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识重组
思想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 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对外开放:四个步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地。
十二大: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目标
十五大:理论、党的基本纲领
学习本单元要理清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①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探索:中国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召开了“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取得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过重大失误。
②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探索:“”结束后,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了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理论。
③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理论,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学法点拨
1、抓住党的几次重要的会议来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十二大→1987年十三大→1992年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
2、实际应用思维专题点拨
理论是开创和引领中国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旗帜,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学习时要和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联系起来。
读图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1)图一:维新变法运动。图二:新文化运动。图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图一;兴民权。图二:民主、科学。图三:实事求是。
3)共同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点拨:本题通过提供三幅图片的新情景材料拨展)级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答好本题的前提是准确判断三幅图所反映的具体事件。
C单元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全面纠正了“”期间“左”的错误
C.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
D.认真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3.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民的温饱问题      B.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
C.努力实现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D.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4.四川广安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到……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延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5.我国所有制经济形式包括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说:“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7. 1985年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9.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
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改变  D.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
1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是: 
A.扩大对外贸易  B.发展经济  C.学习先进技术  D.平等互利
13.下表反应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的情况,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 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A.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
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14.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C.是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新现代  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5.由下图可概括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上海浦东开发区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社会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三步走战略                ④“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中共十三大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A.物质文明不够发达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刚刚建立
 C.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  D.存在非社会主义经济
 19.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②改革开放决策的制定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制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文选》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