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329日在襄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别必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九五”以来发展最好最快、人民受益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全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地区生产总值、高新区工业产值、县域工业产值和汽车工业产值相继突破千亿元大关。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38.3亿元,是2005年的2.59倍,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4.3%,高于“十五”时期2.3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由“十五”末的9%提高到9.73%。县域经济规模加速扩张,占全市的比重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88.65亿元,是2005年的7.3倍。地方财政总收入141.56亿元,是2005年的2.57倍;一般预算收入51.01亿元,是 2005年的2.77倍,年均增长东风襄阳热线22.6%,高于“十五”期间11.6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0.6 41.837.6调整为15.251.932.9
  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1.3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7.3%提高到44.3%。主导产业发展呈现“一千五百”新格局,汽车工业产值跃上千亿新台阶,食品、纺织、医药化工、建材冶金、电子信息五大产业相继成为百亿产业。我市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108家,达到160家;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62亿元,是2005年的3.59倍。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丰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43%;林业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大,生态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商贸、物流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工程深入实施,各项促进消费政策全面落实,沃尔玛、鄂武商、万达集团、银泰百货、苏宁电器等一批商业巨头相继入住,有力促进了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全省家政服务业试点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初显成效,一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额年均分别增长18.8%31%,高于“十五”时期7.77.6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累计新增注册招商项目 2343个,总投资2683.35亿元,东风公司、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兵装工业集团、新兴际华集团、新日电动车公司等一大批知名
企业集聚我市;风神襄樊汽车公司天籁轿车扩能项目、骆驼集团新型密闭蓄电池生产线、崔家营航电枢纽等1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我市还与3个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45个省直厅局开展战略合作。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强劲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1.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9倍;年均增长39.8%,高于“十五”时期26个百分点。
  ()发展方式转变加快
  科技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增长的强大动力。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的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服务中心6个,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39项,按国家新的认定办法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4家。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市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6.9%提高到2010年的35.3%。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开发区成为经济集中集约发展的主要平台。争取国家和省批准新建、扩建开发区(工业园区)
15个,每个县市区都拥有了产业发展新平台,拉开了工业发展新空间。高新区成为千亿级开发区,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许可,深圳工业园、航空航天工业园、余家湖工业园等一批特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节能减排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节能环保措施不断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幅度均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目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汉江市区段水质始终保持二类水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 2005年增加40天,达到316天。我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谷城和老河口、宜城分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城市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和城乡交通建设力度加大,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6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品位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为省级卫生城市。各县市依托开发区建设新城区,城市面貌呈现新变化。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全面升级,经过我市的武()()康铁路复线建成通车,汉江航运条件改善,航空运输能力增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
  要素支撑能力明显加强。我市成为全省金融信用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壮大,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设立襄阳分行,多种金融业态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94.12亿元和688.2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2.7倍。资产证券化取得重大突破,回天胶业和台基股份成功登陆创业板,市建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建设用地、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给充足,保障有力。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成效显著,引进创新团队34个,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63人。
  体制机制明显优化。“阳光新政”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通过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实现了行政审批“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依法规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落实,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3元,年均增长13.2%
农民人均纯收入6365元,年均增长14.9%,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力5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基本医保和城镇低保制度更加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被征地农民和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大幅度提高。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加强,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困难户住房租赁补贴制度深入落实,10万低收入居民直接受益。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加大,城镇学校学杂费和农村学校学杂费、书费、住宿费全部免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得到确保,农村“普九”债务全部化解;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发展加快,襄樊学院医学院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获准设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省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全面完
成。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累计投资15.67亿元,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13.3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1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19万个农户用上沼气,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达油(水泥)路和客车,襄南示范区和保康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市政府始终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促进了科学决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狠抓依法行政目标考核,各级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信访维稳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我市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国务院批准我市更名为“襄阳市”。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建成各类城乡文化体育设施2525个。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省运会和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我市体育健儿和襄阳籍运动员分别在第十二届、十三届省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双拥 ”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6.3%45.3%28.2%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两年翻一番;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30%6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
  与此同时,援川、援藏、援疆、统计、审计、物价、人防、气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回顾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主要有以下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汲取和坚持:
一是立足高远定目标,勇于赶超求发展。几年来,我们坚持高举跨越发展大旗,确定了“四年翻番”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的年度发展目标,以全省争先和三年翻番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推进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市经济摆脱多年低增长困境,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二是咬定发展不放松,克难奋进往前干。过去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迎难而上、克难奋进,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抓机遇、突困局、干大事、促发展,围绕扩张经济总量,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抓资本市场;围绕打造工业强市,强力实施“三个百亿”和“双千双百”工程,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一百三千”工程;围绕提升服务业,大力实施“旅游活市”战略,突破性发展商贸物流市场主体;围绕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大手笔建设开发区、内外环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为跨越式发展积蓄了能量。三是着眼民生抓发展,促进发展惠民生。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大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投入力度,坚持每年下大力办好一批关系民生的实事,下大力解决人民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努力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四是坚持不懈抓环境,凝心聚力干事业。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优化
环境的中心环节,深入推进“阳光新政”,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把执行力建设作为抓落实、促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效能监察,促进全市各级凝心聚力干事业,形成了全力以赴抓发展、创先争优比贡献、同心同德促跨越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