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车辆制动性能良好
制动性能良好的汽车,要求在任何速度下行驶时,通过制动措施,能在很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及时迅速地降低车速或停车。良好的制动效能对于提高汽车平均速度和保证行车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制动效能的主要措施有:
(1)缩短制动距离:
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的磨损,制动器间隙将逐渐变大。制动系反应时间增加,将引起制动迟缓及制动力不足,使制动距离延长,制动效能降低。
制动时,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面积的多少,接触面积增加,制动力增长时间快,制动效能就提高,制动距离也就相应缩短。在正常情况下,当产生较大摩擦力时,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应达到80%以上。使用中,由于制动器的磨损而使间隙增大后,必须进行检查调整。
(2)防止制动跑偏:
制动时,汽车自动偏离原行驶方向,这种现象叫制动跑偏。一旦制动跑偏很容易造成撞车、下路掉沟甚至翻车等严重事故。为提高制动的稳定性,保证行车安全,在紧急制动时,不允许汽车有明显的跑偏现象。
制动跑偏的原因,主要是前轮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制动时就形成绕重心的旋转力矩,使汽车有发生转动的趋势,因而易出现制动跑偏现象。为了避免跑偏,在使用中,应注意使左右车轮制动器间隙、制动蹄回位弹簧拉力应保持一致。
在更换摩擦片时,应选用同一型号和批次产品,加工精度和接触面应符合要求。并防止摩擦片出现硬化层,沾有油污,制动鼓失圆或有沟槽等。
2.怎样防止汽车侧滑
(1)制动时汽车的侧滑:汽车在行驶中,常因制动、转向或其它原因,引起汽车偏离原定的行驶方向,造成侧向滑移,甚至翻车。特别在紧急制动或急转向时,汽车侧滑、翻车更为严重。
汽车制动时侧滑,常出现前轮侧滑和后轮侧滑两种现象。若前轮先抱死,就容易前轮侧滑,偏离行驶方向,同时失去操纵性,但由于侧滑后能有自动恢复直线行驶的趋势,偏离行驶方向角度较小,汽车处于稳定状态。若后轮先抱死,就容易引起后轮侧滑,侧滑后能自动增大偏离行驶方向的角度,加速侧滑的趋势,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制动侧滑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后轮侧滑,容易引起翻车伤人。
①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侧滑现象。保持制动器技术状况良好,使前后轮均有可靠的制动效能。
②在路状复杂、视线不良的路段,应控制车速,以减少紧急制动,避免引起侧滑甚至翻车事故,特别在泥泞、雨天的渣油路面行驶时,更需加倍小心驾驶。但
由于负载和附着情况变化的影响,很难避免汽车侧滑。当汽车后轮出现侧滑时,应及时朝后轮侧滑的一边方向适当转动方向盘,以消除离心力的影响,侧滑即可停止。
③现代汽车制动系中,有的加设一种防抱死装置,制动时,将滑动率控制在10%-30%的范围内,能得到最大的附着系数,使车轮处于半抱死半滚动状态,充分利用附着力,获得理想的制动效果。试验证明,装有自动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制动时,不仅有良好的防侧滑能力和转向性能,同时缩短了制动距离,减少了轮胎磨损,有利于行车安全。
(2)转向时汽车的侧滑:
汽车在转向时,侧滑现象时有发生,一般常把汽车抵抗侧滑和翻车的能力,称为转向稳定性。为提高汽车的转向稳定性,必须懂得汽车转向时影响侧滑和翻的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行驶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当汽车转向时,汽车有向外甩的力叫离心力。它的大小与汽车重量、转向时车速、转向半径等因素有关。
汽车在平路上转向时,引起侧滑的主要是离心力,如离心力达到附着力时,车轮即开始向外滑动。所以侧滑的条件是:离心力等于附着力。
汽车转向时的侧滑和翻车主要是由离心力引起的。因此,在转向时尽量减小离心力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在转向时,必须根据道路情况,及时降低车速,用低速档通过。同时,转动方向盘不能过猛,因为转向轮的回转角度加大,就增加了侧滑和翻车的可能性。特别是急转弯路、视线不良、路面潮湿和重车的情况下,更要谨慎驾驶,以防发生事故。
在急转弯时,应提前降低车速,单纯的依靠制动,用边降速边转向的办法是很危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离心力外还有制动力,两者的合力就容易达到附着力,因而引起侧滑。
另外,要合理装载,既要掌握装载高度,又要装载平稳、均匀,捆扎牢固,避免偏于一侧。因为汽车装载越高其重心也高,在附着系数较大的道路或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转向时,翻车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消除前轮摆振
有些汽车在一定的行驶条件下,会出现转向轮摆振现象。转向轮摆振使操纵条件恶化,严重时难以控制方向,影响行车安全,而且会增加轮胎的磨损,降低转向系的使用寿命。由于前轮的摆振,不得不降低行驶速度,因而运输效率下降。
(1)注意选择道路和控制车速。汽车在高低不平路面行驶时,前轮容易上下跳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行驶系和转向系中缓冲结构以及内摩擦的作用,当通过不平路面后,振动将自行衰减,驾驶员只需适当地转动方向盘,即可恢复直线行驶位置。在使
用中,应注意选择道路,减小或避免由于路面原因而诱发振动,引起前轮摆振。另外,应控制车速,防止外界引起的振动频率与车轮、转向系和行驶系自身振动频率相接近,产生共振,使摆振加剧,造成汽车行驶处于不稳定状态。
(2)车轮应作动平衡:
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旋转起来是不平衡的,这对转向车轮摆振的影响大得多。所以,车轮本身不平衡是汽车前轮摆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车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轮胎、轮辋在生产和修理过程中的材料分布不均匀、轮辋精度误差、轮胎装配不正确等。在维修时,应对车轮作动平衡检查。一般乘座车不平衡度应不大于500-1000g·cm;载重车不平衡度不大于1500-2000g·cm。
在维修中应注意不应将修补轮胎装在前轮,以避免引起摆振,并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泥泞路行驶后,应及时清除轮胎上泥土,防止粘土在车轮上,破坏车轮平衡。
(3)前轮定位要正确:
在使用中,如果前轮定位遭到破坏,不但会影响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同时,易引起前轮摆振。影响前轮定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前轴变形、钢板弹簧位移和变软等。
当前束过大时,容易引起前轮摆振。钢板弹簧位移和变软将使主销后倾角减小,甚至出现负后倾,这也是引起摆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出现这种情况时,可更换钢板弹簧或在钢板弹簧与前轴间加一模形垫片,以恢复主销后倾角。
此外,轮毂轴承松动,车架变形也对前轮摆振有一定的影响。
(4)转向装置机件应无松旷:
转向装置各连接部位松动,如转向臂螺母和转向器固定支架螺栓松动,转向器轴承磨损,纵拉杆和横拉杆球状磨损,以及啮合间隙过大等,均能引起前轮摆振。
转向装置机件松旷,集中反映在方向盘的游动间隙上。所以在使用中,应及时对转向装置进行检查、调整和紧固,以保证正常的游动间隙。这样,既可保证转向轻便,安全可靠,又可减轻对前轮摆振的影响。
4.正确驾驶车辆,节约燃油
(1)行车时不允许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因为这样会使离合器处于局部的分离状态,从而造成离合器摩擦片早期磨损。
(2)在车辆行驶中,应尽避免突然加速和紧急使用制动,这样,有利于延长发动机和底盘机件的使用寿命。
(3)汽车上坡行驶时,为了避免发动机动力过载,应及时将变速器换入低档,不要勉强用高速档行车。
(4)当汽车下坡时,为了利用发动机制动的减速效果,应将变速器换到低档。有排气制动装置的发动机,汽车下坡或雨天行驶时,应尽量使用排气制动。
(5)当车辆涉水通过时,应防止水进入空气管道,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害
。车辆通过涉水路段后,应停车检查驱动桥和变速器总成内的润滑油是否有水。如果有水分进入,应立即将驱动桥和变速器内油和水放净,按规定更换润滑油。
车辆涉水后或下大雨时,车轮制动器因受潮而暂时降低制动力,应减速行驶,连续使用几次脚制动,消除水分,使其尽快恢复制动性能,确保行车安全。
(6)在行驶中,特别是在下坡时,禁止将发动机“熄火”,否则因制动助力器停止工作,使制动效率降低。
如在行驶中,将启动开关转到锁固“LOCK”位置,就会造成极大危险,因为转向盘被锁住了,而使车辆不能控制行驶方向。
(7)驾驶车辆常高速行驶或用高速档慢速行驶,都会造成燃油消耗量增多。汽车加速后,应用高速档驾驶车辆。将变速杆换入直接档或超速档后,应尽可能保持一定的车速。这样,有利于节约燃料。另外,应保持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常在80-90℃之间,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均能减少燃料消耗,达到经济行车的目的。
5.制动系包括的装置及各装置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通常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紧急制动,辅助制动等几套装置。一般至少装用两套各自独立的系统: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汽车跑偏
行车制动装置用于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控制这套系统强制汽车减速或停驶。
驻车制动系统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可靠停放,还可用于坡道起步和紧急情况辅助制动。
汽车的技术性能能否充分发挥,与汽车的制动性能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汽车行驶的安全,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汽车制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因此,良好的制动装置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从而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
6.行车制动系统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经传动件控制张开机构(轮缸或凸轮)使制动蹄压向制动鼓。制动蹄是固定件,而制动鼓则随车轮旋转,故制动蹄使制动鼓受到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矩作用。该力通过车轮作用于地面,地面反作用给车轮的力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于是汽车减速甚至停驶。
制动力最大只能等于附着力,当制动力接近其最大值时,制动效果最好,当制动力等于附着力时,车轮被抱死,车轮在地面产生明显拖痕,生成大量热,使轮胎局部融化,附着能力下降,制动性能反而变差。
放松踏板,弹簧拉制动蹄回位,恢复蹄鼓间隙,解除制动。
7.双管路制动系统的定义及采用双管路系统的原因
车轮制动器的张开机构分别由两个独立的管路系统控制,这样的制动系统称为双管路制动系统。气压传动的双管路系统,常采用两桥独立的方案,即前桥、后桥制动器分别受控于
两套管路。液压传动的双管路系统有两桥独立和两轮独立两种方案。
采用双管路系统能提高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安全性,当一管路系统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套系统仍能继续起制动作用。
8.鼓式制动器基本结构及鼓式制动器是如何工作的
制动器通常由旋转部分、固定部分、调整机构、张开机构构成。
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在轮毂上并和车轮一起旋转;制动蹄支承在底板上,制动底板与转向节或桥壳凸缘固定在一起,故制动蹄为固定件;张开机构可以是轮缸(液压系统)或凸轮(气压系统)。
不制动时,制动蹄与鼓间存在间隙,鼓可自由转动。
制动时,踏板力通过传动机构控制张开机构,使制动蹄绕支点摆动压紧制动鼓,于是制动鼓上产生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矩,该力矩传到车轮后,由于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作用力,路面给车轮的反作用力与汽车运行方向相反,这个力称为制动力。制动力使汽车减速甚至停车。
放松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使制动蹄回位,恢复蹄鼓间隙,摩擦力矩消失,解除制动。
9.拆卸和安装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拆卸和安装顺序,如图3-113所示。
拆卸顺序:
(1)前、后制动软管;(2)前、后制动液管;(3)真空软管;(4)助力器托架;
(5)总泵总成;(6)助力器总成;(7)连杆;(8)中继杆;(9)制动踏板。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10.检修车轮制动器
(1)制动鼓的检修:
①制动鼓内径工作面上,不得有任何裂纹。如有细小沟痕和轻微的擦伤,允许使用。
②制动鼓磨损起槽或产生显著的沟纹,以及圆度误差小于0.2mm时,应用车床修正。要求同轴上两侧制动鼓尺寸应一致,其误差不得超0.1mm,以防误差过大,造成制动跑偏。测量制动鼓内径,如图3-114所示。制动鼓内径尺寸见表3-10。
表3-10单位:mm
  标准值
使用限度
内径
229
230.0
279
281.0
300
301.4
320
321.5
不圆度
0.13
-
-
(2)制动摩擦片的检查。检查制动摩擦片有无伤痕和磨损,以及由于过热导致摩擦片变质,必要时应更换。检查铆钉头至摩擦片表面的深度,如图3-115所示。如制动摩擦片磨损到使用限度1mm应更换。
(3)制动底板的检查。检查制动底板有无裂纹和异常变形。必要时应更换。
(4)制动蹄的检查。检查制动蹄有无变形、裂纹和不均匀磨损。必要时应更换。
(5)制动蹄回位弹簧的检查。检查两侧制动蹄回位弹簧的张力是否一致,检查弹簧张力方法如图3-116所示。如弹簧张力大小不一致或锈蚀,应予更换。制动蹄回位弹簧技术数据见表3-11。
(6)制动分泵的检查。先用干净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