要的保险项目,包括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即使为了省钱,第三者责任险也绝对不能省略。
4、确保安全过户。消费者在办理过户前要特别留意车辆产权证,观察是否有涂改痕迹,如果出现涂改痕迹,就基本可以和交易陷阱画等号了。过户前有些车可能没有交购置税,直到过户后才被要求补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5、注意保存凭证。购买二手车后,消费者一定要保存好车辆交易相关凭证,如果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凭借手中的证据以及合同条款要求经营者赔偿,双方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