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上册(第六版)
总论
1.汽车总体构造:
发动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增压系统。
底盘: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行驶系统(承载式车身,前悬架,后悬架,副车架,前轮,后轮),转向系统(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制动系统(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驻车制动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供能装置)
车身:
电子设备:
2.驱动附着条件:
驱动条件:汽车发动机的扭矩(功率)足够大,能克服汽车行驶的各种阻力,如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传动阻力,空气阻力和坡道阻力等。
附着条件:汽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汽车的驱动力。即车轮在路面上不打滑。汽车行驶的驱动和附着条件是附着力大于或等于驱动力;驱动力大于或等于行驶总阻力
第一章
1.内燃机基本术语:P16
工作循环(进气、压缩、做功、排气),上、下止点(活塞与曲轴回转中心最远、近处,速度为0),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内燃机排量,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工况,负荷率一些计算公式
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P18: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说明
3.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比较P20:1、进气为纯空气(汽油机是汽油和空气混合物)2、压缩比大3、做功没有火花塞靠自燃(汽油机火花塞点火)
第二章
1.发动机机体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P44 图2-19
作用: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基体组成: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垫、主轴承盖、油底壳
2.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作用: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上的转矩,输出机械能。
组成:活塞组(活塞裙部加工为椭圆,长轴与活塞销孔轴线垂直;活塞做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因为加热膨胀量不同)、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3.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曲拐:1曲柄销、2曲柄臂2主轴颈1平衡重
工作顺序:P67 见表
4.飞轮的作用:贮存动能、保证曲轴转速和输出转矩均匀、克服短时超载.
第三章
1.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作用: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进排气门。
组成:气门、气门传动组
2.配气机构的分类
1、凸轮轴下置式、中置式、下置式;齿轮传动、链条传动、齿带传动
3.配气定时(配气相位定义):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4、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工作原理P83 图3-6
进气门早开:进气时,进气门能有较大开度,减少进气阻力
进气门晚关:利用气流的惯性,继续进气增加进气量;同时减少进气过程的功率消耗
排气门早开:此时气缸内有较高压力,使废气能以看很高的速度排出
排气门晚关:利用废气流动的惯性,在排气迟后角继续排气。
4.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
5.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气门关闭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及传动件都会受热膨胀伸长,若不在冷却时,留有间隙,会破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间隙过小不能消除以上弊病;过大,气门与传动件之间会有撞击和响声)
6.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主要零件
气门组: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弹簧座、锁片、气门导管P89 图3—17
气门传动组: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及导管、推杆、摇臂、摇臂轴。
第四章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作用:按发动机不同工况要求,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和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组成:油箱、油泵、滤清器、油管、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燃油分配管
2.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
过量空气系数Ф= ——--——-——————--——
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Ф=1,理论混合气
Ф<1,浓混合气
Ф=1.05~1.15,燃油消耗率最低,经济混合气
空燃比
α=14。8,理论混合气
α〈14.8,浓混合气
α〉14.8,稀混合气
3.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作用、分类
D型: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参数,进气管压力传感器P115
L型:以发动机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参数,空气流量计、氧传感器P116
汽车冷却系统M型:L型喷射系统与电子点火系统的结合P119
4.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基本部件和工作原理
部件:燃油供给系统、进气系统、控制系统
第五章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热效率高:压缩比大,膨胀比大)
作用:根据负荷的变化在一定的喷射时刻,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喷射方式,按气缸的工作顺序,将一定量的清洁的燃油均匀地喷入到各气缸
组成:油箱、滤清器、输油泵、喷油泵(高压泵)、油管、喷油器
2.喷油器和喷油泵的作用及分类
喷油器(喷油量、喷射时刻、喷射规律):雾化柴油,分布到燃烧室. 孔式、轴针式
喷油泵(供油量、供油频率):按照发动机允许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按一定的供油规律,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直列柱塞式、VE型分配泵
第六章
1、进排气系统:排除汽缸内燃烧后的废气,并向汽缸内尽可能多地充入新鲜气体,为实现热功能转换提供物质基础。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EGR)
汽油机采用量调节(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柴油机采用质调节(燃烧室的燃料量)
2、增压系统的作用、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作用:在进气过程中预先把空气压缩,然后再供入汽缸,以此提高进气密度,增加进气量。分类: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气波增压
原理:利用排气时的能量做动力源,将废气引入涡轮机.废气驱动涡轮机旋转,由此驱动与涡轮机同轴的压气机。(低速增压效果差,所以常搭配机械增压)
增压原理:空气流速加速,进入进气管后减速增压.
2、EGR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将排气中已燃烧的部分废气,再次引入到进气管,随新鲜气体一起进入气缸参与燃烧的过程。
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和H2O,此两种物质不燃烧但吸收了大量的热,是气缸中混合气的燃烧温度降低,从而抑制NOx的生成.
第七章排放
1、主要有害排放物:CO、HC和NOx,柴油机再加上微粒和烟度。这些与发动机混合气的形成及燃烧过程有关。
2、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换为无害气体:CO2、N2、H2、H2O):催化转换装置、三效催化转换装置(带有氧传感器)、低温HC排放净化装置等等
3、对于柴油机,NOx主要用EGR解决,NOx用后处理装置(NOx的催化还原装置(尿素氨气选择还原法)+CO、HC的氧化装置)
第八章冷却系统
1.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功用(分为风冷和水冷,轿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
作用: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
组成: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冷却风扇、水套(水冷);风冷
2、暖风系统,也是一个热交换器:吹过暖风机芯的空气被冷却液加热后,一部分送到风窗玻璃除霜器,一部分送入驾驶室或车厢。
冷却液:水和防冻剂的混合物。
3.冷却系统冷却强度的调节方法
1、改变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百叶窗开关调节;冷却风扇运行状态
2、改变通过散热器冷却水流量:节温器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大小循环)
小循环(冷却液温度较低):冷却液不流入散热器,经水泵直接流入机体或气缸盖水套
大循环(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经散热器,再经过水泵,回到发动机
节温器是靠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来实现对散热器管道的开关
第九章发动机润滑系统(应该考2的填空吧)
1.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作用:供给机油到各零件摩擦表面,减少摩擦磨损、清除磨屑、冷却摩擦表面、提高密封性、降低功率消耗
组成:机油泵(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中循环流动)、机油滤清器(滤除机油中的金属磨削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
2.发动机中几种主要的润滑方式和润滑部位
压力润滑(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机油(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飞溅润滑(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凸轮、挺柱、气门杆、摇臂)—机油
润滑脂润滑(水泵、发电机轴承)—润滑脂
第十章发动机点火系统
1.点火系的作用、分类及基本要求
作用: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分类:传统点火系统、电子、微型计算机控制、电磁机
基本要求:1、能产生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的电压2、有足够的点火能量3、点火时刻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4、持久耐用
2.点火提前角的定义: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行程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三种曲线)
3.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独立式:发动机工作时,ECU不断检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储存器储存的数据计算并求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以点火基准传感器为标准,按照发动机各缸的做功顺序,确定每一个缸点火线圈的接通时间和通电时间,并将其转换为控制信号。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是,点火线圈通电;高电平时,火花塞击穿点火。
同时式:一个点火线圈对两个活塞位置同步缸(如压缩和排气),同时进行点火。
第十一章发动机起动系统
1.起动系统的作用
通过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旋转,已顺利起动发动机
2.发动机起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和基本工作原理
蓄电池(储存电能)、电力起动机(将电能转化为转矩)、启动控制机构(控制储电池与电力起动机的接通或断开)、起动传动机构(发动机启动时,连结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发动机启动后,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