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邓兆祥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09(029)008
【总页数】4页(P144-147)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展状况; SWOT分析; 对策建议; 重庆
【作 者】杨杰; 邓兆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40003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24.12
作为首批8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之一的重庆市,目前已形成了集微车、轿车、轻型和重型商用车为一体的汽车生产体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重庆汽车整车行业快速发展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重庆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重庆市在打造“中国汽车名城”时,就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该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行业发展政策,调整和提升行业结构,合理配置有限资源,进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尝试运用SWOT方法分析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1.1 汽车产业概况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第一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汽车汽摩产业总产值达到1770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产销汽车10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27%和26%,分别比2006年净增21.2万辆和19.3万辆,继续保持全国第4的地位。累计出口汽车3.45万辆,同比增长88.6%,出口金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3%。
1.2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基础。2007年,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完成产值258.2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新产品价值57.5亿元,同比增长31%。汽车零部件出口9366万美元,同比增长78.9%。汽车零部件大型企业有5家,中型企业有45家,全年工业总产值上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62家。按产量在全国行业排名前三的产品有34个。
2.1 机会分析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如2004年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6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等。2006年,重庆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8个城市之一。
重庆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对指导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近颁布的《重庆市重点扶持的汽车零部件和关键技术指南》等政策也充分表明了重庆市政府大力扶持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德尔福汽车
2.1.2 国际及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目前,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巨头都将发展战略的目光投向了中国。
如通用公司全球采购量已有50%左右是在中国完成的。戴克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增加8倍以上的零部件采购量并将其用于本地化生产。除此之外,福特、宝马、丰田等跨国巨头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量。
国内整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也将带来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的空前繁荣。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88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0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 697万辆。因此,为了支撑国内整车行业的可持续扩展以及满足汽车售后市场的需要,市场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
就重庆本地而言,2007年全市产销汽车已达100万辆和98万辆,重庆“十一五”汽车摩托车工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也制订了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产达到150万辆的产能目标。显然,在当前整车项目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重庆汽车零部件行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2.2 威胁分析
2.2.1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势头猛烈。有资料显示[1],到2010年,全球汽车工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将从目前的600余家减少到25—30家,世界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也将由现在的10 000多家减少到600—800家。与此同时,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涌入国内,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竞逐中国巨大的市场,如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电装等。其雄厚的资本与技术实力及丰富的运作经验,对国内其他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从重庆来看,除了面临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也面临来自国内的竞争。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长春、广州、武汉、石堰等地区都提出了建立“汽车城”的构想,同样会大力发展其汽车零部件行业,同质化的发展格局将会给重庆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威胁和冲击。
2.2.2 整车厂压价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当前,整车价格战频繁上演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整车厂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将在整车市场竞争中降价的成本份额直接转嫁到零部件企业身上,使得成本压力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致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钢材、石化等原材料不断涨价,运输成本也在上升,导致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
遭遇前后挤压,获利空间不断缩小,已经在夹缝中生存,靠劳动密集以及低价格发展的重庆本土企业将很有可能面临转产或倒闭的危险。
2.2.3 合资、外资单纯制造车间的隐忧。目前,重庆成功引入的合资、外资企业,大部分都只是外国母公司组建的单纯制造车间,外方对产品开发和销售两个关键环节实行高度垄断,而合资企业的中方多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其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可能会不升反降。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优惠条件不复存在,这类企业就会选择搬迁到能够提供更多优惠条件的地区,这无疑会给重庆市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
2.3 优势分析
2.3.1 地理区位及政策环境良好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西部最大的工业重地,也是西部铁路、公路、航运枢纽。
重庆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从2003年起重庆工业地方所得税就按15%征收,即使实施“两税合一”政策,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由15%改为25%,但重庆仍按15%征收,这是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2.3.2 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目前重庆大约有700万农民进城务工。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也积淀了一批素质较高、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技工队伍。此外,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等大专院校都开设有汽车专业和机械专业,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汽车产业输送专业人才。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2.3.3 机械加工及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基础。由于历史上的“三线建设”,全国有很多兵工厂和机械加工企业迁到重庆,从而使重庆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制造能力得到了加强。在中国工业15个大部门,43个小部门,166个行业中,重庆就有15个大部门,40个小门类,145个行业。在中国机械配套产品目录的72大类中,重庆需要配套的有63类,能够自行配套的有43类[2],可见重庆具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基础。
2.3.4 有一定的技术和实力储备。重庆市现有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机械部第三设计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信息部电子22所、24所、44所等一批科研院所能够从事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培养、储备了大量人才。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摩托车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重庆摩配企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较强的。因
此,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
些摩配企业的力量。
2.4 劣势分析
2.4.1 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徘徊不前。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近五年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收入、行业资产和行业利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其占全国同行业相应指标的比重总体变化幅度都不大。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达36%,但全国占比基本在3.3%左右波动;行业资产平均增速达20%,但全国占比基本在3.4%左右波动;行业利润平均增速达29%,但全国占比基本在2.9%左右波动,如表1所示。说明重庆汽车零部件行业本身基础较弱,近几年虽总体发展快速但在全国同行业中并无优势可言。
2.4.2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系统级供应商。近几年重庆市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较低,基本维持在3.3%左右的水平。2007年,全市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为253.7亿元,仅占到全国3.32%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八个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地中排名最后,且远低于其它七个地区 (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湖北、吉林),产品市场影响力微小,如图1所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