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
展览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晴雨表,它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特点和历程,反过来,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展览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很难清晰地划分中国展览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把会议行业的发展搅和进来就更难说清楚。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从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出发,对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精要的概括,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其实,与“发展阶段”相比,我们更喜欢“浪潮”这个字眼,因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正如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潮,深刻地记录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伟大变革。
第一次浪潮——行业待兴:出国展和来华展并驾齐驱(1951-1980年)
1951年3月,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53年,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贸促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从此开始,直到1980年前后的近30年,是中国展览业发展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出国展由中国贸促会代表国家主办,且主要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27个出国展;来华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或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
为什么要提1978年和1985年?因为对中国展览业来说这是两个特殊的年份。1978年底,北京多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中国贸促会来华展览部接待的第一个外国专业性博览会;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前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的来华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竣工,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开馆的第一个展览会——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
总的来说,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起步期,这一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展览会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trade show)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没有大型展览馆的历史,中国展览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20年。
第二次浪潮——迅速发展:展览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1981-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上海只有6家展览公司,所举办的展览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观众以国内为主,海外参展商主要是为了出口技术和设备;最大、最有名的国际展览会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然而,从1980年尤其是1985年后到2000前后的近20年内,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展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阶段的“单国展览”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过渡。之后,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
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业展览会,如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展也硕果累累,以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为例,与国内相关机构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 China)、“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 Shanghai)等。
此外,出国展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贸促会于1986年组团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我国首次采用了以展出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首
要目的的摊位式展览形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这在中国出国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1999年,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本世纪最后一个A1类专业世博会——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出时间为184天,共有69个国家、地区和26个国际组织参加。其中,8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室内展出,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造了34个室外展园,5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馆日活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和台湾民间组织均参加了本次世博会。
截至2000年,中国初步形成了自主办展、来华展、出国展(包括到办展)并驾齐驱,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商会、国有展览公司、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格局。
第三次浪潮——产业提升:外资介入和百花齐放(2001-2005年)
2001年,德国三大展览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早在1995年,慕尼黑国际展览服务公司(IMAG)就和中
国国际展览中心(CIEC)共同组建了我国展览行业第一家合资公司——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也于1999年成立,但2001年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才真正标志着国际展览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正式拉开。
2002年,中外合资、国内合作、国有和民营等各类展览公司迅速发展,特别是民营展览公司(包括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在上海和北京地区,民营展览公司的比例高达70%以上,所经营的业务占到市场的一半左右。2002年后,法兰克福(上海)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上海)展览有限公司等外方独资展览公司相继成立,随后斯图加特、德国美沙、VNU欧洲展览集团等展览公司也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国外展览公司的纷纷介入为中国展览业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还引入了相当一批国际知名的展览会,同时也促成了多样化办展主体的形成,使得国内展览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21世纪初的短短5年,中国展览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每年平均办展数量在3000个左右,2004年展览业总收入达到108亿元人民币;国际展览范围涵盖机械、电子、通信、石化、仪器、钟表首饰、服装、银行、建材等各个行业;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从起步阶段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200多家,并形成了政府、各协(商)会、外贸公司、国
营和民营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新格局;展览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正在显著提高,一些展览公司开始介入内地展览会的代理招展工作,或作为国内某些展览会的协办、主办单位。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将这个时期称为中国展览业的“产业提升阶段”,其主要特征便是外资大量介入展览市场、品牌展会的不断涌现以及办展主体的多样化。
 
第四次浪潮——四“新”突现:新理念、新竞争、新规则、新技术(2005年-  )
200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联合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国内外会展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增进中国
和国际展览界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表了主题演讲,并明确指出中国会展业要向“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之后,在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中国展览业的“四化”发展(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所谓“法制化”,是指要健全展览行业法规,规范展览市场秩序,创造展览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市场化”即按市场规律办事,增强展览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产业化”是指是要发展相关服务环节,逐步健全展览业服务体系,并进一步确立展览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国际化”,就是要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展览业,主动融入国际展览市场,积极寻求国际展览合作,增强中国展览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这么说,上述两次会议掀起了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内有主流媒体明确提出“2005年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分水岭”。我们预测,在2005年后的近15年内(换句话说,到2020年左右中国才能跻身世界会展强国之列),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主题都将是“规范、整合、提升和扩张”,并表现出“新理念、新竞争、新规则、新技术”的特点,其主要目标如表1所示:
大连汽车展
表1  中国会展产业第四次浪潮的主要特征
    产业阶段
关键表征  第四次浪潮
 
主 题  规范 整合 提升 扩张
 
实 质 规则 资源/结构 内涵 规模
 
目 标  有序化 国际化 市场化 集约化 专业化 品牌化 集团化 多元化
 
 
下面是我们对第四次浪潮的浅显理解:
—新理念,就是中国会展人将重新审视会议和展览会的实质,并积极引入或自主创造办会、办展的新模式,例如,真正重视专业观众组织,重在构建展览会的平台功能,努力提高参展商、专业观众、项目运作和现场管理的国际化程度等;
——新竞争,即指随着各个产业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全球会展市场的一体化,中国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且竞争的焦点将逐渐上升到信息系统、品牌管理、资本运作等战略层面;
——新规则有以下涵义:在2010年左右,中国会展业将初步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其直接表现是成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协会(会议行业可能成立单独的协会,也可能归口为旅游部门管理),行业自律水平明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划分标准、价格双轨制等问题都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新技术,是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科技在中国会展行业中的运用程度将得到显著提高,相当一批会展项目会应用一些最新的技术或软件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如场地规划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音频识别技术(RF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