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深度解读
一、美国发起贸易301条款的时代背景
美国当下发起贸易301条款与1980~1985年有非常相似的时代背景。美国对日本的策略重点是汇率,贸易战持续10多年,每年拿1~2个大的品类作为关税重点。中国目前的GDP逐渐接近美国、中国通信行业的崛起和带动中国互联网创新此起彼伏等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这次对中国是把所有的品类一起拿出来谈,且瞄准所谓中国的不公平补贴和政策扶持,只是拟定的税率要比对日本低。二、1980年代日本、德国应对美国贸易301调查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二战后军事、外交和出口严重依赖美国,美国再许以“日元国际化和日本成为全球大国”为条件吸引日本政府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同时签订广场协议的还有德国等几个主要出口大国。广场协议后,日本应对出错导致30年萧条,而德国平稳过渡化解。日本的教训和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广场协议后的1985~1987年期间,日、德两国的汇率、GDP速度、CPI和资产价格都有变化
1、汇率升值:日本和德国货币对美元在1987年底均显著升值(日元对美元从250:1升值到12
8:1,德国马克对美元从3.08:1升值到1.57:1),随后德国马克保持稳定,但日元对美元继续升值到80:1。
2、GDP速度放缓:大幅汇率升值对日德两国出口均产生冲击,进而对GDP增速产生明显影响。日本受到的冲击大一些,1985年日本GDP速度是
7.5%,1987年初日本GDP速度降到1.6%,而德国同期GDP速度是从3.5%降到0.5%,更为明显的GDP下滑是日本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和金融政策的重要原因。
3、CPI降低:汇率升值降低了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给两国带来CPI走低影响。
4、资产价格上升:汇率升值预期带来明显热钱流入,日本土地价格在5年里上升51%,东京等三大大都市圈升幅更高,同期德国土地价格上升29%。
广场协议后日本、德国货币和金融政策应对差异
1、M2速度:日本M2速度高于德国3.2%,但GDP日本也高2.5%,差异不大。
2、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非金融企业债务/GDP):日本从1985年的110%上升到1990的140
%多,而德国在此期间是该杠杆率是稳步下降的。
3、日本居民杠杆率(居民债务/GDP):日本从1985年至1990年上升16个百分点,而同期德国居民杠杆率下降2.4个百分点。
小结
在货币大幅升值背景下,德国全面降低杠杆率优于日本的全面增加杠杆率。进口汽车关税下调
三、中美北京贸易谈判分析
美国的贸易谈判诉求,1、特朗普政府对农产品很在意;2、美国对中国的市场非常渴求,包括产品、服务、投资准入、知识产权收费;3、美国非常在意继续保持美国技术优势。
美国的软肋,1、农产品关系到共和党政府的票仓;2、据权威机构估计,全面贸易战会导致美国45万人失业,这会违反特朗普竞选时增加就业的承诺和初衷;3、全面的贸易战直接严重打击美国苹果、高通、英特尔、波音等诸多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加大美国股市调整幅度和广度,影响美国的金融稳定;4、全面的贸易战会加快中国替代美国的芯片、软件等优势产业;5、美国在中东受到很大牵制;6、美国在东北亚等重大国际问题上需要和中国合作。
中国与当年的日本不可同日而语,1、中国不像日本那样在军事和外交上严重依赖美国;2、中国对美国出口依存度没有日本那么大(对美出口占GDP比例:中国3.3%
VS
日本10.5%);3、中国的发展阶段要比日本更有回旋余地,中国的GDP中速(6%左右)能够保持的时间要长一些,中国人均GDP相当于日本1979年,中国城镇化完成率远小于当时的日本(差10个百分点),中国中西部发展潜力还很大,中国总人口构成的内需有很大提升余地;4、中国充分汲取当年日本的教训,不盲目到发达国家购买不动产、提前部署降低杠杆率、人民币汇率走势有弹性;5、中国构建了非常完备的工业体系,经济可以内循环,日本当年的工业体系完备性只能算0.5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