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一、序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农用运输车是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中低速度、中小吨位、中小功率、中短途运输、中低价位,适合农村乡镇及城近郊区道路条件和运输要求,适合农村购买力水平,适合农民使用及维护条件,具有中国农村特的机动运输车辆,是我国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由于农用车符合农村需求,又与农民购买力相符合,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有3亿多农户,而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中发生的劳动量50%是靠运输完成的。如果农村运输和城乡之间的农产品流通要实现机械化,初步测算应达到每5个农户一辆农用车的水平。因此,在未来10年农用车社会保有量将有可能整倍增加,即达到6000万辆的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二、行业概况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农用车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用车市场
竞争的白热化,迫使企业竞相降价,使农用车成了微利产品。主导厂家采取增加和改善配置来稳定市场价格,即增质不增价,增加美观度不加价等促销方式,使产品售价接近成本价。因此企业只能依靠其品牌的知名度、质量的稳定性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占领市场,让购机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近几年销售前10名的企业看,购买集中度逐年提高(四轮车集中度高达63.95%,三轮车高达95.76%),集团优势逐步显现。经过几年的大盘整理和震荡中重新洗牌,最终将形成4-6个大型企业集团,完成行业新的整合与重组。
其次是市场热点正在转移。农用车的消费主体是农民,其消费市场与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关联。随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驾着农用车奔小康将是主要选择之一。加之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后,国家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的财政投入,西部地区将成为农用车增长市场亮点,因而农用车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并且中心将转向西部。
最后是要求产品技术性能高。随着用户对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农用车的可靠性、耐久性等指标亟待提高。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发动机、行走系统、悬挂系统是关键问题。国家已出台了农用车
环保标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外观质量、外形是否具有个性和时代感,都将成为购车者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我国农用车市场发展趋势
1.《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农用车的规定
2003年10月2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农用车将不分具体用途,其牌证发放均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拖拉机等既从事农田作业,又从事运输活动的农机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委托农业(农机)部门负责管理。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前,农用车迎来一个销售旺季。因为由农机部门上牌照的费用低于公安部门,所以一些用户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前抓紧购买农用车产品、上牌照,农用车生产企业特别是受影响较大的拖拉机变形运输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供应市场,而在2004年玉柴发动机5月1日后农用车市场进入淡季。实为四轮农用车名为拖拉机变形运输机的“变拖”将有望“回归自然”,恢复其本来面目,增加农田作业功能,从而具有更多拖拉机的特点。
2.需求量增长不大,低价位车仍将占主流地位
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农用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农村市场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运输业作为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对主要的生产工具农用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同时,农村作为低购买力市场的现状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据统计,1997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为2090元,按国家远景发展目标年均增长速度为4%的幅度推算,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80元,而这对于购买运输车辆而言,仍然是很低的购买力,低价位车仍将占主流地位。此外,目前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为118万km,其中90%以上为三级(含三级)以下公路。按照今后我国公路建设的能力,国家和地方只能集中建国道和省道,乡镇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仍将由农民集体或集资修建。因此,农村地区道路差的状况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3.市场热点正在转移
三轮农用车的主市场原来在皖、浙、豫一带,后来逐渐转移到冀、鲁地区;四轮农用车的主市场开始在长江以南地区,后来转移到了华北及周边地区。现在随着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用车市场将向中部及西部地区扩展,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我国西部地区将是末来农用车的大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西
部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与1994年东部地区、1995年中部地区相当,而1994年东部地区、1995年中部地区正是农用车市场迅速发展的年份。受购买力和消费心理的影响,西部地区农用车的膨胀要比东部和中部有所滞后,但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正是农用车在西部销售的高潮时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