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rt
141
汽车流线型设计简析
攸川卜 徐国栋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汽车行业中有一种设计始终都在,那就是流线型。流线型的兴盛以及在汽车设计行业中的应用都揭示了它的重要性,流线型的速度感与视觉张力在今天依然散发着魅力。
关键词:汽车;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作为一种设计风格从20世30年代开始一直运用到现在,流线型作为一种减少风阻的形态造型,一直贯穿在各类交通工具的身上。汽车的流线型作为一直使用至今的形态,依旧散发着魅力。
一、流线型兴起的时代背景
流线型是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外部形状,起源于科学界对阻力的一种探索,通过对鱼类的观察与实验得
出的结论,使用这种形态可以减少阻力,所以这种形态叫作流线型。在汽车中采用流线型的造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在燃油汽车中也降低了油量的消耗。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产生了一种新的职业-工业设计师,同时美国的产业界与设计联手,流线型的被作为一种科技因素用于了汽车外观设计。流线型速度的魅力标志着走向未来,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与解脱。流线型的出现作为当时科技水平的先锋,被运用在各类交通工具上。在当时被各种几何造型所充满的生活中,流线型的出现也打破了当时的审美,使人们感受到了生机,甚至运用在了各类的家电产品中,促进了当时的消费,增长了经济。
二、流线型设计历史简述
流线型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种风格,是由于汽车设计师借鉴了对飞艇设计的经验,通过流线型的设计来降低阻力提高风速,还收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汽车企业用流线型的设计来对抗市场的竞争,在经济萧条的时期成为了商业战略,通过新的设计风格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经济。
流线型作为汽车外观设计中减少风阻的形态,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已经出现。维也纳的工程师保罗·加雷是流线型汽车设计专利的第一位获得者,在飞艇设计方面的经验帮助他设计了低阻力的流线型汽车。1934 年克莱斯勒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流线型车“气流牌”,是汽车造型史上的创新之举。紧接着,林肯的和风牌轿车,凯迪莱克的 62 型双门轿车等都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贝尔·盖茨在做了大量的
三轮汽车实验后设计出了他的水滴型产品。它是量三轮的水滴形汽车,由于流线型的设计,节油率 达到了50%,这在当时掀起了一股风潮,然而他并没有能够留存很久,美国设计大师沃尔 特·多文·蒂格 在1932男取消了这种设计,因为看起来汽车象在倒着开。1914 年,卡 斯塔为一款名为“阿尔 法·罗米欧” 汽车设计了“泪珠”形的车体,在1933 年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设计的“戴玛克森”三轮汽车,延续了“泪珠”形外观。在德国,汽车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推出了一款受到希特勒推崇的家用车-甲壳虫,1949年的量产赢得了美国消费者的
认可,同时延续了“泪珠”形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造型,大多是按照“泪珠型”设计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速度增加了稳定,但是整体形态生硬并且由于其尾部较长影响了车内空间以及乘坐的舒适性。而现代的流线型汽车设计得到了一定的改进,简洁而流畅的造型使得汽车更加具有人情味。例如,1964 年著名设计师艾尔文·柯曼达设计的保时捷 911 汽车,在通过流线型的设计实现了功能的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得到了保时捷911更加漂亮的流线型外观。
三、流线型设计依旧兴盛的原因
流线型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风靡一时,但在今天,汽车行业仍旧在使用流线型的设计,时过境迁,流线型依然散发着魅力。(一)功能原因
流线型的形态在汽车设计中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能够增加速度降低风阻,节省油量,甚至在电动汽车中都能减少电量的消耗。在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赛车行业,追求更快,更强的精神使人们在车辆的设计仍旧会对流线型的设计保持着热情以及更加深层次的研究。(二)审美原因
流线型的汽车在视觉的方面传达了一种流动的,具有生机的动态,流线型的汽车视觉张力强,具有很强的律动感。圆滑的曲线赋予汽车生命,使人们感受到了生机、舒适、亲切和愉悦。
四、小结
流线型不仅仅是人们对空气动力学的探索应用在汽车设计上,更是一种审美取向。这种追求速度降低能耗的美学不仅仅促进了汽车的设计,更加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流线型设计影响了现在的各行各业,有着明显的特征,无论最终汽车造型的如何变化,它始终存在某一个地方,未来也许会被新的风格所取代,但是它的存在也会促进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为汽车设计呈现更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康丽娟.对流线型设计的产生及其在当下流行现象的分析  [J].装饰,2010(04):108-109.
[2]王敏.流线型汽车设计风格起源与形成考略[J].装饰,2011  (08):112-113.
[3]刘旭.论流线型设计风格的产生原因[J].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6(05):184.
(责任编辑:董冉达)
作者简介:攸川卜,西南林业大学;徐国栋,西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