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浦东新区为例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职业培训
一、职业培训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定位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是指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
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主要划分为四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① 职业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除学历教育以外的非学历教育。通过职业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职业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新兴服务产业,并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和世博会的举办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1.职业培训是现代服务业的智力支撑。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使技术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使传统产业的工作岗位大量消失,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的新职业和新岗位。譬如美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近15年来已有8000种传统职业消失,但同时又有6000多种新的职业面世。这种职业结构在短期内的剧烈变化无疑将对就业层次与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大批传统工业工人失去了他们熟悉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新的职业岗位需要高素质的高技能或多技能劳动者。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新的工作环境,就业者必须更多地借助于职业
培训,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离不开高技能服务人才的培养。
根据上海市世博办有关人士介绍,上海举办世博会最需要六大类人才:规划设计业人才,法律人才,大型项目的组织人才,国际政务、国际商务人才,媒介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统称为会展人才,总需求将达数万人。但根据新区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的数据,2005年底,新区人才密度(指从业人员中的人才比重)约29.34%,高出全市5.26个百分点,但人才资源在专业结构、层次与行业分布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产品研发、旅游会展和物流等高端人才,第二产业中的软件开发、信息和生物医药等尖端人才,社会事业科教文卫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人才都还比较稀缺;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也很缺乏,远不能适应浦东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区有关部门预测,到“十一五”末,新区人才需求总量将从2005年的42.93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3.376万人,净增30.44万人。
2.职业培训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职业培训作为新兴的知识型服务因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在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现代培训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是继留学教育之后的主要服务贸易内容之一,近年来贸易额保持了大
幅度增长。有研究显示,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近二十年来服务业产出的增长主要是第三类服务业和第五类服务业增长的结果,培训服务业显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也是第三类服务业以及包含培训服务业在内的第五类服务业。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各类培训机构5000余家,从业人员5~10万人,年产值达到80~100亿元。
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职业培训是实现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教育形式,其良性发展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然对GDP 增长带来更高的贡献率。因此,职业培训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职业培训在为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本身的规模扩张及提升,可以直接增加对当地从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培训力助六大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建成,将形成现代服务业良性成长态势,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浦东新区在打造高技能服务专业人才时,不仅在数量上形成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更主要的是通过内在质量实现能级的提升,培育完整的高技能服务专业人才体系,发挥职业培训产业“增长极”的强辐射效应,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输送高技能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
二、浦东新区职业培训发展的现状及其定位
根据2004年浦东新区劳动XX局委托新区XX局所做的统计调查,新区企业支出的教育经费为人均526元,按新区企业从业人员70万(不包括乡镇企业及以下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计算,教育消费为3.68亿元,可见新区培训市场的广阔前景,问题是新区现有的社会力量职业培训机构尚未能承担起企业员工
职业技能提升和自我发展的任务。2006年,新区有56家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共培训3.6万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职业培训总收入约为4200万元。但是56家职业培训机构的规模普遍偏小,而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具有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及以上的培训机构仅占1/3,同时,现有的培训专业中,属专门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严重短缺,如微电子、软件开发、生物医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展旅游等专业。据统计,新区共有高级工以上的专业29个,其中第三产业类专业的为13个,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仅为6个。
作为国务院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浦东新区将成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试验田”。2005年底,上海出台三十条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而这些相关政策都将在浦东先行先试。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寅指出:“所谓的‘先行先试’诸如允许浦东工商行政XX局,XX局可以对外商投资服务业进行直接登记;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浦东的契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业向浦东集聚;加快浦东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区建
新现代
设;扩大浦东在文化、教育、卫生领域的开放等方面。”② 根据《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将力争达到7500亿元以上,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也将稳步提高,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同时,上海将稳定提升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柱行业,培育壮大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并突破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潜力行业。
三、浦东新区开发的对策建议
1.以规划促发展,以政策促引进,推动职业培训的发展。根据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浦东新区就业和保障“十一五”规划,在新区专业中介、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文化服务业发展中编制咨询管理、职业培训和职业中介的发展规划。要制定对国(境)外咨询管理公司、职业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职业中介机构进驻浦东的优惠政策,并将以上发展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纳入新区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同时,要针对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招商的重点,瞄准国内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著名会展公司、咨询类中介机构、现代物流企业等,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内外著名咨询类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情况,鼓励和引导跨国公司将其培训机构设置到浦东新区,以带动浦东新区整体职业培训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