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徐少春
2006年,徐少春对外公开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理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开始,在成思危先生的推动下,徐少春率领金蝶集团联合国内6大顶级商学院开展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遴选活动,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为此推出10集系列专题片《发现中国管理模式》。
  “杰出奖”遴选是针对中国境内企业管理实践成就的第一个荣誉奖项,鼓励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旨在引领中国管理模式进步。活动连续举办3届,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步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界响当当的一个品牌活动。在创业17后,徐少春又到新的激情,只因“有了一个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的新梦”。
奥迪是哪国的品牌中国管理的真正崛起尚需时日。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进步,中国管理模式必将在全球管理舞台发挥重要力量。
NO.2 郭台铭
  若论今年时运最差的企业家,除了黄光裕,就是郭台铭。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还有令人扼腕的“连跳”,注定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块烙印——伤痕累累,警钟长鸣。
  富士康事件,引发了中国企业管理界全面的反思。只是,面对鲜活的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一切管理显得那么苍白。面对员工接连自杀事件,来自富士康员工的解释是,富士康公司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员工关系冷漠,企业精神非常“严谨”,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精神生活却关注不够。
企业文化,一个曾经风靡全球的管理概念,在我们这个世界最古老、最有文化的民族中,未来究竟要如何演绎?富士康事件,应给我们带来长久的警醒。
NO.3 黄光裕/ 陈晓
当代中国企业,30年来从未如此热闹过——无论是黄光裕,还是陈晓,他们率领的利益双方将国美电器的知名度撒向了全球。无数家媒体将闪光灯聚焦在国美投票表决的现场,这一刻,外国媒体发出了强烈的感慨:或许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意识远远超过了西方人的揣测。
  无论效仿英美模式,还是日德模式,或者家族模式,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并非一日之功,这不仅取决于企业家体的认知度,而且与中国职业经理人体的成熟度息息相关。国美今年的热闹注定对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发展以及企业法人治理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惟有心中时刻惦记客户利益,才能走向基业常青。
NO.4 李书福
 
2010年,李书福毫无争议地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封面。尽管在世界汽车史上,除了大众收购奥迪,并购成功案例屈指可数。然而,李书福毅然决然地走进瑞典,或许是被“世界最安全汽车”的封号所吸引,或许是被沃尔沃多达几十万亩的试车基地所震撼,或许是意图坚决摘掉低档次的高帽子,他递交了并购申请。而且,成功了!
  这是吉利的一次战略转型——不仅拥有大众型品牌,而且拥有高端豪华品牌。李书福不再甘于只“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开始“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这是一次冒险——实际上,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险境似乎无处不在——在可以预见到结果之前,这次转型足以给更多处于徘徊期的企业以大胆的启示。转型与升级,是当前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NO.5 唐骏
  描绘唐骏,放在中国企业管理领域似乎有些牵强。然而,作为中国成功职业经理人的代表,唐骏说过,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同样的道理,2010年的唐骏“ 学历门”事件也当引发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集体反思。
  当“唐骏‘学历门’事件”出现在百度百科上,浏览超过5万人次的时候,企业诚信再度被拎了出来。舆论表示:不论“学历门”事件的结果如何,由此引发的关于诚信价值的社会大讨论,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荒唐的印记。诚信的价值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是社会诚信危机的根源,惟如此,才能自我救赎,走出“”怪圈。
  真真假假倒在其次,诚信警钟理应长鸣。
NO.6 沈文荣
  “毋须扬鞭自奋蹄,一奔已是千万里。借问奔牛欲何往,过海越洋再称奇”。沈文荣的这首诗,通俗易懂,豪情万丈。沈文荣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时代。沈文荣们开场了一个时代的大场面,代表了一种草根体倔强向上的力量。
  连续两度入围世界500强,得益于江苏沙钢卓越的绩效管理能力。在沙钢内部,绩效考核最
具特的一点,就是坚持“三公开”——对指标的分解落实公开、对标考核公开、分配权公开。扫垃圾的工人都知道厂长上个月发了多少工资,这种独具中国特的绩效模式,推动江苏沙钢人均产钢量达到1000吨。江苏沙钢,也因此一举荣膺“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