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精选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1
为坚决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决定自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和货运车辆、面包车(以下简称“两路两车”,货运车辆指中型、重型货车,面包车指面包车和七座以上小型普通客车)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一条路、一件事、一家人、一条心”,进一步理
清职责、压实责任,从源头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提升“两路两车”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交通标志应设尽设、监控设备全程覆盖、安全隐患有效整改、源头管控切实加强、基础信息全面摸清,全力推动“两路两车”隐患动态清零、易肇事肇祸违法有效遏制、道路通行秩序大幅改善、众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实现“有效压降事故总量、防范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道管站、交管所、乡建办、执法中队、农机站及工作片书记参加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
(一)综合协调。协调专项整治,掌握工作情况,组织安排会议和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等。
(二)业务指导。指导整治业务,调度工作进展,通报工作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分析安全形势,开展督导检查,接受业务咨询。
(三)宣传教育。开展主题宣传,开展进企进村、见车见人面对面宣讲教育,强化典型事故案例曝光和重点交通违法警示教育等。
(四)技术保障。指导涉及评审、论证、验收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和政策咨询。
四、排查重点
(一)“两路”方面
道路隐患。
①每个路段是否全部上齐道路交通标志、规范设置限速标志,并做到清楚醒目。
②事故多发和发生死亡事故、穿村过镇、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长大下坡、客运班线和校车集中通行等路段以及桥梁、隧道是否存在道路及交通设施隐患。
③平交路口是否存在警示提示设施缺失、障碍物遮挡视线问题
④是否存在马路市场、劳务市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⑤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是否存在建设不到位问题。
⑥双向四车道及以上道路是否存在应设未设中央隔离设施问题,中央隔离设施是否存在开口过多、设置不合理问题
⑦普通国省道车道增减变化和穿城镇路段是否存在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问题。
2、智能系统。
①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数量是否满足安全管控需求,是否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②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是否存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缺失问题。
③村庄主要出入口是否安装高清视频智能监控设备。
3、重点违法。
①对重点违法行为是否做到依法从严,形成高压严管态势。
②是否存在分析研判不到位、重点违法行为精准打击不力问题。
③是否存在现场查处占比低,重点违法行为多发问题。
④是否根据农村众出行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执法检查活动。
⑤是否存在科技信息化应用不到位,对疲劳驾驶、面包车超员、三轮车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监管不力问题。
⑥劝导站是否存在空转运行、资金保障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⑦是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严查农机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变型拖拉机上路行驶问题。
4、通行秩序。
①是否存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路段见警率低问题。
②是否存在道路通行秩序混乱、严重扰乱通行秩序违法行为多发问题。
③是否存在交通组织不到位、路权分配不合理问题。
④是否存在道路客运市场“黑站点”“黑服务区”问题。
⑤是否存在农村客运车辆动态管理不到位问题。
5、宣传教育。
①是否存在酒驾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宣传警示教育不力问题。
②是否针对村庄和企业单位的面包车、三轮车、货运车辆、小型轿车车主和实际使用人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
③村庄大喇叭是否每天进行交通安全提示播报。
④村庄是否存在宣传阵地建设不到位、宣传标识标语缺失问题。
(二)“两车”方面
源头治理。
①建筑施工单位是否存在务工人员乘坐超员、非法营运、非法改装面包车等问题。
②农村地区是否存在众出行需求大、客运服务保障不力问题。
面包车改装
2、专项整治。
①是否精准研判超限超载车辆集中通行区域和时段,有针对性的部署执法力量。
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停车场、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炸品运输车辆是否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问题。
③是否进行轨迹分析和摸排调查,精准掌握面包车行驶规律特点,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3、主题宣传。
①是否组织面包车车主和实际使用人逐一签订安全行车承诺书和责任书,并开展面对面警示教育。
②是否严把出村口、出镇口,教育劝导面包车违法违规行为。
4、信息共享。
①是否共享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中高风险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人信息及道路交通事故涉及道路、企业、驾驶人等信息和原因、责任等信息。
②是否存在对发生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不到位问题。
5、基础数据。
①是否存在货运车辆底数不清、运行情况不明问题,是否建立基础信息台账。
②是否存在面包车底数不清、运行情况不明问题,是否组织开展“三见面一建档”工作。
五、整改措施
(一)“两路”方面
1、全面整改道路隐患。要一公里一公里排查、一个路段一个路段踏勘,逐项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完善防范措施,全面整治安全防护设施缺失、警示提示标识不全、标志标线不完善或损毁、限高杆设置不合理等安全隐患,确保每个路段均上齐交通标志、规范设置限速标志,并做到清楚醒目。要在交通流量大、安全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平交路口,立即安装信号灯、减速带,全面清理树木、广告牌等遮挡物,组织实施“坡改平”改造。要全面排查道路沿线马路市场、劳务市场安全隐患,先行采取临时性管控措施,提出整改建议。要争取资金
投入,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深入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要积极推动双向四车道及以上道路按照规定设置中央隔离设施,封闭不合理中央隔离设施开口。要合理设置普通国省道车道增减变化和穿城镇路段的标志标线。
2、深入推进智能建设。国省道平均每3公里、县乡道平均每5公里设有一处视频监控,村庄主要出入口至少安装一处高清视频监控,国省道和县乡道总里程平均每7公里设有一处正反向卡口,视频监控平台要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要全面排查国省道和县乡道穿村过镇、临水临崖、大长下坡、平交路口、桥梁隧道以及团雾多发、事故多发等路段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情况,及时增设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在货运车辆集中通行路段和重点桥梁入口,深入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设施建设。
3、严厉打击重点违法。执法务必要严,对易肇事肇祸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从严管理、从严教育、从严处罚,形成高压严管态势。要根据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特点,加强分析研判,准重点违法行为多发时段和区域,有针对性部署执法力量,实现精准打击。要加大现场查处力度,集中开展“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要根据农村地区众出行规律,将警力向清晨、午后、凌晨、傍晚等管理薄弱时段倾斜,严查农
村地区重点违法行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疲劳驾驶、面包车超员智能化监管;融合“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村口监测数据,实现三轮车违法载人实时发现、及时推送、精准查控。要深入推进劝导站实体化运行,强化资金保障,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对酒驾醉驾、违法载人、超员载客、无牌无证等重点违法行为的劝导实效。要对只签订报废灭失确认书、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牌证没有收回的变型拖拉机逐一再核实、再确认;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查农机涉牌涉证、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
4、大力规范通行秩序。要切实加强夜间、中午、凌晨等事故多发时段和事故多、秩序乱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保证路上有警车见警灯。要严管严查逆行、闯红灯、不按规定让行、违法超车、违法会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横穿公路等严重扰乱通行秩序违法行为。要科学分配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路权,规范设置货车、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推行货车靠右行,减少混合交通。要完善非法营运举报查处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违法行为,大力净化道路客运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