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2018年第13期  总第277期
91
影视观察
黑肌理下的个性标识
——论大卫·芬奇电影的气息
周玉琳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作者简介:周玉琳(199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电影方向。
【摘 要】美国导演大卫·芬奇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好莱坞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电影中处处渗透的“黑”元素与悬疑惊悚情节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超出类型片的传统界定,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更是在好莱坞成为了个性化标杆。对于电影情节与结构的多重且非线性阐释、镜头拍摄与画面的精准呈现、人物角表演行动与心理的多样化表达,都使得大卫·芬奇的电影兼具更深层的思想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大卫·芬奇;“黑”;感官;镜头;动作;心理;人物
车灯标志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091-02
著名美国导演大卫·芬奇在电影界凭借个性化的导演风格、娴熟的镜头技巧运用与谜题式的悬念情节,收获了众多好莱坞巨星的喜爱与大量影迷的追捧。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芬奇,受当时美国风靡一时的“垮掉的一代”文化影响颇深,他选择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国现实社会的种种情绪。大卫·芬奇的作品都充斥着“黑”元素:标志性的冷冰冰配、反常规的叙事结构、有趣且复杂的角、充满悬念的主题。他把焦点投射在人性与社会的黑暗之处,意想不到的情节通向的不是荒诞,而是发人深省的现实表现主义,强有力地揭示了社会中人们焦虑空虚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极大的思想性与社会意义。大卫·芬奇曾说:“我想把人用你未必愿意的方式卷入我的电影中去。我想嘲弄人们在电影院灯光变暗20世纪福克斯的标志出现时心中带有的期望。观众们总在期望什么——我的兴趣就是对它
进行嘲弄。这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1]
可以说,大卫·芬奇是与传统电影语言背道而驰的风格化导演的重要代表。
一、幽暗黑“幽默”,深刻嘲讽
大卫·芬奇的电影一再被人们定义,因其电影中随处散发着悬疑、惊悚、谜题,以及“黑”元素显而易见,最终大多以“黑电影”来整体界定其影片风格。黑电影是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受到“黑小说”一词的启发创造出来的词语。“黑”指“厌世、绝望的偏执、虚无主义、欲望和每个人心中的罪恶、异化社会中宿命
的无力感、对人性中那些不确定特质的惊讶和恐惧……”[2]
黑电影迅速兴起在20世纪40年代,主要特征即非线性叙事结构,将叙事呈现非传统化且迷宫化,用环形方式倒叙或插叙,打乱时空线,割裂顺序性。芬奇继承了传统黑电影,在影片《搏击俱乐部》(1999)中从杰克讲述故事开始,从杰克当下面临的处境再到他的回忆的过往发展;《返老还童》(2008)是以黛西和巴顿的日记为叙事视角,随着黛西的讲述和巴顿的日记交叉展开故事,剧情穿梭于过去和现在。
“芬奇也切实地使用符号、质感、调,画面中每
个元素都用于制造气氛,营造全新的舞台感。‘光线是摄影画面创作的灵魂’,他十分注重对光线和阴影的设置,并通过灯光的布置营造低沉压抑的氛围,在这种坏境下整个气氛都显得非常惊悚刺激,视觉有层次感且富有冲击力。”[3]“最病态的连环杀手新黑电影。”[4]《七宗罪》(1995)里表现的大多是雨天泥泞昏暗的街道,室内场景多侧重对昏暗角落的展现,甚至细化到道具都专门进行了消处理,使其显得
格外低沉。《十二宫》(2007)中第一个凶杀案现场通过光线处理,使十二宫的形象完全处在黑暗中,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受害人面部暴露在强烈的车灯光照下,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引起了观众对十二宫的强烈好奇心,也加剧了十二宫带来的恐怖感。《纸牌屋》(2013)中的主角夫妇经常处在几乎是全黑的环境中交谈政治,一方面暗示了主角夫妇不得见光的野心;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政界的黑暗。
美国媒体这样评价芬奇:“将黑电影的阴暗调和MV 的焦灼美学相结合。”“将古怪谜题带入电影,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对话场景,也处处充满着似有似无的谜题感。”不仅如此,芬奇也非常擅长用美学化的黑暗来“揭示整个世界的肮脏与黑暗,以及人性之中掩盖在理性外衣之下的负罪焦虑感”,探究在这个“被涂黑的世界”中人们是如何穿越重重阻碍物,选择自己的处事方式与生存状态。面对观众的共鸣,就连芬奇自己也说:“有很多人认为我的电影是黑的,是暗淡的,同时也有些扭曲,而我并非故弄玄虚,我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
幽暗黑幽默的“幽默”并不是指有意思的品质,而是指残酷的玩笑。芬奇引领着我们参与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体会了人性的黑暗与社会的腐败,感受到压抑的氛围与紧张感,我们沉浸其中但看不到作恶多端的坏人被绳之以法。不同于传统好莱坞类型片的结局,芬奇并不会如人们所愿,这令人十分沮丧,他更像用自己的“芬奇”式古怪的幽默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与反省。
92周玉琳:黑肌理下的个性标识
二、劫持视觉感官,牵引视线
有人评价大卫·芬奇是电影视觉大师,更有人说他是电影欺骗大师。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看似不经意的普通镜头中,都使用了大量最前沿的科技来打造场景,很多人并不会注意到这些画面与特效有什么联系,因为芬奇电影中的特效几乎都是不显而易见的,细节的真实让人对它的现实性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大卫·芬奇电影中的特效主要是靠CGI和数码合成来完成。最广为人知的 《搏击俱乐部》片头,镜头牵引着我们的视线,顺着建筑逐渐来到车库,再到装着的面包车,得益于CGI技术的帮助,这四个镜头建立了一个与叙述者有关的距离或位置,观众会通过芬奇呈现的具体化环境知道目前身处的场景地点,眼睛和身体跟随着镜头的行动走向,完全是被“吸进”电影画面,主动去感知电影中的环境,毫无生命感的镜头给观众以审视感,仿佛这一切注定要发生且不可被干涉,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故事走向。据说,《社交网络》(2010)比《哥斯拉》(2014)有更多的特效镜头,单是57个镜头中的每一个单独镜头都是视觉特效,“靠着艺术性技巧给观众带来本身并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情绪,营造出角的孤独感,可以说是特效带来的情绪。”[5]大卫·芬奇在罗宾·怀特拍摄《纸牌屋》时曾提出建议:“行为/时间,这是个分数。行为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读、演、导,都要关注行为。”[6]作为完美主义者,芬奇没有简单运用大众镜头移动的手法,而是加入了更多“芬奇式”。芬奇电影中的摄影机跟随镜头中的角移动,对速度、方向甚至是小动作进行精准捕捉。正是这种“动作—情绪—现实体验”模式,在观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其带入到剧中角的情景,参与角的一切动作与情绪表现,达到角与观众更深层次的
融合,也跃出电影银幕,对观众的现实行为视觉带来一定的“移置”影响。Youtube知名电影博主NerdWriter也曾提出过关于大卫·芬奇电影的镜头中充满了“个人情绪”的问题。他认为芬奇之所以极度关注角人物的行为,是因为人物的情绪要通过肢体运动来表达,人物的移动方式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品性与欲望。如《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的朋友在讨论他时,身体前倾的速度体现出他们恼怒的真实程度。芬奇用镜头牢牢锁定演员的肢体,捕捉这些动作表现,导致观众与角之间建立起几乎无意识的情感联系。
作为一位出的电影叙事大师,芬奇带给我们的观影体验自然顺畅,毫无逻辑漏洞与顿挫感,观众的注意力始终被其吸引。大卫·芬奇也更像是电影中的侦探,他关注细节与行为,但显得稳定又自然,在平凡中制造亮点,极富艺术性与思想性,是值得被深入研究的典型。
三、人物双面挣扎,挣脱刻板
大卫·芬奇曾在采访中说道:“我认为人都是变态,我坚持这么认为,这是我电影生涯的理论基础。”[7]的确如此,芬奇电影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且性格纠结多面,人物即使再悲伤或欣喜,也总是隐而不发、含而不露。他又十分善于在影片中挖掘人性深处的彷徨和焦虑,丝毫不介意探寻人类内心最堕落的部分,“冲突的产生是由于角得知了新的信息。”[8]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挣扎在自己黑暗内心深处的主人公,其罪恶源自于人性的黑暗以及心理的扭曲。他把角作案手段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没有刻意宣传
负面情绪,而是通过或勇敢或脆弱的人物心理的外化行为来表现某个深刻的道理,不给影片树立价值观,不给人物贴标签,一切交给观众评判。
在芬奇受到好评的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男主角杰克憎恨自己的生活,他靠参加各种团体咨询会接触人,因缘际会结识了与自己性格、体型等完全相反的商人泰勒,并一同创建“搏击俱乐部”,让互不相识的人赤手空拳互殴,宣泄情绪。后因理念不同,在两人相互搏斗中杰克发现,原来泰勒是他自己人性中的另一面,最终泰勒被击败,杰克也通过这种自我摧毁的方式获得了重生,达到了与自我的和解。
导演为了区分男主人公杰克的两种精神,将日景夜景变成两种不同风格,白天是单调乏味的调,夜晚是昏黄幽暗的环境,白天的杰克是他的“超我”,夜晚的杰克则是他的“本我”,双面挣扎的精神无法协调与共存,想要竭力达到和解的“自我”一直在自我抗争与协调,最后只有通过成长与毁灭才能获得生存,最后一幕,杰克望向崩塌的高楼大厦,预示着杰克内心多种精神的崩塌,实现了自我成长。
就是这样一位反其道而行、颠覆了传统好莱坞类型片的新型天才导演,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盛宴,还有隐藏在画面故事背后的对完美和细节的追求,更代表着深层的思想性与社会批判。芬奇电影中深深渗透的黑气息早已成为其肌理,人性的阴暗在他手下无处遁形,让我们从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一跃来到更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不允许我们有片刻逃避,只能是直面更血淋淋的自己。“电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现在看来,电影之于芬奇更像是一面双面镜,既反映着现实生活的种种,又被呈现在银幕上的现实折射我们的内心,从而再次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基底。
参考文献:
[1][5]VICELAND.The Vice Guide To Film:David Fincher[Z].America:YouTube,2016.
[2]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61.
[3]史丽萍.大卫·芬奇电影创作中的“黑”元素研究[J].电影评介,2016,(1):93.
[4](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范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11.
[6]Nerdwriter.How David Fincher Hijacks Your Eyes[Z].America:YouTube,2017.
[7][8]Every Frame a Painting.David Fincher:And the Other Way is Wrong[Z].America:YouTub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