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和物流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汽车零部件采购以及相关的物流一直都是汽车制造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汽车零部件采购以及物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可能。由此可见,企业在物流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占据企业费用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提升企业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应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物流运作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物流管理;研究
引言
随着道路建设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当前人们日常出行除了公共交通工具外,还会选择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导致汽车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升汽车生产效率,汽车制造企业要加强零部件的采购和物流管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制造行业的发
展活力。              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第一大汽车市场,而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制造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质量角度来说,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1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体系结构汽车零部件网
基于汽车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和物流管理问题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为了提升采购和物流管理效率,保证生产过程中零部件持续性供应,当前国内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采购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首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结构,可以结合企业零部件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采购物流管理方案,将采购和物流管理过程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在这个过程贯彻供应链思想,构建电子商务汽车行业管理模式。其次,加强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同时对当前的汽车供应链进行持续改善和优化,保证汽车零部件物流的通畅性,降低物流管理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可能,这种企业业务零部件供应模式通常对第三方的依赖性较高,可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用服务外包的方式,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制造企业的服务质量。最后,将汽车零部件的其他相关内容渗透到采购供应商的管理模式中,使汽车零部件采购与物流管理的相关问题突破买卖关
系的限制,转变采购模式,促进采购物流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新的一般交易模式,随着合作时间的延长,这种交易模式还能得到长期发展,为物流管理模式的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的顺利实施,进而在采购和物流管理与汽车生产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评价方法
2.1评价原则
在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进行评价时,应基于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可以体现设备与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排列分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设备物资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根据系统资料编制综合统计分析,为企业设备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显示闲置设备的信息,对闲置设备的使用实施动态调节,激活沉积资产,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收益。设备物资管理信息平台要遵循实用的原则。根据施工企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文件,联合施工企业设备材料部与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应用软件联合,使现有信息网络与无线通信渠道完全兼容。
2.2明确工程项目为设备物资管理重心
按照设备物资综合管理理论,设备物资管理运用专业管理与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其管理重点是设备的使用、维修等。从指导上强调了一线职工对设备物资管理的热情。重视个体化工作,加强对全体人员的培训,项目是直接的设备管理机构,工作组和机组是直接影响设备物资管理操作的最小单元,维护、日常控制等影响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以项目的设备物资管理为重点,对施工企业的设备物资管理进行改进是必要的。
2.3建立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指导中心
为规范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建立集中管理控制中心,要成立专门的行政部门,负责施工企业系统设备物资管理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维护。按照操作管理顺序,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采购划分,分别成立物资管理及物料供应处和采购招标中心,负责承建施工企业设备采购的设备物资管理和集中招标。为了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优势,必须明确划分各级的理论框架和分工,建立一个可靠的匹配系统,合理界定管理职责权限,需要制定施工企业的设备物资管理战略和优化主要装备物资资源配置。
3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的运输方式
3.1直接送货
直接送货是指供应商将零部件直接送到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这种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责任划分明确,在装载效率高的条件下是运输成本最小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汽车制造企业内零部件库存过多,从而增加汽车制造企业的可变成本;同时这种方式也不能快速响应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变化。所以,此方式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只适用于贵重的、体积大的零部件运输。
3.2中转送货
中转送货是指供应商将零部件送至中转仓库,在中转仓库按照一定顺序和其他供应商的零部件进行重新的包装或装载,再送到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这种方式在装载效率低的条件下是运输成本最小的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增加了中转仓库,使得运输过程中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容易造成零部件的质量事故;同时这种方式也不能快速响应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变化。所以,此方式适用于远距离、供应商的位置比较集中、单个供应商货量少、价格低的零部件运输。集货是指由汽车制造企业负责将零部件从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供应商处收集并运回。由汽车制造企业的运输部门或汽车制造企业雇佣的运输企业负责收集和运
输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零部件的财产权和责任完全由汽车制造企业承担。集货方式具体可分为:直接集货和循环集货两种方式。
3.3直接集货
直接集货是指汽车制造企业到供应商处直接收集并运回零部件。这种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责任划分明确,在装载效率高的条件下是运输成本最小的方式,同时由汽车制造企业进行集货可以快速响应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变化,减少库存成本。所以,此方式适用于货量大的、贵重的、体积大的零部件运输。
3.4循环集货
循环集货是指由汽车制造企业按照一定的顺序到各个供应商处收集并运回零部件。这种方式运输过程中责任划分明确,在装载效率低的条件下是运输成本最小的方式,同时由汽车制造企业进行集货可以快速响应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变化,减少库存成本。所以,此方式适用广泛,现今大多数的汽车制造企业都采用此种运输方式。
4我国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的难点
4.1零部件供应分散
当前在汽车零部件的采购过程当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供应较为分散,汽车制造厂在进行汽车制造的过程当中,往往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来进行汽车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生产与需求需要做到同步,才能保证相关的服务能够得到及时的供应,由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不会留有足够的库存来进行零部件的存放,所以企业在积极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都是通过市场需求预测的办法来提前做好生产准备。由于汽车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一辆汽车的生产往往要经历几百道工序,这样就会导致许多零部件,可能会存在供应问题。而且汽车的复杂性各种零部件的制造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有的甚至来自于国外,这就导致零部件的采购工作可能会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
4.2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信息化已经成为汽车物流业实现飞跃的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目前中国汽
车物流信息化的低水平正影响着汽车物流的未来发展,中国的汽车物流行业迫切需要信息化。尤其是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对资源的整合程度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的运输,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条码技术、GPS空间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等来优化。我国各汽车制造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零部件采购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不同程度的引进与开发了信息化的一些管理技术与工具。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很低。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汽车物流企业规模小且制约多。我国的汽车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小物流企业,实力较弱,技术有限。
4.3供应链结构水平不高
汽车零部件从采购到真正在制造环节应用需要经历大量的工作环节和时间,如果采购工作开展不及时,或者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进度,进而对其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前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用JIT生产模式,这种可以提升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性,减少库存积压,为其生产方式的调整提供更多机会,适应市场变化。但当前汽车制造的主动地位导致供应商过于被动,只能通过将生产仓库建立在
汽车制造商周围的方式,解决零部件的供应问题。在中国的制造行业总体所采用的生产模式是JIT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要点在于,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相应的对应商品,这种生产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相关库存,同时也能够及时的为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能够让企业更好的融入到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变化当中。在零部件的采购过程当中,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往往处于一种较为主动的局面,而供应商是处在一种较为被动的局势,为了实现企业的准时制生产模式,许多的零部件生产商往往就采用在汽车制造商周围建立起自己的生产仓库,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对于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