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主要内容 | 特征 | 结果(评价) | |
十月革命的经济措施 | 1917年 | 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 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918~1920 |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性质 | 1内战胜利 2引发经、政危机 | |
新经济政策 | 1921~1928 | 在国家掌控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市场,恢复私有制 | 人民积极性,经济恢复,政治稳定。1925经济恢复完成。1928被取消 | |
斯大林模式 | 1925~1937~1991 | 1优先重工业,2单一公有制,否定私有制,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市场作用,4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 | 1、新型工业化模式。较短时间经济迅速发展。十年实现工业化。2、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二战胜利奠基础。3、弊端:人民生活,农民,阻碍持续发展(50年日益暴露,农业问题;70年后期经济停滞,8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下降)日益僵化,苏联解体。 | |
赫鲁晓夫改革 | 1953~1964 | 缺乏正确指导思想,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根本突破 | 1、是苏联解决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要求,对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2、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根本突破 |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1964~1982 |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根本突破,注重军事重工业,军备竞赛 | 1前期阶段有一定成效,军事力量大增,与美匹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1975年后,政治生活僵化,计划体制活力衰退,经济停滞。 |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85~1991 |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政治上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 未取得预期成效,苏联解体。 | |
《新经济政策研究》 高继文 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长期以来,苏联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完成阶段,到30年代后半期,苏联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宣布1937年苏联已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开端。可以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是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雏形。斯大林的这一模式的基本战略决策是,把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要求放在第二位,只给予低标准的满足,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资源把国家高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之后,仍继续沿袭这种体制,显然是战略上的失策。
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1950年增加了12倍。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有的农庄的工分只有几戈比。
勃列日涅夫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
世界。”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俄罗斯人心态复杂看勃氏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6岁。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些矛盾越积越深,社会动乱的能量越积越大,最终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逝去,一个曾经令人仰视的强国也随之坠入深渊。
然而在勃氏去世20多年后,俄罗斯人却开始怀念这位“忠厚长者”。俄各界对于勃列日涅夫的
评价呈现出肯定多于否定的总体态势,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与现在相比具有“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统计数据表明,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
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分化为界限分明的贫富两大社会集团。对于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不公正、不平等”的俄罗斯的对立面。根据列瓦达中心的材料,2005年1月,4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俄罗斯所有的一切都保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状况会比较好。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处于发展的巅峰期,国际格局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俄罗斯的大国主义传统和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然而苏联解体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主义化之后,俄罗斯始终没有能够回曾经的大国荣光。而大国意识和强国意识恰恰在俄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中占有重要地位。全俄舆情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俄民众将跻身为世界强国甚至是回归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列为俄在21世纪的战略目标。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人怀念勃列日涅夫及其时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俄罗斯人现在也在反省勃列日涅夫时代。因为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开始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内,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
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从而为苏联的覆亡埋下了隐患。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历史要求俄罗斯人民进行深入思考,维护稳定的代价是什么?稳定又是怎样转化成为停滞的泥淖?俄罗斯今后要实现重新崛起就不得不汲取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惨痛教训,而不能仅仅沉湎于这个时代表面的显赫背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