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以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当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n/h时,反向圆曲线间直线最小速度(以kn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
★ 横向力系数:意义为单位车载的横向力,即:µ=X/G=vv/gG-ih,越小越好,与车重无关。
★ 圆曲线半径公式:R=vv/127(µ+-ih),外侧超高取加号,最小半径:R=vv/127(φh+ih)。v—行驶速度km/h、µ--横向力系数、ih—超高值、φh—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
★ 圆曲线要素
★ 平面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 圆曲线半径有关因素:1,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越大圆曲线半径越大,反之,越小2,最大横向力系数,(1)危及行车安全,为保证汽车用普通轮胎在最不利路面状况下能不产生横向滑移, μ应小于0.2。 μ≤φh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要求μ<0.3。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数 为μ=0.2时,其燃料消耗 与轮胎磨损 分别比μ=0时多20%和近3倍。(4)行旅不舒适,当μ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乘客感到不舒适。 μ <0.1~0.15间,舒适性可以接受。3,关于最大超高(1)要考虑车辆组成(2)要考虑气候因素(3)要考虑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 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3.回头曲线的设置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 汽车阻力:1.空气阻力2.道路阻力,a.滚动阻力b.坡度阻力3.惯性阻力
★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 合成坡度的组成:是由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的矢量和,
★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R :
竖曲线切线长T:
竖曲线外距E:
★ 纵断面设计步骤: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
★ 平纵组合设计原则: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保持线性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 加宽值计算:汽车从圆曲线的起点到圆曲线的终点的车轮转角是保持不变的,那么,在圆曲线上路面加宽值是一个定值。1、不考虑车速影响时汽车所需加宽值
①普通车
②半挂车
2.不同车速时汽车摆动偏移的加宽值
3.总加宽值
★ 超高原因:是为了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提高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与舒适性。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中线旋转,直至路拱坡度值。(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a.绕内边线旋转b.绕中线旋转c.绕外边线旋转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 路基横断面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资料平曲线资料:1,半径、缓和曲线、偏角、曲线位置(交点桩号)等;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8,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分别确定左右侧宽度);3,各中桩的超高值;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式(典型横断面 );5,路基边坡坡度值;6,边沟、截水沟的形式及尺寸;7,弯道上视距的是否得到保证(视距台设计)。
★ 平曲线超高概念: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设置超高的条件: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行驶条件。
行圆汽车大全★设置超高的目的: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舒适和满足计算行车速度地通过圆曲线
★ 行车视距的分类: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 全超车视距的组成:可分为四个阶段,1.加速行驶距离S1、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距离S2、3.超车完成后,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时对向汽车行驶距离S4
★ 计价土方石量: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 经济运距:是用以确定借土或调运的限界及距离L经=B/T-L免
★ 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 选线步骤:1.路线方案选择2.路线带选择3.具体定线
★ 平原区选线原则: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 山脊线优点:土石方工程小,水文和地质情况好,桥涵构造物较少等
★ 山区展线类型: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 越岭线选线要点: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 丘陵布线原则:丘陵选线,应根据丘陵区地形特点,选出方向顺直、工程量小的路线方案。1.微丘区选线应充分利用地形,处理好平、纵线形的组合。不应迁就微小地形,导致线形迂回曲折,也不宜采用长直线,导致纵面线形 ‘起伏。路线应与地形相适应,避免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2.重丘区选线a.注意利用有利地形减少工程量b.注意平纵组合合理设计c.注意少占耕地不占良田
★ 3S名称: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机结合。
★ 冲突点计算:冲突点=nn(n-1)(n-2)/6,n—交叉口相交道路的条数
★ 左转弯匝道类型: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a.左出右进式b.右出左进式c.右出右进式3.间接式,又称环形或环圈式
★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特点:环道宽度越窄,交织段长度越大,则交织角越小,行车越安全。交织角以控制在20度—30度之间为宜。
★ 交叉口冲突点的特点与措施:特点:1. 交叉道路条数越多,交错点越多,其中冲突点增加的最快;2. 产生冲突点的大多是左转弯车辆(处理好左转车辆至关重要)措施:1.交通流在时间上分流2.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a.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车道,将不同方向车辆在通过交叉口前分离在各专用车道上,减少行车干扰。b.合理组织交通路线,变左转为右转。c.组织渠化交通,在交叉口采用画线、交通岛和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方法,限制交通路线,使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的交通组织方法。3.交通流在空间上分离。
★ 视距三角形的绘制方法和步骤:1.确定停车视距St;2.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十字交叉路口:右侧第一条与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的交叉点T形、X形:直行线右侧第一条与靠中心线左转车道交叉点3.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St;4.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 [例:某山岭区一般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00,高程H1=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k5+000.00和k5+100.00处的设计高程。
解:1.计算竖曲线要素
ω=i2- i1= - 0.04-0.05= - 0.09<0,为凸形。
曲线长 L = Rω=2000×0.09=180m
切线长
外 距
竖曲线起点QD=(K5+030.00)- 90 = K4+940.00
竖曲线终点ZD=(K5+030.00)+ 90 = K5+120.00
2.计算设计高程
• K5+000.00:位于上半支
• 横距x1= Lcz – QD = 5000.00 – 4940.00=60m
• 竖距
切线高程 HT = H1 + i1( Lcz - BPD)
= 427.68 + 0.05×(5000.00 - 5030.00)
= 426.18m
设计高程 HS = HT - y1 = 426.18 - 0.90=425.18m
(凸竖曲线应减去改正值)
K5+100.00:位于下半支
• ①按竖曲线终点分界计算:
• 横距x2= Lcz – QD = 5100.00 – 4940.00=160m
• 竖距
切线高程 HT = H1 + i1( Lcz - BPD)
= 427.68 + 0.05×(5100.00 - 5030.00)
= 431.18m
设计高程 HS = HT – y2 = 431.18 – 6.40 = 424.78m
②按变坡点分界计算:
横距x2= ZD – Lcz = 5120.00 – 5100.00 =20m
竖距
切线高程 HT = H1 + i2( Lcz - BPD)
= 427.68 - 0.04×(5100.00 - 5030.00)
= 424.88m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