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
广州汽车展卷首语
一年的时光,对于这个星球的演变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在人类历史文化进程中亦如白驹过隙,但是对于蓬勃成长的南国都市广州来说,每一年都弥足珍贵。
2007年,以“富民强市、民生为重”为政策新导向,广州市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放大区位优势,延伸发展惯性,经济社会建设波澜壮阔,再次展现惊人的爆发力,与京、沪两市鼎足而立,在中国城市版图上树立起坚实的新坐标。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交通也在茁壮成长。轨道交通四线运营、七线同时开建,工程量之大,雄心之足,史无前例;道路建设在优化市域路网结构以及改善与周边城市道路衔接两个层面同时发力,提升了路网内在品质,也为区域融合奠定了基础;海、陆、空对外交通枢纽的城市门户作用日益彰显,设施共享的壁垒逐渐消除,服务地域不断向珠三角和全省覆地延伸,打造立足华南、辐射亚太地区的世界级空港、海港的目标清晰可鉴;公共交通发展顺势而为,线网在优化,客流在攀升,而BRT 规划和公交低票价听证,折射出公共财政和道路通行权向普通民众倾斜的政策新指向,公交优先不再是附庸风雅的时髦辞令;城市交通“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在改变,智能交通系统功能深化、交通管理设施大幅度扩充和更新、“禁摩”政策全面实施以及环城高速收费模式调整,体现了城市交通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为年度交通管理工作增添
了精彩的注脚。
同任何事物一样,2007年的广州交通,有成长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烦恼。民用汽车数量突破百万,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为车辆的行与停而黯然神伤;“便、捷、舒、廉”,稳具竞争力的公交服务还差强人意,建立“公交都市”的理想与现实还有较大落差;摩托车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而全面“禁摩”引起的自行车大军重出江湖风生水起,持续多年的“只给出路、不给方便”的自行车政策需要重新审视。……
“城市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人们的认知在改变,城市交通的终极目标回归到应有之义,纠正了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方向性迷失。理性交通的声音刚刚响起,已是一片春意盎然。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2008年,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广州已点燃了新的梦想,踏上了新的征程。我们期待在城市化和机动化时代大变局中的广州交通再次华丽转身,这也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足够的耐力,需要我们携手同行,真心付出。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城市交通从来就是和城市的繁华、富庶和风情一脉相承,是我们城市幸福生活的本源之一。
第一部分:年度交通综述
第一章:年度综述
2007年是广州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广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发展,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交通规划建设力度,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众关心的交通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力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全年在城市化、机动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运行基本保持平稳,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加强,主干道路车速有所回升,道路拥挤状况没有进一步加剧和蔓延,保障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一、总体评述
1、重大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对交通发展影响深远
年内广州市实施了三大交通政策:1月1日起在主城区内实施全面禁摩;9月21日起对东南西环高速公路收费模式进行调整,改变为市政道路;11月1日起对货车禁行区域和时段进行调整。“禁摩”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来以摩托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二十余万市民(新七区2007年初仍有摩托车24万辆)不得不放弃既有出行习惯,采用公交、小汽车甚至自行车等方式出行,主城区出行方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收费方式调整后,东西南环全天通过量由5.6万辆增至11.6万辆,断面流量均有50%~200%的增长,也导致了北环流量下降了近20%,有效地利用了闲置道路资源,减轻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货车禁行范围的调整,使得主城区部分货运通道白天交通量大幅下降(例如新港东路下降78%,广园东路下降44%),也同“禁摩”政策效果一样,净化了道路上的车种构成,促使车流呈规则有序状态运作。
三大交通政策的实施间接提高了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有效改善了主城区的交通状况,在年度道路面积增长不到4%,小汽车却增长23%的前提下,主城区干道高峰时段实测车速由上年的21km/h增加到24.2km/h,增长11%。值得注意的是,“禁摩”、轨道网络效应、增加出租车等多项措施有力促进了公共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15.6%)和周转量(同比增长14.9%)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小汽车的发展速度(同比增长23%)。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持续增长
(1)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就业供需两旺,出行总量增长迅速
2007年,广州市实现生产总值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市常住人口数1005万人,增长3%;全市就业人口664万人,增长9%;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增长9.5%。经济、人口和就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引发出行需求更加活跃,需要更多的交通设施与之配套。
(2)机动车构成比例调整迅速,民用汽车总量突破百万
2007年是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构成比例调整迅速的一年,小型客车持续增长和摩托车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小型客车拥有量为81万辆,增长23%;而摩托车拥有量为77万,下降17%,小型客车的拥有量首次超过摩托车拥有量,位于各种车型之首。年末广州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突破百万,为102万辆,增幅20
%。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广州市目前百人汽车拥有量为10辆,百户汽车拥有量约为30辆,快速进入汽车时代,对道路资源带来更大挑战。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承载能力继续增强
(1)交通基础设施继续保持高投入态势
2007年全市共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市建委统计口径,未包括对外交通设施),其中轨道交通投资80亿元,道路建设投资88亿元,公交站场和交通管理设施投资0.8亿万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城市GDP的比重为2.4%。近多年来,广州市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对交通基础设施持续高强度的投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轨道交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将有重大突破
2007年广州市轨道交通通车运营线路4条,总里程116公里,车站59座。年度虽然无新增运营轨道,但是创建了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线、四号线北延线、五号线、六号线、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广佛线等7线同时施工建设的局面,在建线路总长156公里,为确保2010年通车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州市轨道交通无论是运营规模和在建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
(3)道路容量增长趋缓,路网结构有所改善
2007年广州市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335公里,增长2.4%;城市道路总面积9000万平方米,增长3.9%。新增道路主要集中在外围高快速公路部分路段和正在开发的城市新区。中心城区的道路建设侧重于通过断头路和关节点的打通、原有走廊的升级改造提升路网的容量和品质;外围区的建设着力于骨架路网的构建和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路网的衔接,为区域融合奠定基础。年度新增道路有限,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道路建设的前期征地和拆迁,预计明年建成通车道路将会有较大增长。
(4)常规公交运能有所增强,线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2007年是广州市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惠民政策,探索解决“禁摩”后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出行难问题的重要一年。年末市区公共汽、电车拥有量9424辆,比上年增长260辆(主要是中、小巴);公交线路达到514条。建立了由“城区公交大巴、住宅小区公交中巴、城乡结合部公交小巴”三层结构组成的新型公交体系,年度新开行公交中小巴、公交接驳地铁专线、水上公交试验线60条,服务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约30万人口,2008年还将新建75条。积极探索常规公交和地铁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规范“楼巴”运营,开展了公交低票价政策听证,同时推动BRT的建设工作,中山大道首条BRT线路即将开建。
4、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智能交通功能进一步提升
随着政府交通发展理念向“建设和管理并重”方向的转变,广州市不断加大交通管理工作力度。指路标志、交通信号灯等硬件设施的扩展更新全面展开:指路标志的更新工作由原来的内环路、环城高速等几条道路扩大到海珠区、白云新城,南沙等区域,实现了从线到面的转变;主城区81个路口安装信号灯的工作进入中期,信号参数的优化设置逐步推进;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数量均有新增。智能交通管理与指挥系统在已建成指挥中心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年度主要任务是加强外场设施建设和系统功能的提升,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交通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等关键子系统建设逐步推进,2010年亚运会前将有突破性进展。
交委主持的广州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营运车辆统一监控调度系统、羊城通系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等子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已完成了世行智能公交项目竣工验收。
5、交通运行总体基本平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1)道路交通量继续增长,主要交通走廊高峰时段高负荷运行
2007年在没有新增进出口道路的条件下,广州市进出口交通量继续攀升。以白天12小时观察:
●市域范围进出车辆为72万标准车,增长11%;
●市区范围进出车辆为71万标准车,增长6%;
●新七区范围,进出车辆为76万标准车,增长2%;
●主城区范围,进出车辆为106万标准车,增长7%。主城区和外部交通联系中,除了与城区西部交通交换总量略有下降外,与东部、南部、北部均呈上升状态,其中与北部地区交换量增长了14%,与东部地区交换量增长了9%。主城区内部,在珠江前航道西起金沙洲大桥,东至东圃大桥等十三座桥梁(隧道)上观察,白天12
小时穿越珠江前航道的交通量为77万辆,比上年增长1%;而穿越人民桥到海印桥五座桥梁的交通流为34万辆,比上年增长3%,每车道12小时交通负荷为1.2万标准车,交通压力增大。主城区干道高峰小时实测车速由上年的21km/h增加到24.2km/h,增长11%,主要原因是三大交通政策实施的效果。虽然如此,主城区主要道路高峰时段道路拥堵时有发生,黄埔大道、广州大道南、西场立交等常发型交通拥堵点交通紧张状况未有明显改善,由于主城区干道路网高峰时段基本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交通的自组织能力变差,较小的偶发性交通事件也会导致长时间的拥堵发生。由于城市布局以及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主城区部分出入口呈现潮汐式交通现象,例如广州大道南、广园东路等。
(2)公交客流明显增长,但与小汽车相比竞争力不强
由于“禁摩”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开行中小巴士、接驳巴士等公交线网的延伸,公交客运量明显增长。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走出了持续低靡状态,2007年有较大幅度回升,全年达到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周转量153亿人公里,增长6%,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轨道交通四条运营线路全年开行列车60万次,运送乘客4.7亿人次(一、二号客流约占78%),日均客运量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单日最大客流量达到206万人次。出租车客流增长最为明显,全年完成客运量7.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0%。虽然年度公交客运量明显增长,但是四种方式(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客运量的增幅(15.6%)与小汽车的增幅(23%)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这一点从道路交通量调查中也可以看出:主城区7种方式的道路占有率中,小汽车从2006年的54%增加到64%,而常规公交两年保持在6%不变。
(3)对外枢纽设施运作良好,门户作用正在逐步体现
2007年广州市对外交通发展良好,机场、港口、铁路、公路客运量继续攀升。对外交通设施全年完成客运量5.1亿人次,日均1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完成货运量4.6亿吨,日均125万吨,比上年增长7%。白云机场全年进出港旅客3096万人次,增长18%。广州港全年货物吞吐量3.4亿吨,较上年增长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20万标箱,增长27%。白云机场已经成为中国内地三大机场之一,广州港也挤进全球五大港口行列。
二、挑战与建议
1、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政策出台和实施,切实提高公共交通竞争力
自2002年以后,广州公交的主体-公共汽电车由于票价的提升、道路行驶条件的恶化以及公交系统一体化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客运量一直徘徊不前,虽然2007年有明显回升,但是增长速度远落后于小汽车的发展速度。目前轨道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