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石库门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新天地、田子坊
  一、    改造背景
  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下,上海的旧城改造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纵观上海过去和当前的旧城改造,从小规模渐进式成套改造到成片拆旧建新式改造,到注重城市历史风貌、局部保留改造,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改造模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的加深,旧城改造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上海旧城更新改造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应该让后来者看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烙印,这是不能割裂的城市文脉。在上海,保存着大片石库门街区,既是上海建筑文化的代表和城市建设的一笔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石库门曾经庇护了六成的上海人,浓浓的石库门情结,凝结的是上海的风俗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库门居住区已成为城市中居住环境较差的部分,成为上海老城区改造的主要对象。正是石库门这样的特建筑的改造,也让上海的城市更新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模式,让城市的形态更加丰富和多彩。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是在城市更新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相结合的两个典型代表。
新天地
  一、 石库门建筑的简介
  石库门建筑因其最外之门选用石料为门框,故称石库门。石库门布局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特征,它选用黑厚重的木料为外门扇,单体平面及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院落式住宅,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晒台。石库门门框上欧式的花纹,欧式的屋顶,排联式的结构,都是西洋建筑的特征。石库门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是华洋混居的开始,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地方文化,上海石库门的生活方式引出了弄堂文化,也影响了上海人的体性格。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库门上。
  二、上海新天地的改造背景
  太平桥地区是卢湾区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房龄较长,环境较差,该地区从九五时期开始就列入了卢湾区的重点改造地区。太平桥总体开发项目规划占地51公顷,上海新天地位于太平桥规划改造地区,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范围在黄陂南路以西、马当路以东、太仓路以南、自忠路以北,占地约3万平方米。
  上海新天地原有的旧石库门里弄建于20世纪20—30年代,为中共一大会址保护区的控制范围,根据一大会址的保护要求,周围建筑环境严格控制,以使一大会址周围原有的历史风貌、街坊格局得以保留,街坊内的建筑高度与容量得到严格控制。新天地的名字包含着独特的理念,其中一大合字,又意味老石库门穿越岁月成为明天的新天地。有一句话很贴切地涵概新天地这个理念,即让昨天和明天相会在今天。
  三、新天地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改造情况
  2001年上海新天地建成后,以兴业路为界,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从整体上体现新旧建筑对照,中西文化结合,形成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风格,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内涵和个性。上海新天地旁太平桥公园绿地和人工湖的建成,缓解了上海新天地的车流和人流压力,同时也使上海新天地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上海新天地在保护与改造新旧结合中西合璧等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和改造。对于既不属于优秀历史建筑又不属于危棚简屋的石库门里弄,规划和建设者创造性地保留石库门建筑外貌,规划增加了新建筑、新空间和新景观,创造了富有时代动感的特,使历史环境与现代特相得益彰。上海新天地建成后,石库门建筑内的空间从私有变为公共空间,从而使更多人能感受石库门文化的过去、参与它的现在、见证它的未来。
  四、传承历史,走向未来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分析
  到底是把石库门建筑当作博物馆里的文物珍藏起来?还是通过适当改造,使之在现实生活中延续新的生命?这已成为一个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大多建于本世纪20年代初, 属于早期石库门里弄,二级旧里以下住房比例较高,加之过度使用,缺乏保养,已面目全非了。为了重现这些石库门弄堂当年的形象,建设方从档案馆到了原有图纸,参考原始图纸进行修复和改建。对于既不属于优秀历史建筑又不属于危棚简屋的石库门建筑,建设者把握住了的平衡点,有不少建筑虽然只保留了建筑的外墙,但事实上已做到了保护。有的地方还保留了有各个年代特点的信息,如石库门上的文字,时期的向阳花花饰。
  在确定修复、改建方案前,建设方和施工方花了一年多时间对建筑物进行检测,为了强调历史感,除了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外,还专门去收集了很多旧木头、旧砖瓦、旧家具用以修缮和装饰房屋,以达到 “整旧如旧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设方和施工方的根据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改建的方案。
  上海新天地两个街坊的改造是一大会址历史保护区的改造,也是卢湾区旧式里弄改造的一种尝试。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小品设计,都做了到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旧城区的开发改造的统筹兼顾,既强调了里弄的城市肌理,又借鉴了西方城市旧区更新的手法。在修复、改建过程中上海新天地融合新技术使传统与时尚结合,创造了老建筑、新格局的典范。
  从空间形态和尺度上看,新天地是以石库门建筑为主的商业内街,在修复、改建后,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得以疏通整合,并加入步行街、广场等公共空间等元素,使得整个空间格局疏密合理。新天地的总体尺度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步行街的尺度,为接近人的、偏小的尺度。南里新建的建筑有5层,建筑占地面积也不小,但由于其外立面形状和尺度把握得较好,因此,没有体量大和周围建筑不协调的感觉。
  从建筑的外立面看,上海新天地的建筑立面与外部结构忠实地保持了原有石库门建筑的特征,为强调建筑的历史价值,建设者从原有墙体中取出砖料修补已风化或损坏的外墙砖体,使墙体外观既保存了统一的立面彩,又有修旧如旧的鲜明特,保持了真实的历史价值,使项目在整体格局上较完整地展现了石库门建筑的整体特征和环境韵味。
  从建筑内部格局上看,新天地实施了大胆的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大幅改造,将大部分建筑原有的砖混结构改造成为框架结构,原来的错层因建筑使用功能的变化而取消,从而满足了现代商业经营的需要。
  上海新天地通过建筑、装饰、艺术以及修复性专业技术手段,使石库门建筑在保持并延伸其文化、历史和风貌内涵的同时,做到了传统与创新,怀旧与时尚,内敛与精巧,平和与典雅的有机结合。它的改造既体现了老上海的海派文化形象,又具有新上海国际化的区域特征,开辟了与上海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的上海石库门保护和利用性改造的先河。
  田子坊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都市,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提升动力。田子坊作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定时期自然生长的作坊式创业产业集聚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建筑尺度、多样的建筑形式、丰富的街巷交往空间和多姿的社区生活内容,成为文化艺术、时尚设计领域创意人才的汇萃之地,成为上海新的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    历史背景
  田子坊的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处于于原法租界和华人住区,位于卢湾区中西部,与徐汇区毗邻。它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具有较为典型的里弄式格局传统街区的基本特征。具有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呈现出复杂的建筑环境空间格局,社区形态也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双重特点。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
  二、项目概况
  田子坊范围东起思南路,西至瑞金二路,南临泰康路,北抵建国中路;地块北侧紧邻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南界。总用地面积约为7.1公顷。
  本基地现状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包括旧里、新里、花园里弄及多、高层住宅用地。基地中部有部分办公用地和若干企业用地,多种用地类型犬牙交错。田子坊泰康路街区的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和空间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一个面积仅为7公顷的地块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为丰富的历史街区之一。
  街区北侧紧邻法租界核心高档住宅区——思南路街区、绍兴路街区等等。街区北侧道路——建国中路,为法租界重要司法机构、重要市政机构密集的区域 ,街区北侧沿街住宅均为高档花园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街区西侧沿瑞金二路延伸了法租界中心区花园住宅、新式里弄住宅的住宅类型。
  街区东南角非常靠近原法租界边缘历史河道——罗家湾、肇嘉浜。依托便利水运、路运条件,这里历史上存在过很多中小型工厂企业,1947年的行号图中记载了昌兴纺织印染公司、精益制革厂、久华绸厂、康富织造厂、永明瓶盖厂等等十五处以上。沿泰康路除了工厂以外,还分布了一定数量的旧式里弄,每处旧里规模均不大,10几幢单体建筑一处到23幢一处的情况都有。
  基地南侧的泰康路已形成特艺术品商业街,同时泰康路210弄内部也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品商店、画廊和休闲餐饮场地,商业化有扩大的趋势。

  三、保护和利用理念
  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首先必须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确定保护和更新的内容。
  田子坊作为集中反映了包含上海租界中的里弄社区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风貌区,对于其保护不能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保护,而且要保护社区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延续性的非物质层面,是社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例子,是传统里弄空间和里弄工厂在新时期下继续保持生命力并向前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其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可概括为:保护上海近代社区发展的脉络,推动泰康路新型现代里坊社区的形象塑造;促进视觉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上海文化产业的形成;创造开放的社区型休闲空间,完善上海都市休闲消费体系。
  保护规划从发展空间、城市形态、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田子坊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家活动区,但距离艺术家街区显然还有很大距离。成熟的艺术家街区不仅需要政府软件上的引导,更需要发展的空间。据建中居委提供的民意调查资料,除去已开店的部分,其余大部分居民希望能够出租门面给艺术家工作室或商铺使用,这为特商业街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随着田子坊和泰康路的发展,街坊中的老房子也已经与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酒吧、特商铺等建立了联系,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按原规划大片拆除这些老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不仅会对传统街区风貌造成毁灭性破坏,也会威胁到艺术产业在这里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田子坊中的老房子应该以保护、保留、改造为主,用改良升级的途径来进行地块更新。
  四、保护规划
  基地北邻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而且基地内厂房多被改造更新为艺术家工作室,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为基地内的更新模式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同时也达成了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协调。
  基于前期的模式案例,在详实地调查现状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规划确立以保为主、适量更新的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规划对基地内的建筑按照风貌等级进行分类:
  本街区现状不包含保护建筑(保护建筑为法定保护建筑,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街区内部建筑按照风貌现状可分为: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和其它建筑。
  A.保留历史建筑:
  保留历史建筑为街区内建筑风貌有明显特或人文历史价值突出的,建于1949年以前的历史建筑。包括对本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建筑单体和体。
  此类建筑主要为外形和结构保存均比较完好的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石库门里弄,大部分为一类风貌建筑分布在建国中路和瑞金二路的沿线,包括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石库门里弄、清式传统民居等。
  保留历史建筑不得整体拆除,应当予以维修和再利用。本街区内各保留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为:
  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和有特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保留历史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
  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周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彩等方面与保留历史建筑相和谐,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不得影响保留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B.一般建筑:
  一般建筑分为甲等、乙等两类,其中甲等一般建筑为除了保留历史建筑外,有一定的风貌特价值的历史建筑,建筑格局和构架体系保存较好;乙等一般建筑包含部分现状三类风貌建筑,主要为一些沿街新建的商业用房、现代旧厂房建筑等。
  甲等一般历史建筑:
  主要分布在基地的中部,建筑形制和质量均属尚可,保护级别较保留历史建筑低,有较大的改造空间。新现代
  在改造升级方面,规划建议在确保建筑安全、不破坏街区整体建筑格局和街巷格局的基础上,可对甲等一般建筑内部空间按需进行重组,但在建筑形制和外观特装饰上还是应和基地的整体风貌氛围相协调,并充分保持现状建筑单体的个性历史特风貌。
  甲等一般建筑应当积极维修和再利用,在不改变建筑外立面、结构体系、建筑高度和有特的内部装饰的情况下,允许落架重修。
  甲等一般建筑的扩建、改建应当与街区风貌特相协调。
  街区内整体拆除甲等一般建筑的情况应当严格控制。
  乙等一般建筑:
  此类建筑可以进行适度拆除新建,新建部分要求与街区整体历史风貌协调。
  街区内整体拆除乙等一般建筑的情况应当严格控制。
  C.应当拆除建筑:
  应当拆除建筑包括危棚、简屋、违章建筑、通过改造的方式无法与街区风貌相协调的建筑。
  应当拆除建筑不得进行扩建和改建,应当根据规划管理要求予以拆除,拆除后的空地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部分三类风貌建筑和搭建建筑拆除后,可利用其空地新建公共设施,以弥补基地内公共设施不足的现状。
  D.其它建筑:
  其它建筑可以保留、扩建、改建或拆除新建,扩建、改建或新建建筑应当与街区风貌特相协调。
  五、结语
  田子坊作为延续街区的特历史风貌和里弄文化的载体,发挥了历史建筑的多重功能。它积极利用创意产业,既改善街区的居住生活条件,又促进了街区经济增长,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旧城更新模式之一。应该说无论是田子坊还是新天地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改造模式,它们的存在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多样化,进而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特。

  注:作为资料,本文多处引用了徐欣的《上海新天地旧城更新项目后续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的《上海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上海同异城市设计有限公司、卢湾区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制《卢湾区第56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中的文章和图片,这里不一一注释,所有资料仅供内部使用。如公开发表,需加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