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司机”到“汽车生活”——写在《汽车生活报》创刊十周年之际
作者:夏鹏举
来源:《传媒》 2013年第6期
    夏鹏举
    十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份纸媒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成长期。在这十年中,全国的驾驶员数量由1亿人增加到了2.6亿人,私家车从12000多辆,发展到近1亿辆;在这十年中,《汽车生活报》完成了由关注和服务“现代司机”到关注和服务“汽车生活”的嬗变。
    十年是一个发展的节点,在这个点上回顾和盘点《汽车生活报》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认识问题,更好地规划未来。
    历程:十年辛苦不寻常从2003年创办到现在,《汽车生活报》已经整整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间,我们怀揣着梦想,与驾车人一起上路;我们经历和见证了一份报纸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第一阶段:创办摸索期(2003年4月到2006年底)。新世纪初,中国石油报社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积极向原新闻出版总署申请,计划创办一份面向司驾人员的报纸。2003年4月15日,《现代司机报》创刊。
当时在设计这份报纸的时候,把办报理念设定为关爱驾车人、服务驾车人,并请来原石油部部长王涛题写报名,在版式设计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图1)。
   
    《现代司机报》以中国石油加油站为发行渠道,迅速覆盖了全国。报纸拿到了加油站之后,深受加油站经理、加油员的喜爱,他们非常乐意为广大车主推荐这份报纸。加油站的便利店成为报纸发行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现代司机报》传播着对汽车生活的独特理解,传播着一种新的文化,同时也诠释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这一阶段报纸经历了几次改版,不断调整栏目和内容,因此将其定位为创办摸索期。
    第二阶段:深化改革期(2006年底到2010年底)。2006年底,《现代司机报》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笔者成为具体负责人,对报社的管理、采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
    《现代司机报》最初是周二刊,《现代司机报》《现代司机报·汽车消费周刊》这两份报纸都发向加油站,都有特刊,一份是《油品导刊》,一份是《平安出行特刊》;发行量加起来是60多万。2009年,由于政策的调整,我们不得不调整办报方式,刊期没有更改,但是我们开辟出一个《油商周刊》,面向中国石油全国油品经营的分公司。《油商周刊》的出现,为报社开辟了新的领地,它是面对中国石油全国37家销售公司的报纸,在办报方针上,旨在充分体现其五个功能:讲权威,因为我们是销售公司的机关报,要站在销售公司中心工作的角度去指导;抓新闻,要把销售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新闻的形式抓取过来,进行宣传推广;存资料,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完善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做交流,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最后就是倡导文化。
    此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下一阶段《汽车生活报》的登场创造了良好基础。
    第三阶段:升级转型期(2010年底到现在)。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加油站发行的报纸受到了挑战,一方面是报纸作为纸质媒体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是司驾体十年间的身份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以职业司机为主变为以私家车自驾为主。
    所以我们积极地寻求转变,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0年年底,《现代司机报》改名为《汽车生活报》。改名后的《汽车生活报》,在内容和定位上都有相应的变化,其内容更丰富了,更时尚了,更接
地气了,也更加市场化了。每期推出核心话题,比如 “顺风车能否风顺”,这是为配合共青团北京市委、市青联在春节发起的一个“顺风车”活动而策划的。在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我们围绕车主维权策划了一个专题(如图2)。此外,还增加了自驾游版面,比单纯的旅游版面更加有特。
    成就:十年耕耘 三大收获从《现代司机报》到《汽车生活报》,十年间这份报纸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活动促品牌、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是认真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创办之初,做司机的代言人是本报的主旨。本报的资深编辑李祥林同志已经成为一个路政、、咨询等多方面的专家,帮助司机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货车司机是一个特殊的体,不超载,他们的利润很低,超载不仅违规,而且长期超载会毁坏我们的道路。报社接到了很多货车司机的投诉,一些执法人员在对大货车执法期间,存在强制现象。有一位货车司机给本报来信,说他愿出2万元邀请全国公路管理的部门陪他走一走。我们派出了记者,连续五六天与这个司机同吃同住,从四川到云南往返,记者写了三个整版报道,取名为《一个货车司机的违法生存》。这篇报道被《中国青年报》一版转载,最后以合作的名义推出,同时还推出了《183个红手印的控诉》等报道。
    汽车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困惑有车族的事情,报社当时抓住了这个主题,利用《汽车消费周刊》和维权热线,举办了两次活动,一次是“汽车消费维权论坛”,另一次是“中国驾车人维权高层论坛”(如图
3)。我们还集结出版了《年度汽车消费十大维权事件》一书。
    改名为《汽车生活报》后,虽然没有了《现代司机报》的读者维权热线,但我们并没有忘记一个媒体、一份报纸的社会责任,《汽车生活报》时刻关注汽车和汽车“后市场”的风云变幻。针对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报社利用媒体的资源优势去为消费者维权。如在《锦湖轮胎成杀手轮胎》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及时告之消费者要警惕市场上的“杀手轮胎”,为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敲响了警钟;《来年4S店还能几S?》反映了车市在经历了2010年的大增长后在2011年慢下脚步的原因,分析了在政策、环境压力、恶意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各品牌4S店的境遇。文章精准地为车市“把脉”,为准车主购车规避了风险。
    二是以活动创品牌、增效益。十年来,报社组织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对创建报纸品牌、增加报社收入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活动有以下五个。
    第一个活动是“全国见义勇为司机评选”,这个活动从报纸创办当年就组织了第一届,到今年已经举办了十届,是报社与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共同策划组织的(如图4)。第二个活动是“首都的士英雄评选活动”,这项活动是全国见义勇为司机评选活动的一个延伸活动,是与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合作的,这项活动也举办了九年,效果越来越好,形式越来越新(如图5)。第三个活动是“中国石油昆仑好客商洽会”,是报社为中国石油各便利店量身打造的一个服务活动,目的是为广大车主优选出一些便利店产品,连续三届效果都不错。
   
    第四个活动是策划组织了“中国加油加气站高新技术展览会”,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展览会,共举办了两届,效果非常好。第五个活动是“中国汽车用品品牌发展研讨会”,该会是由本报和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中国国际汽车用品暨国际改装车展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会上,国内汽车用品行业专家、中国消费者协会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等,就如何规范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打造国内自主品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三是以服务促发展。十年间我们坚持做好两个服务:服务中国石油的销售板块,服务广大驾车人。
    在服务中国石油的销售板块方面,报社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创办了一份《加油》杂志,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一路走来深受企业读者的欢迎,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媒体应有的贡献。此外,报社结合中国石
油销售板块管理的需求,做了“记者眼中的加油站”大型调研项目,给有需求的销售公司,做了神秘顾客访问项目。
    在服务广大驾车人方面,我们集中在“车、路、油”三个关键点,在主题策划、栏目设置、文章采编等各方面,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
    未来:打造中国汽车生活类第一媒体
    准内容定位。《汽车生活报》的定位是当好有车族读者的“新闻秘书”和“汽车保姆”,所以我们的报纸要抓新闻,也要重实用,也就是要新闻性和实用性并重。
    从整体设计上,《汽车生活报》的内容结构还需要慢慢调整,我们要围绕“汽车”与“生活”这两大主题去做工作。一份报纸,需要不断地适应读者。我们面对的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同时大部分对车一知半解,驾驶技术也一般,个别的连“倒库”都不会,甚至不认识路上的各种交通标识。当然,有了车还要关注车的延伸生活,既然是个“大件儿”,就肯定会关心如何让它更加可心合用,不受伤害;因为有了这个“大件儿”,自然带来很多必要的消费,对此车主又很怕上当受骗,那么我们媒体就要做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
    走全媒体发展之路。新兴媒体的发展,给报纸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镜湖轮胎
    那么,我们怎么办?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向新媒体方向进行转型。本报自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以来,十分重视网络和新媒体建设。
    2010年10月,本报U客网上线测试;2010年12月,汽车生活报新浪开通;2011年1月,汽车生活报腾讯开通;2012年4月16日,汽车生活报手机报发行;2012年8月,昆仑好客商情网上线。
    今年4月25日,本报云阅读版试刊。一篇报道,含有一些图片和视频,怎么能把它从后台更完善地展现出来?只要用智能手机,通过拍摄报纸的标题就能从手机上看到后台全部的深度讲解;在向广告主介绍业务的时候,可以平面展示一些画面和一些深层次的链接,这就是报纸云阅读版提供的云服务。未来我们将紧紧抓住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手机媒体、云阅读等新媒体,大力推动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走好全媒体转型升级之路。
    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报纸经营要靠四轮驱动——广告、发行、活动和多种经营。过去报纸发展过多依赖的是广告和发行,近年来举办活动和多种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报业集团的经营收入中报业主体业务的比例不断减少,多种经营的收入迅速提高,有的已经超越主体业务的收入。
    《汽车生活报》是靠活动起家的,但多种经营业务开展得不太好,非报业务收入占报社全部收入的比例还不到25%。未来5年内,我们要将非报业务收入占报社全部收入的比例提高到45%以上。为达到这
个目标,我们计划在文化产业园、会展、印刷、旅游等各方面,结合本报特点和优势,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进行大胆探索,力争提前完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