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1.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条件恶劣。
2.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始饲养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并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生产结构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二、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特点
[提问1]近古发现,某些相隔数万公里的两地出土的史前人类遗骨化石存在很多相同的遗传特征,为什么?
[提问2]原始人类在交通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要不断的迁徙? [提问3]这种不断的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2.迁徙、旅行、旅游三者的区别
迁徙: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旅行:离开常住地在外地短时间停留,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是有动机内涵的,外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旅行和游览的统一体。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提问1]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随着生产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食物出现。
汽车旅行
2.纺织技术、冶金、建筑、运输等行业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
3.产品交换、生产技术交换,导致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因此也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结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1.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
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如罗马帝国,在全国境内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为人们沿路旅行提供了方便。
2.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绝大部分活动不属于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而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三、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有闲阶级形成,旅游产生。
1.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中,这种消遣目的的旅行活动集中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剩余都被奴隶主所占有。这些劳动剩余物除被用于奴隶主的祭祀活动外,其余则供奴隶主及其家庭生活享用,其中包括供其外出巡视和游历时挥霍的部分。
2.在西方奴隶制社会中,除了奴隶主的享乐旅行外,一些自由民也参加到消遣旅行的活动中来。例如,在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交通上的便利条件,人们经常在夏季沿大路旅行。当时,这种旅行一般是离开城市到沿海地区游览。一些富有者甚至远程旅行到埃及金字塔去刻他们的名字。
3.这些能够参加消遣旅行活动的自由民决非一般体力劳动者,而且他们在当时的人口中也只是为数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政治比较,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较前都有很大的发展,领先于当时西方世界)
2.水路、陆上运输的极大发展
介绍灵渠与都江堰的产生
3.常见的旅游类型:文史考察、世人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行、帝王巡游等
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是文史考察旅行的突出代表;
西汉的张骞奉命西行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旅行路线,是公务旅行的代表(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士人漫游的突出代表是以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李白、杜甫、柳宗元、陆游、苏轼等);
唐朝的玄奘及鉴真两位高僧是宗教旅行活动的代表;
明清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是当时航海旅行的典型代表;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考察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地学考察是科学考察的典型代表。
秦朝的秦始皇及清代的乾隆等是帝王巡游的代表。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交通发展相对中国早期封建社会而言较落后,所以旅行活动数量较少。从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衰亡到16世纪中叶这段漫长的时期中,欧洲的旅行活动规模非但没有什么真正的进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一种倒退的形势。
2.11世纪之后,欧洲城市开始兴起,西方封建主对财富的追求,促进远航探险热潮,终于在15世纪出现哥伦布、麦哲伦等开辟新航路的伟大的探险旅行活动。
3.欧州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活动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2.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
3.农业经济的影响
4.社会阶层差异
总结: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
1.从旅行的形式看:(1)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2)其他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中,又以宗教旅行为主要形式。(如,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到麦加去朝觐)
2.从参加旅行的人数及其成员看:参加人数较少,主要是统治阶级、少数富人和一部分文人。
3.从旅行活动的发展看:封建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为旅行活动服务的交通、旅店、饭馆等旅行服务行业。
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近代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旅行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的特点。
一、近代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很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产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这一变化终将促使人们强烈要求假日,以便能从中获得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在产业革命之前,只有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才有金钱和时间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旅游活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并且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
新的旅行方式的诞生:
1.费用低廉
2.速度加快
3.运载能力提高
4.外出范围扩大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第一次团体旅游:
时间:1841年7月5日
方式:包租火车
人数:570人
全程:24英里
费用:往返车票每人一先令
目的:参加禁酒大会
意义:被视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从严格意义上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不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因为:第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第二,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只售出1先令的来回车票);它只是为以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但它具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