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
第一章运用条件
道路等级
(1) 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四:25000~55000六:45000~80000八:60000~100000
(2) 一级公路
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15000~30000六:25000~55000
(3) 二级公路
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5000~15000
(4) 三级公路
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2000~6000
(5) 四级公路
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2000单:400
公路交通控制设施
1. 路面标线:镶嵌或划在路面、缘石和路边的建筑物上的画线、符
号、文字等标示,表示交通警告、禁令、指示或指路。
2. 交通标志:把交通管理与控制法规用文字、图形或符号形象化地表
示出来。
(1) 警告唤起驾驶员对前方公路或交通条件的注意
(2) 禁令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通行的标志
(3) 标示指示车辆、行人行进或停止的标志
(4) 指路指出前方的地名或名胜古迹的位置和距离
3. 交通信号:最主要的交通控制设施,用于在时间上给互相冲突的交
通流分配通行权,使各个方向和车道上的车辆安全而有序地通过交叉口。定时,感应
城市交通控制设施
1. 交通信号灯
2. 交通流检测器
3. 交通流控制设备
第二章汽车选购
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性能指标(蓝)
一汽车的容量:汽车一次允许运载的最大货物量或乘客人数。
二速度性:汽车以最少的时间耗费送达货物或旅客的能力。
评价指标:1动力特性2最高车速3加速能力4爬坡能力5平均技术速度
三使用方便性:汽车在结构上为使用者提供的条件的方便程度。
四燃料经济性:在一定使用条件下,用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
五安全性:以最小的交通事故概率和最少的公害适应使用条件的能力1.主动安全性
(1) 保证驾驶人有良好的视野
(2) 保证良好操纵性能
(3) 各种照明及信号装置良好
2.被动安全性
(1) 驾驶室、车身结构的刚度
(2) 汽车座椅系统的安全性
(3) 汽车的内外凸出物要求
(4) 客车安全出口
(5) 汽车和挂车的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
(6) 汽车安全玻璃
3. 防火安全性
防火措施:
(1) 提高车身内饰材料的耐火性
(2) 燃料系统的安全保护及防护规定
(3) 车辆发动机排气管口位置不许纸箱车深度右侧
(4) 其他
4. 制动性:在行驶时强制停车和降低车速的能力。
指标:
(1) 制动效能: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2)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效能不因制动器摩擦条件的改变而恶化的性能。
热稳定性:制动器连续使用,温度升高后保持冷态时制动效能的能力。水稳定性:制动效能不因浸水而衰退的能力。
发动机制动(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汽车保持按给定轨迹行驶的能力。
六通过性
车辆在一定载质量下,不用其他辅助措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路面、无路地段和自然障碍的能力。
1. 轮廓通过性: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障碍的运行能力。
2. 支撑通过性:车辆在松软土壤、雪地、冰面、沙漠、溜滑路面上运
行的能力。
七可靠性和耐久性
1 可靠性: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行程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耐久性: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功能的能力。
3 使用期限:新制汽车开始使用纸质注销为止的使用延续时间。
八维修性:在规定时间内以规定的方法和资源进行维修时,回复其工作能力的概率。
(1) 汽车的技术利用系数KT
(2) 完好率t0
(3) 汽车工作能力被恢复的概率
(4) 机构、总成和汽车的维护周期
(5) 维护和修理的劳动量
(6) 维护和修理的笔费用
九质量利用:汽车整备质量与装在质量之间的关系。
十外形尺寸和轴重限制
影响汽车运用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运输条件、组织—技术条件、气候条件及道路条件等。
选购的原则
适用、安全、经济、高效。
第四章汽车运输
运输生产过程
运输准备、运输生产、生产辅助。
运输工作:乘客上下车及货物装卸车作业、车辆运送作业、必需的车辆空调作业。
车日: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
车时: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小时数。
汽车运输效果和运输质量
运量:汽车在每一运输过程中,所运送的货物质量成为货运量(t);所运送的旅客人数成为客运量(人次)。客运量和货运量统称运量
周转量:指运量和货物或旅客所移动的距离之积。
运输量(产量):汽车运输所完成的运量及周转量的统称。运输量(产量)包括运量和周转量的两种指标。
单车产量:指运输企业在统计期内平均每辆汽车锁完成的周转量。
车吨(客)位产量:指运输企业在统计期内平均每吨(客)位所完成的周转量。
汽车运输质量包括内容: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清洁、文明服务。
汽车运输工作条件:
道路交通条件、自然气候条件、运输条件、组织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P104
绘制并分析生产率特性图
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输成本的影响P107
第五章运行材料
运行材料:燃料、润滑材料、轮胎、冷却液和制动液等。
汽油、柴油的选用依据
汽油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牌号,并结合汽车的使用条件,以发动机不发生爆燃为原则。
柴油依据是使用地区月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柴油的凝点应比该最低气温低4~6°C。
汽油牌号不是越高越好: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选择汽油牌号的主要依据。压缩比在7.0~8.0之间可选90号,8.0以上选93、95。在发动机不发生爆燃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底牌号汽油,若辛烷值过低,会使发动机发生爆燃,若过高,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因高辛烷值汽油着火慢,燃烧时间长,而使热功转换不充分,同时还会因排放废气温度过高而烧坏排气门或排气门座。
节油措施:
提高汽车的技术状况、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水平、提高维修质量、加强油料管理
机油:内燃机润滑油。润滑作用、冷却作用、清洗作用和密封作用。分类:
API性能分类:汽油机油(S)、柴油机油(C)
SAE粘度分类:冬用:0W +5W~25W;夏用:20~60综合:5W/20 10W/30 15W/40 20W/40。
选用:
1使用级的选择考虑发动机机型气缸有效压力越高、发动机转速越高(越高)
2年度级的选择环境温度的高低发动机负荷、转速、磨损情况(越高越大)
齿轮油:汽车驱动桥、变速器、转向器等齿轮传动机构用的润滑油。作用为降低齿轮及其他运动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摩擦,减小功率损失;分散热量,起冷却作用;防治腐蚀和生锈;降低工作噪声,减小振动及齿轮间的冲击;冲洗污物,特别是冲去齿面间污物,减轻磨损。
使用性能:
(1) 良好的油性及极压抗磨性
(2) 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3) 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4) 良好的热氧化性和防锈防腐蚀性
(5) 良好的抗泡性
润滑脂,车辆上不宜施加液体润滑油的部位,如轮毂轴承,各拉杆球节,发电机、水泵、离合器轴承和传动轴花键等。
齿轮油性质工作环境注意事项
性质:良好的油性及极压抗磨性,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良好的热氧化性和防锈防腐蚀性,良好的抗泡性。工作环境:汽车驱动桥、变速器、转向器等齿轮传动机构
注意事项:不能将使用级较低的齿轮油用在要求较高的车辆上,否则会使磨损加剧;使用级高的齿轮油用在要求较低的车辆上,会造成浪费;各使用级的齿轮油不能互相混用;润滑油粘度应相宜,不要误认为高粘度齿轮油的润滑性能好,应尽可能使用适当的多级润滑油。
润滑脂性质工作环境注意事项
性质:稠度、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水性、防锈性、防腐性。
工作环境:车辆上不宜施加液体润滑油的部位,如轮毂轴承,各拉杆球节,发电机、水泵、离合器轴承和传动轴花键等
冷却液、制动液及其使用
类型常用选用情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的冷却介质有两种,一种是清洁水,另一种是由醇类、甘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冷却液(防冻液)
冷却液按组成不同,分乙醇-水型、甘油-水型和乙二醇-水型。
乙醇-水型:优点是流动性好、散热快、乙醇来源广、配制简单;缺点是易燃、易挥发。
甘油-水型:其沸点较高,不易蒸发和着火,对金属腐蚀较小,但降低冰点的效率低,所需的甘油多,成本也较高。
乙二醇-水型:有点事沸点高,挥发损失小、冰点低,热容量大、冷却效率高、流动性好;缺点是有毒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并对橡胶有轻度侵蚀。
选用情况:
根据使用地区动机的最低温度选用适当冰点的冷却液,其冰点应比使用地区的最低气温低  5°C。
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工作介质。
常用冷却液:乙醇—水型、甘油—水型、乙二醇—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