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或许是一个十分令人困惑的概念,这是由于人们根据个人在生产--营销价值链上所扮演的不同角而采用不同标准来认识“质量”。此外,质量的含义也随着质量专业的发展和成熟而不断地演变。
1.基于判断的观点
作为消费者,关于质量的一种普遍认识是将之理解为优异或卓越的同义词。1931年美国的沃尔特.休哈特首次将质量定义为产品好的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说,质量是“绝对的和普遍认可的,标志着一个不可妥协的标准和高的成就”。因此,它不可能被精确定义----你看到时就会认出来。就像宝马汽车和劳力士手表,是通过宣传质量以形成消费者心目中的一个印象因素。
2.基于产品的观点
另一个观点主张,质量是某个特定的,可测量的变量的一种功能。质量的差异反映的是某些产品属性在量上的差异,如发动机的缸数,或安全气囊的多少。这种观点隐含着这样的认为,即产品特性的较高水平或较高数量对应着较高质量。经常错误地认为质量与价格有关,出现了只卖贵的不买对的,当然也就有“大奔”被砸的轰动。然而,一件产品(也指服务)不需要用昂贵来向消费者表明其质优,同时对于产品特性的评价也会因人而异。
3.基于用户的观点
质量的第三种定义建立在“质量是由顾客的要求来决定的”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有不同的欲望和需要,因而就有着不同的质量标准,由此引申出了基于用户的质量定义:质量被定义为相对于预期用途的适用性。例如,凯迪拉克轿车和吉普切诺基都适合使用,但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顾客。如果你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那么凯迪拉克的豪华旅行车,能够更好地满足你。如果你需要一辆用来野营、钓鱼或者滑雪的车辆,吉普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4.基于价值的观点
质量的第四种定义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这里的价值指的是有用性或满意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观点来看,优质的产品意味着与竞争产品具有同样的有用性而售价更低,或者在同样价格下提供了更大的有用性或满意度。如果普通的产品与品牌货性能相同而价格又低,那么人们可能就会选择购买前者而不是后者。这种观点的一个实例是关于美日汽车市场的比较。一位克莱斯勒的营销高管曾指出:“丰田和本田这样的日本主要品牌不像三大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那样提供高额的刺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们在长期的耐用性方面享有更好的声誉。”本质上而言,刺激和回扣是就低质量向顾客进行的补偿。
丰田质量门5.基于生产的观点
对质量的笫五种认识是以生产为基础的,它将质量定义为工程和制造活动的预期产出,或“符合规范”。规范 (specifications)就是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师所确定的目标和公差。目标就是生产要努力达成的理想值。之所以要规定公差,是因为设计者知道,生产中不可能总是满足目标要求。例如,一个零件的尺寸被定为“0.26±0.03mm”。类似地,在服务方面,飞机的“准时到达’’可规定为在计划时间的1 5分钟前后到达。然而,如果不能真正反映出对顾客最重要的特性,规范就是无意义的。
6.对各种质量观的综合分析
产品质量对于价值链上的所有人员而言都是重要的,但如何看待质量却取决于每个人在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些位置如设计者、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分销者和顾客等。
图示:价值链中的各种质量观
7.客户驱动的质量
1 9 7 8年,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ANSI)和美国质量学会(ASQ)规范了质量术语的定义.质量被定义为“表征产品或服务满足给定需要的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这一定义很大程度上来自基于产品和基于用户的质量观,反映了为顾客提供价值从而影响其满意度和偏好的要求。到
2 0世纪8 0年代末,许多公司开始采用一种更简洁、更有力的顾客驱动的质量观,它可以表述为:“质量就是满足或超越顾客的期望。”
要理解这一定义,就必须首先理解“顾客”的含义。大多数人认为顾客就是一件产品或服务的最终购买者,这类顾客更准确而言就是消费者(consumers)。显然,一件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它要经过由许多公司和部门组成的一个链条,其中的每一家都会为产品增加一定的价值。因而,这个链条上的后者
都是顾客,被称为外部顾客(external customers)。
在一个公司里面,每一个员工都有他的内部顾客(internal customers),这个顾客从公司内的供方那里接受产品或服务。例如,装配车间是机加工车间的内部顾客。这种认识与传统的职能制导向机构中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它促使员工理解自己在一个大系统中的位置,促使人们思考自己对于最终产品的贡献。
顾客驱动的质量是高绩效组织的基础。
节选编辑自《中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