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与解决之道
作者:任尊亮 蒋春晨 张柠 张冬霞 刘学三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0期
        面对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与燃油汽车相比属少数,剖其问题,电池、技术、环保、充电桩等问题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鼓励新能源车企专注于技术提高并降低价格,最终更有效地与国际车企进行竞争,我国政府在鼓励新能源发展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举措,让新能源汽车真正形成良性增长。
        一.市场需求增长与问题分析
汽车限购将放宽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推动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升温。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突破性进展,产量和销量分布同比增长384%和343%。其中乘用车车型产量和销量分别占全年的54%和63%。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个人消费领域已经打开了市场。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调研显示,由于政策利好、技术及环保意识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逐年提高。
        消费者从最初对新能源汽车的不了解到如今购买意愿大幅提升,其中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免限行、中签率高等“特殊待遇”逐渐显现,小区可以安装充电桩以及消费者对用车需求的准确定位,最终促使消费者选择了新能源汽车。除了对宏观政策因素的考量,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自身的产品品质显得更加重视。
        尽管如此,相对于庞大的燃油车市场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提升还远远不够。在出口方面,目前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区域市场,但是出口占比非常小,主要出口巴士等公共交通车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从全球来看,整体电动汽车市场并不大;另一方面,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极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安全、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相比而言,国内汽车品牌在此方面还要多加努力。在内销方面,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让国内消费者顾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