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综述
                                谷力
一、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起因和由来
2001年,笔者在考察南京IBO国际文凭学校课程与教学情况时发现,在国际文凭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从幼儿园到小学4年级学校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以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形式展开,追求学生均衡而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主题课程开设36节课,每天一节课,36天完成该项课程。这种主题式课程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在《玩具》这一主题课程中,教师先让学生玩玩具、认识玩具名称、辨别玩具颜、玩具分类、数玩具、计算玩具、拆玩具、拼装玩具,然后再认识玩具的价格、买玩具、观看玩具生产流水线等,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学生认识的领域也逐渐得到拓宽,学生认识的深度也逐渐加深。当时,这种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以来,南京市组建了学习力研究团队,我们在南京开展了《提升中小学生学学习力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和实验。在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选择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一年级(
1)班作为样本进行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的跟踪实验研究。其间,每年我们为他们举办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尝试采取IBO国际文凭组织的综合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些年来,我们为他们共研制了《手机》、《汽车》、《世博会》、《少年领袖》等一些综合实践课程。其中,每一个主题36节课,每天连上5节课,7天完成。虽然综合课程和教学安排得如此密集,但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习依然兴趣盎然,而且孩子的学习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比如在《手机》最后几节课中,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竟然能理解信息科学原理和无线电原理。小学生冬令营、夏令营的成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开发和拓展这一课程模式。
2009年冬季,我利用一个寒假,研制了《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框架》。此后,我们到全市很多所小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正在为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而苦恼的小学校长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带领全校教师加入这一研究与实验团队。每所参与研究的小学选择一个他们熟悉而擅长的概念,着力研制概念课程与教学。目前,全市共有70多所小学参与这一课程研究与开发。
我们认为,一线教师对理论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喜欢成熟的模式和方法。为了进一步启发广大教师,首先,我们着力帮助游府西街小学将初具雏形的《汽车》课程进一步完善。通过
反复思考和研讨,我们对《汽车》课程进行了十多遍的修改。最初,不少教师把这种课程的教学当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课堂教学变成了知识介绍和讲授。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而且我们发现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大大下降。于是,我们反复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并结合中国思维科学领导小组筹备组组长张光鉴教授提倡的事件学习的原理,将小学生抽象的概念学习转化为具体的事件学习的过程,他们通过经历鲜明主题的相关事件过程,而获得感性与理性经验。2010年暑假,在游府西街小学和珠江路小学、小西湖小学等学校独立探索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几个学校各自优点,终于形成了南京市小学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与教学模型:每一个概念一本教师用书、一本学生用书、一个教学资源库。
概念主体式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帮助很多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也形成了具有南京市地方特的课程体系。
在研制这一课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南京市小学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诞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中小学学生学习力理论研究和指导,理论研究者与学校教科研人员组成的优秀研究团队,教育部门和
学校的重视,广大教师的思考和创新。
第二,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研制是一种教育创新,可能所有的教师都有可能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立刻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活动。我们认为,教育创新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体,同时教师的教育创新需要教师们大量的学习、思考和研究。
教育创新不能拒绝教育教学模仿,任何教育创新的第一步应该是学习和模仿,教师在模仿和运用的基础不断思考才能得以继续创新教育。
我们研究团队的老师到苏北农村支教后发现,大量农村的教师教学观念离新课改的理念相距甚远、教学方式\方法仍然很传统,他们不仅没有相应的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而且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课教学。他们需要城市学校帮助他们提高,需要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引领和带动。因此,我们在每一本教师用书中,尽可能地详细地介绍教学的每一要点和环节,使得每一个新授课的教师都能够很快、很好地进行教学。我们设想,如果我们能在落后地区和农村推广这一课程成果,并通过教学展示、教师培训等方式,是可以改变农村地区综合实践课程被忽视或遗忘的现状,也是可以成功地缩小城乡小学教育的差距。
二、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
自班级授课制度开始建立并实施以来,儿童的学习形式就开始转变为课堂教学为主,学习地点在教室空间内、以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这种长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偏离了日常经验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的了解。杜威说过,在广泛的意义上,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小学教育要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以传授间接知识、传承社会文化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力的发展。而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智力、心理、能力变化和成长的重要时期,重视学生的学习力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个学会”。我们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存”可以浓缩为“学会生活”,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三、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1,关于概念的理论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们对日常生活概念本质内涵的不断否定和逐渐深化的过程。日常生活概念是科学概念形成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起点。日常生活概念包括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儿童的认识发展也是基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概念。儿童在早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中,对他所熟悉的诸多事物形成了日常生活概念。这些生活概念是具体的、肤浅的,甚至是片面的。为了小学生的认识发展,学校应该促进他们对这些日常生活概念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澄清他们过去对这些概念的一个又一个错误认识,了解概念的本质内涵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整体而系统的认识观。
2,关于综合的教育
南京汽车网
科学可以看成是一个共同基本概念构成的一个统一框架的结构。综合的教育不仅使学生从一个学科角度看待问题,而且还可以从各个学科的联系中看待问题。皮亚杰在其著作中,表达了对综合科学教学的支持,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处于发展具体操作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科学教育必须基于可识别的实物上,而不是抽象思维,对实物变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