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本文分析了中国节能减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利用市场化手段经济措施促进节能减排,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转化。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增长;市场化机制
一、节能减排的含义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讲,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
二、中国节能减排政策之现状
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也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之首,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
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然而,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光芒背后掩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会阻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约节能减排的因素
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庄严承诺,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单位GDP总能耗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0%。然而,这个目标任务完成得很不理想,2008年减少了4.59%、没有完成5%年度降幅目标,2009年更没有完成5%年度降幅目标,仅完成2.2%,以至于到2009年的“十一五”前4年里只完成了14.38%降幅,在2010年面临非常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今年第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而上升3.2%。这就意味着,今后三个季度不但要扭转上升态势,而且要完成8%以上降幅的任务。对比
去年2.2%降幅和今年第一季度不降反而上升3.2%的事实,要在今后8个月里完成如何繁重的任务,恐怕已经非常艰难。不是中国政府缺少雄心壮志,不是各级政府不努力,而是背后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因素。
1、在保增长作为第一施政目标情况下,节能减排必须为“快”让路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保持了3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中华民族真正开始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没有人希望中断这个进程,并且随着驾驭经济增长能力日趋娴熟,更不会有哪个当权者甘心葬送这一经济发展大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于拿发展速度作为其他事业的牺牲对象,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必保的执政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治国理政的生态环境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无不首先保发展速度,2,行政主导作用太强,节能减排缺少市场化制度安排的支撑
什么样项目该上,什么样的项目该淘汰,应该发明什么样的节能技术、使用什么样的节能产品,如何让排污超标企业退出,等等,有些时候需要及时、迅速、有力的行政手段,但是节能减排最终需要程序化的制度安排,最终依靠一个系统完善的市场制度安排。要通过设定一套对每个主体都适用的游戏规则,通过价格机制,让耗能超标的项目生存不下去,让排污超标企业陪本而亡,让开发和使用节能技术成为企业自觉的追求目标。行政手段最大弊端是不具有持久性、不具有普适性,把市场主体预期搞乱了,今天允许上的项目,明天又被打压下去,后天又死灰复燃,此地不可上的项目、彼地不但可以上、还有扶
汽车节能补贴政策持资金,这怎么可能保持节能减排的有效性。把节能减排寄托于政府行政手段,搞乱了程序和预期,使节能减排长期处于无序化状态,只能发挥适得其反的效果。
3,与GDP考核目标相比,节能减排目标对地方政府缺少约束力“中国特”的政治制度安排,使各级政府成为最大的竞争主体,保增长、保发展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来讲,其激励作用、其效果都远远超过对企业家的激励。由于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义、第一要务,GDP增长速度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第一、甚至于唯一的考核标准,这已经内化成一种制度安排,是否提拔使用事实上也以此作为主要标准,在这种执政导向下,“节能减排”哪还有约束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治制度优势,进行双考核,既要GDP 速度,又要“节能减排”具体数字指标,就如GDP的一票否决权一样,让节能减排目标也成为考核和是否提拔使用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指标,如果能够设定一套标准体系,并且能够杜绝做假,且长期坚持下去,逐步确立节能减排的指标意识,从而内化成一种制度安排,节能减排才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4,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国情现状决定粗放式增长模式不会短期结束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在近乎封建小农经济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相比,要落后百年之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承接了西方淘汰了的技术,在国际化科技和产业布局中,我们拥有了部分现代化技术能力,但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属于低端,劳动密集型、资源破坏型、增长粗放
型是中国现代化的现实,也是不可能跨越的历史阶段。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了30多年高速增长,决不能因为经济总量已经“坐三望二”,决不能因为有了核武器、太空船,就真的认为我们已经现代化,已经可以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平起平坐了。我们不但自己要清醒,更不能上西方人的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节能减排上企图中国,让我们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不相当的责任,这个意识一定要有。我们生产力水平、市场制度成熟度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恐怕要落后30年,继续把保增长作为第一要务至少需要30年,粗放式发展方式转型只能渐进式,拖不得,急也无意义。
四、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实施力度。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加强宣传和政策激励,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继续推进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环保装备认证,规范认证行为,扩展认证范围,建立有效的国际协调互认机制。加强标识、认证质量的监管。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研究确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先进水平,制定“领跑者”能效标准,明确实施时限。将“领跑者”能效标准与新上项目能评审查、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相结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标准的更新换代,促进能效水平快速提升。
2、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提高准入门槛。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及装备
标准。完善机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低速汽车排放标准。制(修)订轻型汽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颁布实施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国家标准。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
3、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先进典型,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和方法,加强舆论监督和对外宣传,积极为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倡导文明、节约、绿、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五、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
1、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节能减排完全没有必要,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
第二、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