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晋祠及周边景区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
太原汽车一、    晋祠景区概况
晋祠景区是1987年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记载着山西历史的进程,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起源于西周时周成王“剪桐封弟”故事的晋祠,坐落于太原市中心位置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周成王的胞弟、晋国的开国诸侯叔虞而建的。是目前仅存的周室帝王家祠,有15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历史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的惟一实例。也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融儒、释、道于一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更为称奇的是,晋祠景区还是中国北方难得的园林式建筑典范,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和北方建筑的大气苍茫浑然一体,在浓重的历史氛围伴随下,散发着迷人的光彩。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晋祠及周边景区历史文化价值
晋祠现存古典宗祠园林建筑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祠内现有宋、元、明、清各式
建筑100余座,历代碑碣425通,题书、挂匾数百幅,还有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雕塑作品100多尊,千年古树20余株。有珍贵的“古建三宝”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其中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殿四周围廊,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雕塑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晋祠宋塑开创了中国雕塑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对于后世雕塑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唐代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它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刻于唐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的《华严经石刻》,在中国佛教的建宗立说、传译经论及佛教经典的保存与传播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国建筑、园林等方面的专家做出了如下评价:“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晋祠可作为一种最完美、最成功类型的建筑物、建筑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1、天龙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晋祠西南约10公里的天龙山。石窟共25窟,分布于东西两峰南坡山腰间。洞窟编号由东而西,其中东峰12个洞窟,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第1窟~8窟,23窟之上存4个未统一编号的洞窟;西峰13个洞窟,即第9窟~21窟。天龙山石窟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四代的作品,在佛教内容的雕塑中,以技巧的娴熟、洗练,情感的丰富饱满,表现力的细致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2、龙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祠镇西镇村西南的龙山东峰(距晋祠3公里的龙山东峰)。山上
原有元建昊天观,现已全毁。石窟现存8个洞窟,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辩道龛、七真龛、辩道龛等,共存雕像65尊。龙山道教石窟,在全国众多的道教石窟中规模是最大的,雕凿又具有北方的粗犷强悍之风格,在道教石窟中独具一帜。
3、晋阳古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周围(距晋祠3公里)。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晋阳古城遗址时代沿续较长,遗迹埋藏复杂,创建于春秋中晚期,越秦汉三国至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城址有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现存“南城角”村为l字形,依古城西南角之势建成,古城偏东18°,遗存城南墙东西残长6264米,西墙长约2700米,从资料和“东城角”的方位来看,古城长约4500米,根据夯土的质地、泽和夯法,认为是东周时期的城墙遗址。东魏、北齐以及隋唐时期是晋阳古城的辉煌时代,盛唐时曾为三京之一。晋阳古城遗址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建设原貌,这种特殊的遗址埋藏现象,在全国同一时期遗址中十分少见。近年来,在古城营和花塔村附近多次发现古代石刻造像,春秋战国、北齐、隋唐等古代重要墓葬也多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