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考试复习重点
第⼀章动⼒性
1.汽车动⼒性:汽车在良好路⾯上直线⾏驶时由汽车收到的纵向外⼒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驶速度。
最⾼车速:在⽔平良好路⾯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驶车速。
加速时间:表⽰汽车的加速能⼒,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
2.汽车的动⼒性主要可由最⾼车速u amax 、加速时间t 、最⼤爬坡度i max 三个指标来评定。
3.汽车⾏驶⽅程式:Ft=ΣF=Ff+Fw+Fi+Fj
驱动⼒—Ft= ⾏驶阻⼒之和—ΣF
汽车⾏驶⽅程式:
4.动⼒因数:t w
F F
G -为汽车的动⼒因数并以符号D 表⽰
5.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驶情况下,充分发挥驱动⼒作⽤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附着系数—φ附着率—C φ2=2
2X Z F F
附着条件:C φ2=2
2X Z F F ≤φ即驱动轮的附着率不得⼤于地⾯附着系数。
加速上坡⾏驶时的附着率:C φ2=
等效坡度q= ,则C φ2=
6.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功率与全部运动阻⼒所消耗的功率。
汽车功率平衡⽅程式:Pe=
汽车的后备功率:f w +e P -(P P )/ηt 为汽车的后备功率,后备功率越⼤,汽车动⼒性越好。
7.⼏个图:P19.1-23 P20.1-25
第⼆章燃油经济性
1.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驶的能⼒, ·燃油经济型评价指标单位:
L/100km (越⼤经济性越差),美国为MPG 或mile/USgal (越⼤经济性越好)。
·等速⾏驶百公⾥燃油消耗量是常⽤评价指标,是汽车在⼀定载荷下,以最⾼挡在良好路⾯等速⾏驶100km 燃油消耗量,对应等速百公⾥燃油消耗量曲线。各国还制定了循环形式实验⼯况来模拟实际汽车运⾏状况。 ·⽤碳平衡法可求得燃油消耗量。
2.等速⾏驶⼯况燃油消耗量计算:e s a b =1.02u g P Q ρ
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使⽤⽅⾯①⾏驶车速②挡位选择③挂车的应⽤④正确的保养与调整
⼆、汽车结构⽅⾯①缩减轿车总尺⼨和减轻质量②发动机③传动系④汽车外形与轮胎
4.电动汽车有哪三种类型?
答:①纯电动汽车;②混合动⼒电动汽车;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混合动⼒电动汽车特点?
答:①清洁、安静、效率⾼,转速-转矩控制特性⽐较灵活;②低速时具有恒转速转矩的特性;③将电⼒驱动与传动内燃机驱动结合,充分发挥⼆者优势。
6.混合动⼒电动汽车的结构分为:①串联式;②并联式;③混联式。
第三章动⼒装置参数选定
1.汽车动⼒装置参数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 ·选择发动机功率应⼤体等于,但不⼩于以最⾼车速⾏驶时⾏驶阻⼒功率之和,即: Pe=
·⽐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汽车⽐功率=e
1000m P =
2.最⼩传动⽐的选择:i0越⼤,动⼒性越好;i0越⼩,经济性越好。
·最⼩传动⽐还受到驾驶性能的限制
3.最⼤传动⽐的选择:考虑①最⼤爬坡度;②附着率;③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4.汽车传动系各挡的传动⽐按等⽐级数分配的原因?
答:①起步容易操作;②有利于充分利⽤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动⼒性;③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构成更多档位的变速器。
5.C 曲线:燃油经济型-加速时间曲线通常⼤体上呈C 形,所以称之为C 曲线。
6.图3-3?
第四章★制动
1.汽车的制动性:汽车⾏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驶⽅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定车速的能⼒。
2.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级抗热衰退性
能;3)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
3.地⾯制动⼒FXb 、制动器制动⼒F µ、附着⼒F φ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车轮滚动式的地⾯制动⼒就等于制动器制动⼒,且随踏板⼒增长成正⽐地增长。但地⾯制动⼒是滑动摩擦的约束反⼒,它的值不能超过附着⼒,即FXb ≤F φ=FZ φ,
·地⾯制动⼒⾸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但同时⼜受地⾯附着条件的限制,所以只有汽车具有⾜够的制动器制动⼒,同时地⾯⼜能提供⾼的附着⼒时,才能获得⾜够的地⾯制动⼒。 ·注意P91图4-3,P91图4-5,P93图4-6
4.装ABS 后,1)利⽤峰值φp 制动距离短;2)侧向⼒系数;3)轮胎磨损;4)不会失去⽅向稳定性。
5.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s 和制动减速度a b 。
·制动距离:与驾驶安全有直接关系,指汽车速度为u 0时,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所驶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与①制动踏板⼒②路⾯附着条件③车辆载荷④发动机是否结合有关
·制动减速度:是制动时车速对时间的导数,即du/dt
·平均减速度MFDD :MFDD= (P97),衡量汽车制动性能。
·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答:1)制动器起作⽤时的时间2)最⼤制动减速度即附着⼒3)起始制动车速
6.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没有⿎式制动器⼤,但其稳定性好。
7.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8.直线⾏驶制动试验四项实验可以总结为:
1)制动过程中,若是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基本上沿直线向前⾏驶;汽车处于稳定状态,但丧失转向能⼒。2)若后轮⽐前轮提前⼀定时间先抱死拖滑,且车速超过⼀定数值,汽车在轻微的侧向⼒作⽤下就会发⽣侧滑。路⾯越滑、制
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越长,后轴侧滑越猛烈。
9.画图分析为什么后轴侧滑是不稳定的,前…
答:P107 图4-25
10.制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11.I曲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的关系曲线——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分配曲线。
12.同步附着系数:我们称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所对应的制动减速度为临界减速度。
13.φ0= (P111)
14.(1)当φ<φ0时,总是前轮先抱死。(2)当φ>φ0时,开始制动时,前后车轮均未抱死,故前后轮地⾯制动⼒和制动器制动⼒⼀样按β线增长。可见,β线位于I曲线上⽅,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3)φ=φ0时,在制动时汽车的前后轮将同时暴死,此时减速度为φ0g,是⼀种稳定⼯况,但也失去转向能⼒。
15利⽤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求z:
·φf= (P115 公式4-15)
·φr= (P115 公式4-16)
由φ求z。a=zg。
16.制动效率:为车轮不锁死的最⼤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间附着系数的⽐值。
17.防抱制动装置(ABS)是在制动过程中防⽌车轮被制动暴死,提⾼汽车⽅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缩短制动距离的安全装置。
第五章操纵稳定性
1.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只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顶的⽅向⾏驶,且当遭遇外界⼲扰时,汽车能抵抗⼲扰⽽保持稳定驾驶的能⼒。
2.汽车的时域响应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
·给汽车以转向盘⾓阶跃输⼊,⼀般汽车经短暂时间后便进⼊等速圆周⾏驶,这也是⼀种稳态,称为转向盘⾓阶跃输⼊下的稳态响应。
·在等速直线⾏驶与等速圆周⾏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渡过程便是⼀种瞬态,响应的瞬态运动相应称为转向盘⾓阶跃输⼊下的瞬态响应。
·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三种类型:不⾜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
·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转向特性,中性转向汽车在使⽤条件变动时,有可能转变成过多转向特性。
3.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法有: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及转向⼒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法。·主观评价法:就是感觉评价,其⽅法是让实验评价⼈员根据实验时⾃⼰的感觉来进⾏评价。
4.侧偏特性:只侧偏⼒、回正⼒矩与侧偏⾓间的关系。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路⾏驶⽅向亦将偏离车·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
Y
轮平⾯cc。
·侧偏⾓:接触印记的中⼼线aa不只是和车轮平⾯错开⼀定距离,⽽且不再与车轮平⾯cc 平⾏,aa与cc的夹⾓α,即为侧偏⾓·侧⽚刚度: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要轮胎参数。
·⾼宽⽐:轮胎断⾯⾼H 与轮胎⾯宽B 之⽐H/B ×100%称为⾼宽⽐。
5.轮胎结构、⼯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答:1)采⽤⾼宽⽐⼩的宽轮胎是提⾼侧偏刚度的主要措施。
2)侧⽚刚度随垂直载荷的增⼤⽽加⼤;但垂直载荷过⼤时,轮胎与地⾯接触区的压⼒变的极不均匀,使轮胎侧⽚刚度反⽽有所减⼩。
3)随着⽓压的增加,侧⽚刚度增⼤,但⽓压过⾼后刚度不再变化。
6.稳态横摆⾓速度增益:如稳态的横摆⾓速度与前轮转⾓之⽐,这个⽐值称为稳态横摆⾓速度增益,也称转⾓灵敏度,⽤
r s w )δ表⽰。 r
s
w )δ= (P147 公式5-11) 7.如何利⽤K 判断?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答:1)中性转向,K=0时,r
汽车跑偏
s
w )δ=u/L ,即横摆⾓速度增益与车速成线性关系,斜率为1/L.它相当于刚性车轮转向;2)不⾜转向,K >0时,分母⼤于1,横摆⾓速度增益
r
s w )δ⽐中性转向时要⼩。r
s
w )δ不再与车速成线性关系。具有这样特性的汽车称为不⾜转向汽车。K 值越⼤,横摆⾓速度增益曲线越低,不⾜转向量越⼤。3)过多转向,K <0,分母⼩于1,横摆⾓速度增益⽐中性转向时⼤,随着车速增加,曲线向上弯曲,这种特性为过多转向汽车。K 值越⼩,过多转向量越⼤。
8.临界车速:当车速为u cr
u cr 为临界车速。 ·P148图5-24
9.⼏个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1)前、后轮侧偏⾓绝对值之差(α1-α2);2)转向半径的⽐
R/R 0;3)⽤静态储备系数S.M.来表征汽车稳态响应。
10. 静态储备系数S.M.:就是中性转向点⾄前轴距离α’和汽车质⼼⾄前轴距离α之差(α’-α)与轴距L 之⽐值。
·S.M.= 'a a
L -= 2
12k a k k L -+
第六章平顺性
1.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驶过程中产⽣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成员舒适性的影响在⼀定界限之内。
2.系统运动的微分⽅程:(P214)
3.第六章P216-224
第七章通过性
1.汽车的通过性:指它能以⾜够⾼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分为⽀撑通过性和⼏何通过性。
2.⼏何参数: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整车⼏何尺⼨。包括:最⼩离地间隙、纵向通过⾓、接近⾓、离去⾓、最⼩转弯直径。
3.间隙失效:由于汽车与地⾯间的间隙不⾜⽽被地⾯托住、⽆法通过的情况。 ·顶起失效、触头失效、拖尾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