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襄阳工业企业面对稳中有变、变中
有忧的新挑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稳中有升。本报告根据2019襄阳工业百强企业(2018年实际发
生的)经营业绩数据,从不同维度综合分析了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和主要特征,供政府、部门和企业参考。
一、百强工业企业总体状况
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入围门槛为1.34亿元,
与去年相比,下降了33.25%。有3家企业入围2019湖北企业100强,比去年增加一家。各项指标的增长变化情况如下。
1.营业收入。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为1829.30亿元,比去年(1720.64亿元)增
加了108.66亿元,增长6.32%。其中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在100%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枣阳丝源纺纱有限公司、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烟厂、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
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连续四年位列襄阳工业企业百强榜单前五名。除神龙汽车有限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低于百亿外,其它四家企业营业收入连续四年均在百亿元以上。
2.纳税总额。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纳税总
额达158.0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8.94亿元,增
长13.61%;增幅与上年相比下降了4.57%,增速放缓。其中,纳税总额排在前5名的企业分别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烟厂(71.84亿)、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22.32亿)、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42亿)、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92亿)、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3.21亿),其纳税总额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22%、14.83%、42.91%、-25.87%、26.18%。
从纳税贡献看,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2018
年纳税总额占2018年襄阳市税收收入的76.92%,
[1]
比上年增加了3.54个百分点,说明百强企业对襄阳市的税收贡献在不断增大。
3.研发费用。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提供研
发数据的有84家,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1.58亿元,与
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综合分析
阳,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摘要:文章采用襄阳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提供的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2018年实际发生的)经营业绩数据,从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净利润、就业人数等不同维度综合分析了襄阳百强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总结出百强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襄阳;百强企业;经营业绩;主要特征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84-(2020)04-0010-07
收稿日期:2020-03-15
作者简介:李阳(1978-),女,湖北襄阳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经济学;汪博兴(1969-),男,河南新野人。教授,经济学博
士,研究方向:统计学、经济学。
2020年7月第19卷第4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 Yang Polytechnic
Jul.,2020Vol.19No.4
上年(29.57亿元)相比,增长6.8%;平均研发费用0.38亿元,与2018百强(0.31亿元)相比,增长22.58%。
研发投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
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其中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93.87%、57.89%、44.62%。
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3%,较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研发强度超过10%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5%~ 10%之间的企业有13家,在3%-5%之间的企业有38家,在1%~3%之间的企业有15家,有16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小于1%。企业之间研发投入差异很大,反映不同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差别。
4.净利润。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有99家企业提供了净利润数据。99家企业2018年共实现净利润72.05亿元,与上年(60.16亿元)相比,增长了19.75%。平均净利润0.73亿元,与上年(0.61亿元)相比,增长了19.67%。从不同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看,有14家(14%)企业净利润增长率在100%以上,与2018(11家,12%)相比占比上升2%;有29家(29%)企业净利润呈现负增长,与2018(38家,41%)相比占比下降了12%,说明百强企业重视效益优先的经营方针。
5.资产总额。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有99家企业提供了资产数据。99家企业2018年资产总额为1372.97亿元,与上年(127
6.71亿元)相比,增长了
7.54%。平均资产13.87亿元,与上年相比(12.90亿元),增长了7.52%,与2018襄阳工业企业百强(10.46亿元)相比,增长了32.60%。从不同企业的资产增长率指标看,25家企业资产呈现负增长,与2018襄阳工业企业百强(28家,30%)相比占比下降5%。
6.就业人数。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中有99家企业提供了就业人数数据。99家企业2018年吸纳就业人数9.78万人,与去年(9.68万人)相比,增长1.03%,其中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增长1.14%、医药化工增长3.2%、新能源新材料增长2.56%。平均就业人数988人,与上年(977人)相比,增长1.26%,与
2018襄阳工业企业百强(904人)相比,增长9.29%。其中就业人数呈现负增长的企业有39家(39%),与2018襄阳工业企业百强(38家,41.76%)相比占比下降2.76%。
从就业人数在百强企业中所占比重看,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占41.94%,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其次是装备制造(18.36%)行业和农产品深加工(12.18%)。
二、百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
1.集中度分析。集中度反映了企业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的分布结构。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中,排名前10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
2.55%,与上年相比下降1.57%;纳税总额占比78.20%,与上年相比下降1.66%。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
强排名后10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1.45%,比上年下降0.13%;纳税总额占比0.80%,比上年上升0.25%。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前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是后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的4
3.22倍,而上年为4
4.87倍。具体情况见表1。百强排名前10的企业营业收入虽然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占比却呈下降趋势,说明百强企业集中度略有降低,百强排名前10的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增速放缓,受关联效应的作用,未来可能会对相关行业或企业产生负面效应。
表1工业企业百强集中度分析表
统计范围
2019百强前10位
2018百强前10位
2019百强后10位
2018百强后10位
主营业务
收入(亿元)
1144.17
1109.66
26.47
27.15
占比
(%)
62.55
64.49
1.45
1.58
纳税总额
(亿元)
121.29
111.12
1.12
0.66
占比
(%)
78.20
79.86
0.80
0.55 2.产出效率分析。衡量百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可以从人均产出和单位资产产出两类指标分析企业产出效率。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2018年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产、人均净利润、人均纳税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增长率分别为5.27%、6.37%、18.49%、12.22%,说明企业产出效率
李阳,汪博兴: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综合分析
上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百强企业2017~2018年人均产出指标分析表2017年2018年增长率(%)
人均营业收入(万元/人)177.64187.015.27人均资产(万元/人)131.95140.366.37人均净利
润(万元/人)6.227.3718.49人均纳税
(万元/人)
14.4016.1612.22
从单位资产产出指标看,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2018年的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5%、10.53%和50.15%。其中资产收益率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1.46%,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增强;净资产收益率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56%,说明企业投资产出效益提高;资产负债率下降3.3%,结合人均产出指标,说明企业在负债被动减少的情况下,向内挖潜,经济实力、获利能力增强。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百强企业2017~2018年单位资产产出指标分析表
2017年2018年
增长率(%)资产收益率(%)4.715.25
11.46
净资产收益率(%)9.7910.537.56
资产负债率(%)
51.8650.15-3.3
3.企业性质分析。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中
国有企业有36家,与2018百强相比增加了2家;主营业务收入达704.66亿元,增长了8.15%,占比
38.52%;纳税总额100.46亿元,增长了11.13%,占比63.55%;百元收入纳税率14.26元,增长了2.81%。
民营企业有47家,与2018百强相比减少了4
家;主营业务收入达567.54亿元,增长了12.47%,占比31.02%;纳税总额26.14亿元,增长了30.25%,占比16.53%;百元收入纳税率4.61元,增长了17.49%。
合资企业7家,与2018百强相比增加1家;主营业务收入达486.72亿元,增长了7.45%,占比26.61%;纳税总额27.97亿元,增长了16.83%,占比
17.70%;百元收入纳税率5.75元,增长了8.73%。外资企业10家,与2018百强相比增加1家;主
营业务收入达70.39亿元,下降了36.88%,占比3.85%;纳税总额3.51亿元,下降了25.85%,占比2.22%;百元收入纳税率4.99元,增长了17.49%。
以上数据表明,国有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其在
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等经济总量上的占比远高于
其他类型企业,支柱地位稳固。民营企业数量虽有下降,但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等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外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其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等均呈现下滑趋势。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所有制上榜企业主要指标对比表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704.66567.54486.7270.39
纳税总额(亿元)
100.4626.1427.973.51
平均营业规模(亿元)19.5712.086.537.04
百元收入纳税率(元)14.264.615.754.99
4.区域分布分析。百强企业分布格局基本稳
定,高新区上榜数量遥遥领先。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入围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36家)、襄城区(12家)、襄州区(11家)、樊城区(11家);与去年
相比,襄州区、襄城区、南漳县、谷城县上榜数量都有所增加,保康县、高新区、宜城市、老河口上榜数量略有下降,枣阳市、樊城区没有变化。
高新区由于百强企业数量众多,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61.33%和35.76%,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下降了0.19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6.63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27.51%,与2018百强相比下降了0.75个百分点。
襄城区上榜企业12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8%和5.67%,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19.81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58.44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4.36%,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1.38个百分点。
樊城区上榜企业11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11.66%和47.66%,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13.25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8.22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36.66%,扣除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
烟厂后的税收贡献为1.7%,与2018百强相比基本持平。
襄州区上榜企业11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4.86%和2.23%,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65.5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115.96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
1.71%,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85个百分点。第19卷第4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枣阳市上榜企业8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4.81%和1.83%,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18.91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94.14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1.41%,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62个百分点。
谷城县上榜企业7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3.43%和1.22%,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32.5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47.79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0.94%,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25个百分点。
南漳县上榜企业6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2.42%和3.15%,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上升了2.76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53.09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
2.43%,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71个百分点。
宜城市上榜企业5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2.03%和1.13%,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10.71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0.85%,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02个百分点。
老河口上榜企业3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1.10%和1.03%,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下降了6.52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上升了111.55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0.79%,与2018百强相比上升了0.39个百分点。
保康县上榜企业1家,其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占比分别为0.34%和0.32%,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下降了24.03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下降了35.80个百分点,其对襄阳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为0.25%,与2018百强相比下降了0.17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1
图12018-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区域分布图
三、“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仍然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有31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退出企业3家,新增企业5家。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了1.62%,占比56.56%;纳税总额增长了6.63%,占比32.46%。
装备制造行业入围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退出企业1家,新增企业3家。与2018工业企业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12.73%,占比9.45%;纳税总额增长35.81%,占比4.54%。
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入围企业16家,与上年持平,其中退出企业4家,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湖北际华新四五印染有限公司合并为1家企业,新增企业3家。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33.27%,占比6.61%;纳税总额增长31.01%,占比2.57%。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入围企业14家,比上年相比减少2家,其中退出企业4家,新增企业2家。与2018工业企业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3.42%,占比7.84%;纳税总额增长30.52%,占比6.43%。
医药化工行业入围企业10家,与上年持平,其中退出企业2家,新增企业2家。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0.31%,占比5.10%;纳税总额增长31.03%,占比4.71%。
电子信息行业入围企业7家,与上年相比减少3家,其中退出企业3家,无新增企业。与2018工业企业百强相比营业收入下降14.61%,占比2.44%;纳税总额增长9.60%,占比1.38%。
节能环保行业入围企业2家,与上年相比增加1家,其中退出企业1家,新增企业2家,新增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强,分别位列第48名和66名。与2018百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234.46%,占比0.47%;纳税总额增长2351.92%,占比0.53%。
以上数据表明,除电子信息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以外,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节能环保行业;所有行业纳税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节能环保行业。通过对新增的两家节能环保企业近3年经营数据分析,其2017、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
李阳,汪博兴: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综合分析
别为54.50%,57.84%,纳税总额增长率分别为2070.53%、85%,说明节能环保行业作为新兴的成长型企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快、盈利能力强,随着国家强化产业扶持,宏观战略导向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增量。具体情况见图2
图2百强企业“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企业数量分布图
四、百强工业企业特征分析
1.企业实力持续提升,提质增效成效显著。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等分别增长了6.32%、7.54%、19.76%和13.61%,工业企业的规模逐年扩大,整体实力继续增强。从产出效率看,人均产出指标和单位资产产出指标均呈现明显增长特征,表明百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正不断提升,在落实国家“提质增效”战略方面正取得明显成效。从不同行业的数据看,劳动效率较高的行业分别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行业分别为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
2.企业发展压力增大,瓶颈约束日益明显。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缓,整体运行状况平稳,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增加。从净利润负增长企业数量占比(29%)看,比去年减少12个百分点。从被调查企业对2019年经济形势的判断看,大多数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仍然比较乐观,但与上年相比,乐观的比例有所下降,悲观的比例有所上升。68.31%的企业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6.49%;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占30.99%,与上年相比减少9.01%;
15.49%的企业预期产品销售目标下调,与上年相比增加11.96%;14.08%的企业预期产值或营业收入下降,与上年相比增加10.88%;66.9%的企业预期企业经济效益盈利,与上年相比减少8.3%。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在上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好在技术开发、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研发强度有待提升。2019工业企业百强中,有84家企业提供了研发数据,2018年共投入研发资金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增幅为
4.1%。与之对应的是,2018年专利数量3951个,其中发明专利1068个,分别增长了13.76%和11.13%。平均研发强度为1.73%,比去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在下行压力增强,负债减少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和研发资金规模还在进一步加大,说明企业对科技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但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资金和人才保障。
4.汽车产业一家独大,六大支柱分化明显。2019襄阳工业企业百强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有企业31家,比去年增加2家,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为56.56%,对税收的贡献为32.46%(含中烟集团),扣除中烟集团后的贡献为59.50%,对利润的贡献为33.86%,吸纳从业人数41.94%,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
但几乎占据了整个百强企业的半壁江山。从增长速度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纳税总额分别为0.64%、3.59%和6.5%,远低于百强企业整体增长水平。这与汽车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持续二十年的高增长后,汽车产业正进入微增长或负增长时代,在较长一段时间汽车产业将处于调整期;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模式正在改变着汽车产业。这两者都会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政府和企业转变思维和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有效防范产能过剩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协调,优化制度供给。同时,企业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先进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专用芯片及关键部件、材料、技术装备[2]
第19卷第4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东风襄阳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