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0期总第805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创建、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孙丹华,2015)。我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单一企业的资产及经营规模却相对很狭小(白宏丽,2013)。一个产业取得发展的最集中表现就是规模扩大,进而达到规模经济状态。所谓规模经济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单位产品需负担的固定成本下降,进而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股东收益增长的现象。本文拟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结构问题。
一、内部规模经济分析
内部规模经济就是通过做大单个企业从而降低成本,提高
效率。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目的就是增加附加值,提升
自主品牌,降低对国外依赖程度,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当今汽车产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其中技术是衡量经济整理的决定性因素。科研经费的投入,是汽车产业产生规模经济的基础。
纵向来看,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与汽车产业链相关联的上游是钢铁、化工等,中游是零部件、汽车电子业,下游是广告、运输业等产业。科斯认为,企业是有边界的,当企业的管理费用小于配置同样资源的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边界就形成了(王
洋,胡岳岷,2008)。也就是说,企业如果通过市场
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即交易费用)等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费用,企业就应该保持一定的规模。
从横向来看,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生产、销售,大多数企业将零部件生产交给供应商,只保留底盘等少数零部件生产。比如一汽集团目前不仅生产乘用车、大卡车,也生产经济车和豪华车,有自主品牌的,也由国外品牌的。也有一些小企业,他们只专注于某类汽车的生产,比如力帆汽车救治生产小轿车。
因此,中国目前的单个汽车企业,还没有一家达到或超过最优规模,从整个产业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虽然汽车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都较小,发展空间受限,效率不高。
表12013年、2014年市场份额前十名的汽车企业
销售收入、净利润和比值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整个汽车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大小不一。总体来看,中国企业产业有一定的内部规模效应。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有一些企业由于各种因素,企业收益从倒U 型变为M 型。也就是在企业发展中间阶段利润下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为了抢占市场而采取价格战,或为了科学研究而产生的大量经费会减少净利润等。比如东风和北汽就处在局部M 型的中间低点,可能和这两家企业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品牌战略有关。从长期趋势看,尽管个别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比如上汽从2013年到2014年规模扩大了,销售利润率也增加了。这说明上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但并不是最优规模经济。因此,中国整个汽车行业都未达到规模经济发展阶段,更为达到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的“规模不经济”状态。
二、外部规模经济分析
外部规模经济就是通过将整个行业做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汽车产业的外部规模效应可以用SCP 方法来分析,即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 )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 )相结合的研究模式。SCP 模型表明,外部规模经济用企业集中度表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即获得规模经济效用。表2中CR4指市场份额前4位的企业市场份额总和。
基于规模效应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陈烨丹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要:中国汽车产业经多年发展,个别汽车企业具有一定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通过SCP 方法分析发现中国汽车产业也具有
一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与西方国家比有一定差距。因此,一方面要推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产业集,提升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产业;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6
. All Rights Reserved.
依据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c(1)+c(2)CR4+u,并进行回归分析,y=-0.002163+0.134942CR4+0.239146,通过了t 检验。因此可得出,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可增加行业利润率,提高整个产业总体效率。
从实际情况看,尽管伴随改革开放我国汽车产业已获得长足发展,但总体看仍未实现规模经济要求。从产量来看,2003-2010年,前四家汽车生产企业(上汽、东风、一汽、长安)产
量增长率达200%以上,平均增长率逾30%,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及其迅猛。然而,从2010年排名前四的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与国际大汽车生产商相比,规模差距十分明显,上汽集团的产量仅相当于与通用汽车的42.7%,中国前四家大公司产量之和与仅相当于世界前四达汽车制造企业产量合计的35.2%,前者只有后者三分之一强。此外,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数测算2006-2012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垄断程度,发现CR4已超过60%,尚处于中(上)集中寡头垄断状态。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汽车行业集中高度(以CR4为标准)早已达90%以上(孙丹华,2015)。目前,汽车经济规模的国际公认标准为200万辆。全国大多数汽车企业生产批量小、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布局分散、自主研发能力差等问题突出,造成的结果是产业集中度低、单个企业均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据2014年全国汽车生产企业排名,在全国153家整车厂中,年产量200万辆的仅有5家,在50万辆至200万辆的仅有3家,绝大多数年产量在50万辆以下。可见,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偏小,距离规模经济的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梁波,2015)。力帆汽车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1.研究结论
我国汽车产业从“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中既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带动并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出现了一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如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以及奇瑞等汽车企业,无论是从生产技术,还是品牌创新方面,都获得全面提升。具体来看,单个汽车企业具有一定的内部规模经济,整体产业也有一定
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我国汽车产业通过产业集中,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但总体看仍未实现规模经济要求,不论是单个汽车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还是整个汽车制造行业的外部规模经济,较理想状态都有较大距离。
2.推动汽车制造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1)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内部规模效应
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车企兼并重组战略,进而优化调整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具体的方式有收购、兼并、重组、参股等,通过强弱兼并,强强联合,减少车企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争取形成一批具有高度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强大的汽车企业集团(梁波,2015)。
(2)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融资壮大大型车企经营规模通过为证券市场创造持续向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为大型上市车企增发股票、筹集资本金创造条件;积极运用即将推开的证券上市注册制机遇,争取未上市车企上市融资;汽车企业自身也要积极运用债券融资、票据融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及融资租赁、商业信用融资等多种负债融资方式,以低成本负债扩大经营规模,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3)推进产业集战略实施,提升汽车产业外部规模效应对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精益生产方式且模块化管理显著的汽车产业来说,集效应十分强大。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汽车产
业都是通过产业集方式发展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车企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集化发展。根据我国汽车产量地理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汽车产业集区,通过“自上而下”、分工合作的产业集发展方式,将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白宏丽,2013)。
(4)政策撬动国产车销售
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出台推动国产汽车生产销售的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消费补贴政策等,首先通过扩大国产汽车的国内市场份额促进汽车企业及行业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孙丹华.规模经济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270-271.
[2]梁波.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发展研究[J].商,2015(42):273.[3]白宏丽.从规模经济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2013(1):140.
[4]王洋,胡岳岷.古典经济学:科斯企业边界理论的思想来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6-19.
[5]保罗·R ·克曼等.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作者简介:陈烨丹(1991-),女,河北保定人,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表22004年-2013
年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