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课程论文:
生态旅游与绿旅游
摘要:本文从概念、产生两个方面对生态旅游与绿旅游加以概述,并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旅游;和谐;环保意识
引言
目前,旅游业作为关联度极强的朝阳产业备受各国重视。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公布的数字,1996年全球旅游业总产值达3.6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7%。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经济机构和权威人士预测,旅游业将继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之后,成为2l世纪的第三大产业。面对旅游开发与自然及文化保护的冲突,人类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寻求旅游发展的道路,倡导旅游业的绿消费。21世纪,世界进入“环保时代” 绿时代”。绿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力地冲击着企业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者追求“生态”与“个性”的多样化需求,旅游业的经营触角也不断向未知领域延伸,于是“生态旅游”、“绿旅游”应运而生。但就对生态旅游、绿旅游的定义以及内涵来说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上的争论在促进学术发展的同时,也给现实生活中的旅游活动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一些旅游企业任意冠以“生态”、“绿”以假乱真,混水摸鱼,误导旅游者,造成了保护区生态环
境破坏、损坏旅游者的利益等许多问题。为此,我们不得不反过头来,重新从理论上研讨这个问题。本文就对生态旅游与绿旅游加以辨析。
1.生态旅游与绿旅游的概念
1.1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
1.1.1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几种定义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so-Lascura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名词,并于1988年第一次正式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即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1992年,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研究人员Elizabeth对生态旅游所做的定义 “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出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效益。”;日本的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生态旅游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更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即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993年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倡导增加对大众关
注的旅游活动,同时也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即生态旅游是通过在敏感的自然环境上的旅游,提供必要的设施,实施环境教育,使游客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或损害;分析说明:Ceballso-Lascurain首次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普通的旅游产品。同时,他指出生态旅游实现了从传统旅游的“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转移到“自然景观”,指出了生态旅游的初衷就是享受自然美,实现人地和谐;而Elizabeth则从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旅游应该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造福社区和环境教育的功能,达到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出的定义是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强调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日本的自然保护协会(NACS—J)从旅游者角度提出其生态教育功能,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达到自然文化保护、发展地域经济的目的;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的定义从管理的角度明确了生态旅游是一种在“保护”前提下的旅游产品(即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且也从产业角度,指出了它具有造福社区的经济功能,是一种肩负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社区人们生活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993年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会议给出的定义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明确强调了生态旅游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
除此之外,国外众多的组织或是学者对生态旅游还有诸多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但是,这些认识和理解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涵义: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享受自然美;培养环境意识,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
1.1.2 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传入中国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学术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一批学者的关注。现列举如下:
1、1995年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彩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2、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即将出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这是第一次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将生态旅游的概念确定下来。
3、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
4、又如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强调了生态旅游产品的高品位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并且认为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普通的旅游产品,而是一项专项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一种方式, 一个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系统。
笔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概括,但通过对以上的分析认为:生态旅游
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应该是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至少不对其产生
破坏,并且能使旅游者得到教育,当地居民得到收益。有以下几点特征做出强调:
1、生态旅游是由对生态有着特别兴趣、具有很强生态意识的人,以欣赏、感
受、认识生态为主要目的,到生态状况良好的旅游区(点)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或称作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类型;
3、生态旅游不是大众旅游,不能大众化,因为大众化加重生态负荷,必然导致
对生态的不良影响,这与生态旅游本身相背离;
4、生态旅游不等于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得吸引物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
生态,且自然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回归自然和享受大自然,对生态保护往往强调得很少,易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不良影响;
5、生态旅游不等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只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续旅
游则是一种原则和方向,偏重于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对可持续旅游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绿旅游概念及内涵
“绿”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绿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绿旅游”应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然确定的定义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因先生在《绿世界与绿旅游》一文中强调:美在于整体和谐,这整体不仅是指一个风景区,更不只是指一
个风景点,而是指的与这个风景区有关的一切,包括它的周围环境,它的风土人情等等。还应包括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三大和谐”理论便是
“绿旅游”的含义;蔡家成在《西部旅游开发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特别区别
生态旅游,指出生态旅游不等于绿旅游,绿旅游是指在旅游消费、生产建设、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倡导和实行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求得
生态平衡的原则和方式;也有人认为所谓绿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
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
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更有甚者认为绿旅游并不复杂,指的是在旅游时,
既保证自身得安全,也不伤害动物、植物,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
尽管有诸多不同的定义,但总的来说笔者认为绿旅游应该属于旅游活动
的范畴,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既然绿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就应该具有旅游活动
的性质,旅游活动依托自然资源环境,绿旅游当然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
2、运用绿理念,坚持绿管理。对于旅游开发商以及经营商要求必须为社会
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倡导绿消费。对于旅游者则要求具有强烈环保意识与较高的环境道德水平,
在旅游过程中,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植物,严格遵守旅游点的规章制度,不带走旅游点原生态的任何东西,使环境得到保护;
4、强调“三大和谐”。绿旅游不仅像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就像郭因先生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保证人自身的和谐是动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绿旅游不等于可持续旅游,绿旅游只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续旅
游则是一种原则和方向,偏重于产业发展,绿旅游是可持续旅游这种原则方向的具体应用。
2.生态旅游与绿旅游的产生
1983年H·CeballosLascurain使用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后,“生态旅游”迅速风靡全球。在生态理
念视角下,曾经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其传统的管理思想,“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方式,无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承载力等,这些弊端已暴露无疑,并且正导致旅游资源的不断萎缩,旅游价值下降。生态旅游之所以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原因在于它关乎人类现实和未来旅游的发展,作为对人类行为具有导向意义的新的理念,它正在给传统旅游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生态理念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旅游观念和认识, 199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和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将生态旅游再次推向高潮,
生态旅游由此在各地迅速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1年生态旅游收入已
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深层的哲学基础应该是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近代文明发展,逐渐切割人类文化与自然界的关联,人们体验自然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态旅游带领人们进入自然界,促进了生活文化与自然界的融合。同时,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生态旅游不同于普通的大众旅游,它是满足人们更高一级精神生活需求的手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旅游不仅要满足旅游者的视觉感官(审美享受),还要满足旅游者的身心享受(休闲度假),更要满足旅游者的精神追求(即认识自然,体验自然,进而升华到保护自然的境界)。
绿是21世纪的主流调,绿运动及绿消费席卷全球,绿旅游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绿旅游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它不仅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的功能,还具有科学考察、探
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使得旅游蕴含的内在功能更加丰富,作用也不断提升。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受和娱乐,其中的教育性增强了,也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而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作为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时能够具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进行绿消费。绿旅游产品包括绿饭店、绿餐饮、生态旅游等产品。绿旅游就其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其一,在选择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尽量减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其二,在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设法降低或引导消费者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三,对各种产品的售前服务、售后服务等过程,皆以符合节省资源少污染为其服务导向。
3.生态旅游与绿旅游之对比
3.1产生基础不同:生态旅游与绿旅游就产生的基础而言,前者是传统大众
旅游,后者是一般的生态旅游。前文有述,生态旅游是在人们意识到传统大众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之后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绿旅游是建立在一般生态旅游即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大众可以参与的旅游基础
之上的,对于旅游者来讲,是一次经历、一种消费方式、一种旅游形式(绿消费);对于开发商来讲,是一种开发方式、一种产品形态(绿产品开发);对于旅游景区管理商来讲,是一种管理方法(绿营销与管理)。
3.2主题内容不同:生态旅游只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绿旅游则上升到与人
与自然和谐密不可分的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
人们对旅游业更多的思考。旅游业对目的地以及客源地的自然、人文、经济、
社会居民等的影响逐渐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人自身的关系协调时时、处处、
事事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整。因此,生态旅游概念有了进
一步的发展与延伸,应该是综合性的“绿旅游”。
3.3出发点不同:不论把生态旅游归属于大众旅游,还是归属于精英旅游,大多
是从旅游者的视角去认识、以旅游者生态意识的高低为标准来划分的,如把旅游者划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绿旅游则不仅对旅游者提
出要求进行绿消费,同时对相关的饭店业、交通业、邮电业、公共设施等都
做要求。如绿消费包括绿交通、绿宾馆、绿娱乐、绿商品等等,为
了能满足旅游者绿消费,必须对相关的行业部门或企业要求绿开发、绿
营销与经营。
由以上的分析来看,从概念、内容方面看,绿旅游应该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它完全超越了传统旅游,并丰富、发展、深化和完善了生态旅游,从这个角度
上说,“绿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参考文献:
【1】陈玲.21世纪绿旅游与绿认证体系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4,(11).
【2】肖胜和,连云凯. 发展广西绿旅游浅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施惟仑,张维瑛. 绿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2000,(1).
【4】陈俊.绿旅游与环境保护【J】.百科知识,2003,(12).
【5】李惠娟,祝圣训.绿营销旅游业【J】.理论专刊,2002,(11).
【6】何丽芳.绿,生态旅游的永恒主题【J】.湖南林业,2005,(2).
【7】蔡家成.西部旅游开发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98-199.
【8】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汽车旅行20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