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简介:王伟,男,工学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变速器的同步器系统和驻车系统设计开发工作㊂E⁃mail:weiwang@sagw com㊂
DOI:10 19466/j cnki 1674-1986 2020 05 010
乘用车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提升的改进策略
王伟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上海201807)
摘要:随着乘用车日趋饱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正向 精品化  高扭矩  轻量化 方向发展㊂动态换挡性能作为手动变速器感知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针对动态换挡性能4种主观测评问题    力重 ㊁手感 偏硬 ㊁ 二次冲击 ㊁ 尾端阻滞 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并采用GSA客观测试方法验证了改进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㊂
关键词:手动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U463 212
DynamicShiftingPerformanceAnalysisandOptimizationforManual
TransmissionofPassengerCars
WANGWei
(ShanghaiAutomobileGearWorks,Shanghai201807,China)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saturationofpassengercars,thetraditionalmanualtransmissionisdevelopedtowards finequality , hightorque and lightweight .Itsdynamicshiftingperformanceisreceivedmoreandmoreattentionasasensoryattributionofmanualtransmission.Itshowsthatthemanualtransmissionhas heavyweight , hardfeel , doublebump , tailendblock throughtheobjectivetestGSA.Thecausesoftheseproblemswereanalyzedtheoretically.Therat
ionalityandeffectivenessoftheimprovementschemeswereverifiedthroughsubjectiveandobjectivetestevaluation.
Keywords:Manualtransmission;Dynamicshiftingperformance;Improvementstrategy
0㊀引言
随着国内乘用车的普及,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作为感知属性在其开发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提升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性
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㊂文献[1]中列出了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为换挡性能改善提供了分析方法,但并没有提出换挡性能提升具体改进方案㊂文献[2]中列出了改善手动变速器静态换挡性能方法,文献[3-5]中列出换挡冲量的计算公式,但未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㊂文献[6]中提出二次冲击的一种改进方案,但对二次冲击缺少理论性分析和其他改进措施㊂本文作者针对某乘用车手动变速器常有的动态换挡性能问题,如换挡 力重 ㊁换挡手感 偏硬 ㊁ 二次冲击 ㊁ 尾端卡滞 等,提出了改进优化策略,并通过主客观测试评估,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㊂
1㊀换挡 力重 改进策略
某手动变速器是某司开发的一款扭矩横置6速280N㊃m手动变速器,但在整车测试中,客户反馈此变速器在2挡退1挡时存在换挡 力重 ㊁难于挂1挡现象㊂该司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GSA测试,并客观复现了客户抱怨的换挡性能问题㊂图1为发动机为1500r/min动态2挡退1挡时GSA测试图㊂
通过主客观对比测试可知,主观评价的换挡 力重 问题若转化为GSA客观评价,即同步冲量和换挡力过大,根据文献[3-5],可推导出同步冲量I和换挡力F的计算公式㊂
I=FaΔt=
sinϕiiykμRωJiiy
ix-1æèçöø÷∓TdΔtéëêùû
ú
(1)式中:k为锥面个数;μ为同步环锥面动摩擦因数;Rc为摩擦锥面平均半径(m);ϕ为摩擦锥面角(ʎ);ω为变速器输入
端转速(rad/s);iiy为变速器输入轴至y挡同步器主动部分的传动比;ix为在挡速比;iy为目标挡位速比;Ji为输入轴端的转动惯量(kg㊃m2);Td为输入轴处拖曳力矩(N㊃m
)㊂
图1㊀2挡退1挡GSA客观测试评价
为了减小同步冲量I,可用增加同步环锥面数k㊁增大摩擦因数μ㊁增大摩擦半径R㊁减小锥面角ϕ等方法实现㊂由于此
变速器1挡同步环采用双锥面冲压钢环+贴碳,因此减小2挡退1挡换挡冲量的方案是:1挡同步环由双锥面冲压钢环+贴碳改为三锥面冲压钢环+贴碳㊂图2为改进方案的2挡退1挡GSA测试评价
图2㊀改进方案的2挡退1挡GSA客观测试评价
㊀㊀改进方案换挡冲量减小48 4%,解决了动态换挡 力重
等问题㊂通过大量测试分析,当乘用车动态同步冲量小于12N㊃s㊁换挡力为65N以下,驾驶员在换挡时一般不会感受到换挡 力重 ㊂
2㊀换挡手感 偏硬 改进策略
众所周知,同步器系统在换挡同步过程中,由于存在同步位移为零㊁同步时间较短等现象,导致同步力㊁同步冲量 骤升 ,即同步刚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在主观评测时测试员会认为存在换挡手感 偏硬 ㊁ 顶手 等问题㊂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需要在换挡系统(排挡杆㊁拉索㊁操纵系统㊁同步器系统)中增加软连接形式㊂
表1为软㊁硬拉索结构和GSA测试对比,可知:由于硬拉索在换挡方向几乎无法移动,而软拉索装置可在换挡方向移动,因此在换挡过程中,同步刚度可从7 8N/mm降低为3 5
N/mm,且换挡手感 偏硬 和 顶手 问题得到有效改善㊂
表1㊀软㊁硬拉索对比
名称
硬拉索
软拉索
结构示意
GSA测试
结果
主观评价换挡手感硬㊁顶手换挡手感柔和
3㊀ 二次冲击 改进策略
对于传统锁环式同步器系统来说, 二次冲击 一般为齿
套拨正结合齿或被结合齿拨正产生的碰撞力㊂ 二次冲击 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齿套-结合齿碰撞前产生的转速差㊂在同步结束时,齿套㊁同步环㊁结合齿转速一致,无转速差,而在后续拨环阶段㊁自由滑行阶段时,由于拖曳力矩的作用,齿套-结合齿产生新的转速差,此转速差越大, 二次冲击 越明显, 二次冲击 力越大㊂另一方面,齿套-结合齿
碰撞的方式㊂齿套-结合齿碰撞存在以下2种情况,如图3所示:状态A碰撞时,拖曳力矩Td有助于齿套拨正结合齿,此状态产生二次冲击力较小;状态B碰撞时,拖曳力矩Td阻碍齿套拨正结合齿,此状态产生二次冲击力较大㊂
根据二次冲击产生的原因,减小二次冲击的方案有:(1)减小拨环行程;(2)减小自由滑行行程;(3)增大状态A碰撞概率,减小状态B碰撞概率㊂
Td 拖曳力矩㊀ω1 输入端或齿套的转速
图3㊀齿套-结合齿碰撞状态
3 1㊀偏梅角方案
偏梅角方案如图4所示,即仅将结合齿的对称梅角改为偏
梅角方案,其原理是增大图3中状态A的碰撞概率,减小状态B的碰撞概率,从而减小平均二次冲击力和二次冲击力比㊂
为了减小某手动变速器4挡升5挡的二次冲击,表2是偏
梅角具体方案和GSA测试对比,可知:A面碰撞概率从48%减小到33%左右,而4挡升5挡的二次冲击力从32 9N减小到
5 7N,二次冲击力比从52 6%减小到10 7%,满足客户二次冲击力比小于30%要求㊂
图4㊀偏梅角方案示意
表2㊀偏梅角具体方案和GSA测试对比
名称对称梅角
偏梅角
更改方案结合齿两侧梅角角度均为47.5ʎ
结合齿梅角中心偏移量为0.5mm;
状态B梅角角度为42.5ʎ,状态A梅角角度为52.5ʎ
A面碰撞概率/%
48
33
GSA测试结果
3 2㊀减小同步环齿厚方案
减小同步环齿厚方案如图5所示,即通过减小拨环行程㊁
减小齿套-结合齿碰撞前转速差的方法从而减小平均二次冲击
力和二次冲击力比㊂
为了减小某手动变速器2挡升3挡的二次冲击,将变速器的三㊁四挡同步环的齿厚由原先的3 64 3 75mm减小到2 35
2 46mm,拨环行程由1 25mm减小到0 72mm,而2挡升3挡的二次冲击力从18 2N减小到6 7N,二次冲击力比从
39 3%减小到14 9%,满足客户二次冲击力比小于30%要求,如图6所示㊂
图5㊀减小同步环齿厚方案示意
图6㊀同步器齿厚更改方案GSA测试对比
3 3㊀长短齿方案
长短齿方案如图7所示,即将传统齿套的一种齿形改为两
种齿形,长齿和短齿,且长齿比短齿长x=0 6 1 2mm㊂当同步器系统同步和拨环时,短齿参与工作,而长齿与同步环不接触,在拨环结束时,由于长齿的存在,自由滑行行程相应减小x,可减小齿套-结合齿碰撞前转速差,从而减小平均二次冲击力和二次冲击力比㊂
为了减小某手动变速器1挡升2挡的二次冲击,将变速器的一㊁二挡同步器齿套由原先21mm正常齿改为长齿22 8mm,短齿不变,且单边增长0 9mm㊂此更改使得自由滑行行程由2 2mm减小到1 3mm,而1挡升2挡的二次冲击力从
30 8N减小到7 2N,二次冲击力比从60 8%减小到20 7%,满足客户二次冲击力比小于30%要求,如图8所示
图7㊀
长短齿方案示意
图8㊀长短齿方案GSA测试对比
4㊀ 尾端阻滞 改进策略
当怠速挂1挡时,齿套拨正结合齿后半阶段或换挡行程的
3/4阶段时,可能存在一种图9所示的状态,即齿套尾锥与同步环干涉,此时同步环产生一轴向力预压结合齿锥面,并产生一摩擦力矩㊂当结合齿被拨正时,摩擦力矩导致齿套进挡力凸增,产生较大的阻滞,甚至无法进挡㊂
根据失效原因分析,改进方案是采用导向齿结构,使得齿套拨正结合齿时,齿套尾椎-同步环不发生接触,如图10所
示,这样可避免同步环 抱死 结合齿问题,可解决怠速挂1挡阻涩和挂不进问题㊂
为了减小某手动变速器怠速进1挡的尾椎卡滞问题,图11是采用导向齿方案和非导向齿GSA测试对比,可知:怠速进
1挡阻涩频次从14次减小到零,1挡挂不进频次从3次减小到0,满足客户需求(为了量化阻涩和挂不进挡位问题,定义尾端卡滞力大于20N即为阻涩,并提取出阻涩频次和挂不进频次)㊂
图9㊀
齿套尾椎卡滞原理
图10㊀
导向齿结构
图11㊀GSA测试对比
5㊀结论
针对动态换挡性能4种主观测评问题    力重 ㊁手感 偏硬 ㊁ 二次冲击 ㊁ 尾端阻滞 原因分析改进措施㊂
换挡 力重 采用GSA评价表现形式就是换挡冲量大,换挡力大㊂其解决方案是增加同步环锥面个数和减小锥面角度等㊂
手感 偏硬 采用GSA评价表现形式是同步刚度过大㊂其解决方案是采用软拉索,减小整个换挡系统的同步刚度㊂根据经验,同步刚度控制在3 5N/mm较宜㊂
二次冲击 主要由齿套与结合齿碰撞前存在一定转速差和碰撞方式造成的㊂其解决方案包括:(1)采用 偏梅角
方案;(2)减小同步环齿厚方案;(3)采用 长短齿 方案㊂
3种方案均可有效减小二次冲击㊂
尾端阻滞 产生的原因是齿套拨正结合齿过程中,齿套
尾锥与同步环干涉造成㊂其解决方案为采用导向齿,避免换挡过程中齿套尾锥与同步环接触,可完全消除 尾端阻滞 ㊂
参考文献:
[1]杨士钦,王应,卢剑伟.乘用车手动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评价方
法及改进策略[J].汽车工程学报,2012,2(5):348-353.
YANGSQ,WANGY,LIUJW.Evaluationandimprovementstrategyofdynamicgearshiftperformanceofpassengercarwithmanual
transmission[J].ChineseJournalofAutomotiveEngineering,2012,
2(5):348-353.
[2]范文波,方伟荣.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的开发和优化[C]//第七届国际汽车变速及驱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汽车波箱
[3]赵世琴,黄宗益,陈明,等.同步器换挡接合过程的数学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6):47-51.
ZHAOSQ,HUANGZY,CHENM,etal.Mathematicalmodeldur⁃ingshiftandsynchronizingprocess[J].Journalof
Tongj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1999,27(6):47-51.
[4]高维山.汽车设计丛书:变速箱[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5]NAUNHEIMERH.汽车变速器理论基础㊁选择㊁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6]刘荔斌,张银超,许长龙.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二次冲击改善
策略[J].汽车工程学报,2018,8(1):61-65.
LIULB,ZHANGYC,XUCL.Improvementstrategytominimizedoublebumpformanualtransmissionofpassengercars[J].ChineseJournalofAutomotiveEngineering,2018,8(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