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国际物流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课程在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中起着专业课程与实训模拟之间的衔接作用,它的先修课程有《物流概论》、《微观经济学》、《大学英语》等;它的后续课程有《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规》、《物流案例分析》。加强本课程的建设必定会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的建设,为整个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并且也能促进其它相关专业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流领域,能从事物流运作、物流管理、运输调度、物流信息技术等方面工作的一般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包括从事国际贸易的操作人员、物流单证人员和运输调度人员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方面使学生能对国际物流这一理工与经管交叉型、复合型新兴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概括性的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特有的内容、体系、特征,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储备,为在工作中能够全面利用新知识指导实践做好铺垫。
学完本课程后主要为获得助理国际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资格三级)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国际商务师、高级物流员、单证员和报关员等证书的获得提供相应的帮助。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网络自学、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环节,要求能够对国际物流的基本内容,包括的国际物流含义、基本架构、运行环境、所涉及的国际标准内容、手段与管理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通过实验及认识实习,对国际物流的应用领域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国际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并初步掌握物流管理的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将本课程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知识单元,具体如下:
(一) 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发生、国际物流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物流的运作体系,掌握国际物流的特点,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重点:国际物流的特点。
难点:国际物流的系统。
(二) 国际贸易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主要国际贸易发生的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的利益,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主要术语,掌握国际贸易的信用证支付方式,了解国际贸易合同和国际贸易的管理。
重点:国际贸易合同条款。
难点:国际贸易方式和术语。
(三) 国际物流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组织者及其资质、物流运作的特点,了解国际物流服务商及中介组织,掌握各主体的作用和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
重点:国际物流服务商。
难点:国际物流服务中介机构。
(四) 国际物流节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口岸的种类和功能,熟悉口岸的国家管理制度,理解节点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熟悉国际仓储和保税的运作,了解国际物流中心的作用和基本运作。
重点:港口与机场。
难点:口岸与口岸管理。
(五) 国际物流线路
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各种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以及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的国际多式联运,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经济性质,能根据商品的特点、运输量的大小、装运港的能力以及“安全、迅速、准确和节约”的原则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
重点:航空运输。
难点:国际多式联运。
(六) 国际物流运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国际物流的运作过程和与运作组织,使学生形成整个国际物流运作的整体思路,掌握各运作环节的程序和基本要求,了解各环节的常用技术。
重点:风神轮胎运输与运输合理。
难点:进出口手续。
(七) 国际物流商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商务的概念、内容,了解商务的一般特点,熟悉国际物流商务的组织和运作,掌握国际物流商务协议的主要内容,能够编制合同书,熟悉物流成本与价格,了解价格策略。
重点:国际物流合同。
难点:国际物流的成本和定价。
(八) 国际物流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国际物流服务计划和计划制定,熟悉国际物流的服务管理的内容,了解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掌握风险防范的基本方法和国际物流保险,能进行成本管理,了解绩效管理。
重点:国际物流风险管理。
难点:国际物流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
(九) 国际物流信息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国际物流信息的传递、收集的基本方法,国际物流信息的范围,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方式,了解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熟悉信息系统在国际物流中的运用。
重点: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难点:物流信息系统。
实践环节
实践方式:国际物流认识实习。
实习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国际物流的感性认识,了解国际物流的运作过程,掌握国际物流实际应用的职业技能。
内容和要求:一是利用与风神轮胎公司距离很近的优越条件,使同学对物流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二是通过国际物流案例的运用和讨论、分析、看录像等,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对从事国际物流相关行业应具备的素质、岗位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条件
(一)师资
《国际物流》课程要求有两名主讲教师,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具讲师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国际物流相关实验和实习指导能力;课程组成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应该合理,职称要求中级、初级职称全备,呈现出梯级分布态势,以便可持续性良好发展,并且不断地选派教师去相关高等院校进修,下基层实践工程单位锻炼,加强对外学习联络,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使所教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跟上国际物流发展的步伐。
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经历,应能熟练指导国际物流相关的所有实训实习项目,校外兼职教师应从企业或本行业相关部门聘请,且最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二)教材
国际物流,李永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目:
1.物流构造,花房陵(日),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2.物流管理,汤线和夫(日),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3.IT物流,汤线和夫(日),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4.现代物流配送管理,马健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现代物流与供应企业管理,宋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6.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物流战略咨询,爱德华·佛莱哲利,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本课程应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如课外阅读材料、实验实习指导书、习题集、案例集、重点课程网站等。教学辅助资料以自编为主,能引申课堂教学相关内容或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图书资料
要完全实现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除有合适的教材外,还必须同时配备一系列相关的专业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
(四)实验实训
国际物流实验课程是学生理解国际物流理论、学习国际物流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它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理论、开拓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设实验需要有联网的计算机、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国际物流模拟软件等。为保证达到实验效果,要求开设实验时每三至四人为一组进行实验。
任课教师须直接参与实验实训的指导,实验开出率应达100%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各知识单元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要求,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参见七,总体力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在教
学内容上,应着重讲授国际物流的含义、架构、技术平台,以够用必须为度,并按助理国际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课堂教学、课后网上自学、课前知识点复习、课上总结、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
考虑到国际物流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地位非常重要,是专业主干课程,故考核方式应考试课。
考试课考核包括平时(含作业、实验、课堂纪律),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分组讨论后完成;实验主要考核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主要考核理论课讲授的内容,采用闭卷、笔试,实行考教分离(题库制)。期中考试范围为期中考试前讲授的章节内容;期末考试范围为课程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