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8.02.22
∙【字 号】
∙【施行日期】2008.02.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杭州机动车摇号∙【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杭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杭州市统计局 2008年2月22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建设“名城强市”,构建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和谐杭州,扎实推进“一城七中心”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面小康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59.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1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14.4%和1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5∶50.4∶45.1调整为4.1∶50.2∶45.7。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2638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1313元,分别增长12%和13.6%,按国家公布的2007年平均汇率计算,分别达到6922美元和8063美元。
非公经济。初步测算,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7.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2%上升到47.8%。2007年末,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6.91万户,从业人员59.66万人;私营企业10.99万户,从业人员140.84万人。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8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65.53亿元,增长18.8%;营业税126.94亿元,增长27.6%;企业所得税72.02亿元,增长34.5%;个人所得税23.52亿元,增长34.4%;契税32.51亿元,增长45.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支出74.90亿元,增长2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94亿元,增长28.7%;医疗卫生支出19.70亿元,增长22.1%;环境保护支出5.19亿元,增长23.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61亿元,增长37.7%。
市场价格。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见表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项 目 | 2007年 | 2006年 |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 103.5 | 101.2 |
1、食品 | 108.0 | 101.3 |
2、烟酒及用品 | 102.4 | 101.2 |
3、衣着 | 101.4 | 99.8 |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2.2 | 102.8 |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3.3 | 103.3 |
6、交通和通信 | 98.2 | 100.0 |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0.1 | 98.6 |
8、居住 | 104.0 | 104.5 |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涨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涨幅回落1.4个百分点。全年市区房屋销售价格(不包括萧山、余杭区,下同)水平比上年上涨7.3%,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8%,二手房销售价格上涨6.0%。商品房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8.3%。
劳动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8.89万人,安置失业人员13.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8%、8.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46%下降为3.21%。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8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2.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48.6万人,非农业人口323.7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01‰,自然增长率为3.36‰。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比上年增长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其中,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146元,增长1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市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4896元,比上年增长2.9%。年
末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8.78平方米。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5.44辆、空调器191.3台、移动电话187.2部、家用计算机82.1台、微波炉66.5台、热水器94.91台、助动车35.96辆。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4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7568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68.04平方米。年末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74.36台、电冰箱88.18台、空调器83.27台、热水器67.73台、微波炉16.82台、移动电话167.45部、家用计算机26.36台。
200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34.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
社会保障。至2007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0.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0.0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37.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01.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55.6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27.15万人、24.32万人、29.24万人、69.55万人和26.75万人。市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上年的750元调整为850元。
社会福利。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205所(不含社会办农村敬老院),床位178
09张,收养人员10196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72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68618人。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由上年的90.13%、98.7%提高为92.02%和99.35%。
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5.37亿元。市区“五纵六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德胜快速路中段上塘河至机场路段高架和地面道路及上塘河至文汇路段正式通车。石大线、大井互通立交入城口工程、秋石快速路一期工程、留石快速路一期工程和石桥立交工程顺利实施。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和教工路、学院路综合整治全面展开。杭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工。
公用事业。全年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76.94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81.14千米。全市用电量达到412.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6.1亿千瓦时,增长13.2%。年末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27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万立方米。年末市区居民家庭管道煤气用户为36.2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2.7%;营运公共汽车(含中巴)5168辆,增长5.8%,营运公交线路达449条,增加22条。实现了主城区与余
杭区公交一体化。
环境保护。2007年全市关停污染企业216家,预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下降5%和4.6%,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8%和82%。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74.94%提高到79.09%。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由上年的50%提高到64.3%。杭州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08天,比上年增加9天。全年新增园林绿地面积832.7万平方米,至年末,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7.4%。
安全生产。2007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20.18%、2.93%、23.97%和9.39%。全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29人,比上年下降6.5%。
四、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1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132.96亿元,增长6.2%;林业产值28.60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57.19亿元,增长17.4%;渔业产值31.
29亿元,增长8.2%。全年粮食总产量107.1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16.33万吨,增长3.8%;肉类29.21万吨,微降0.1%;禽蛋11.92万吨,增长9.7%;水果73.49万吨,增长15.3%。
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和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47.95亿元,比上年增长6.9%;水果、干果、蚕桑、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产业”实现产值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70.3%。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销售产值8204.80亿元,增长19.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505.55亿元,增长22.5%,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699.25亿元,增长17.1%。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107.84亿元,增长49.5%,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0.61%提高到13.2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