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流”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
韩流文化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品牌,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最大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韩流的挑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针对韩流文化产品的汹涌之势,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避免只顾部门利益、眼前利益的“短视”现象,深入剖析韩国文化产品,祛除其品牌效应;深入研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为我所用。
标签:韩流;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主义
1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韩国组合、韩国电影电视剧、韩国综艺节目、韩国歌舞风头强劲,在亚洲的几个大国刮起了一阵阵热风,不但推动了韩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为韩国经济也创造了相当可观的利润。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与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到底,是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韩国在早于中国十几年前就意识到: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存
在着很多制约。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韩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力图以文化带动本国经济的复兴。以金大中总统为核心的新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韩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韩国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到3.5%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它既关乎一国经济发展,更关乎一国内部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合理引导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对我们不无启示。
2对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影响的分析
积极推进“文化立国”战略的韩国,以电视剧为龙头,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势头
强劲的“韩流”。韩流的成功对我们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然而,在一个每年出产电视剧达万集的生产大国,何以会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去容纳他国的影像制品?不能不值得我们警惕。在当今的形势下,韩流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应对的时刻。
(1)以文化产品为龙头,韩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文化产品具有强大的整合效应,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目前,韩流已经以文化产品为龙头,带动了旅游、饮食、服装甚至化妆品等其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在这情况下,韩流的进一步蔓延,已经不再是文化产品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相关产业链在中国的渗透。
(2)韩流在中国已经形成品牌,培养了一大批“韩流”的忠实追随者。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是“品牌”。对于何谓文化产品的品牌,有着多种意见。笔者以为,文化产品品牌形成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标志是“形式化”。“形式化”的根本是形式大于内容,我们可以为了某一品牌本身而去欣赏一个产品,而不顾及它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比如,在中国听帕瓦罗蒂演唱会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在唱什么,甚至根本不懂得音乐,但“帕瓦罗蒂”的品牌本身就是卖点,其演唱内容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也都是已经形成品牌。今天,韩流在中国的品牌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对很多韩流动忠实追随者来说,“韩剧”必看,甚至“非韩剧不看”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文化产品品牌的形成势必伴随着其文化内涵忠实追随者、认同者的形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大多青少年成为国外文化的崇拜者,继续放任韩流蔓延,任其在中国培育其文化亲近者、认同者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3)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目前面对的最为主要竞争者就是“韩流”。近年来,中外文化贸易逆差问题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扭转这一现象,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已经成为各界人士的普遍共识。然而,在当前情况下,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最大竞争者就是韩流。国内市场是一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根本所在。拥有最大的国内市场,是美国文化产品在世界上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已经成为文化贸易研究者的共识。对中国而言,打不赢家门口的这场文化贸易战争,不能保护本国文化市场,“走出去”就只能是空谈。东亚文化市场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最为主要的目标市场。东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相同的文化根源,中国文化产品在东亚市场上会遭遇更小的“文化折扣”。目前,韩国文化产品在东亚市场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因此,在争夺东亚文化市场的过程中,韩流无疑是中国文化产品最主要也最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从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角度讲,我们也必须将韩流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积极应对韩流。
3应对措施
面对韩流的滚滚之势,面对市场运作已经比较成熟的韩国文化产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主要策略应有以下几点:
(1)在文化贸易政策方面,针对韩流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目前,在美国文化产业的冲击之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本国文化市场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法国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积极推进“文化立国”战略的韩国,也是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大力推动本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采取严格的文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保护本土文化市场。韩国《电影振兴法》第28条规定:每家影院必须有2/5以上的时间放映国产电影,即每年不得少于146天。即使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政府的许可,放映时间也必须保证在106天以上。目前,世界上有法国等8个国家还实行电影配额制度,但是韩国政府规定的时间最长,也最为严格。在电影配额的保护之下,1998年以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的占有率节节攀升。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有的3个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国家之一。
面对韩流在中国的肆虐,韩国在文化贸易方面严格的保护主义政策更值得我们反思。对仍属幼稚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本国文化
产业冲击最为强烈的国外文化产品。韩国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就使得韩国文化产品在进入中国时,缺少了“文化折扣”这一文化贸易的天然壁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政策制定方面自觉、有针对性地采取较之其他国外文化产品更为严格的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其文化产品的大规模进入。
(2)以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为核心,避免以只顾眼前利益不为长远打算的“短视”现象。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大力发展。
在任何产业整体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长远目标与近期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目前,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的火爆与许多电视台以近期利益为首要目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韩剧的品牌效应,播放韩剧有利于电视台收入的提高。甚至,有电视台的影视部主任认为国外电视剧的引进现在还远远不够。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大量引入韩国文化产品,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矛盾关系。政策制定和指导机关,必须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制定长远战略,限制韩流文化产品的大规模进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分流”策略,避免韩流文化产品主导我国文化市场。
(3)媒体与学术力量相结合,深入剖析韩国文化产品,淡化和消除其“品牌效应”。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过程,韩流在中国已经形成品牌。使对许多中国文化消费者来说,“韩剧”、“韩国电影”本身就足以促成他们对该产品的消费。在很多中国观众心目中,韩剧已经成为优秀电视剧的代名词。其实,从艺术水准、思想内涵等方面看,很多韩国文化产品难说“优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组织有关力量,对韩剧、韩国电影等文化产品进行深入剖析、批评,揭示其不足之处,以此剥除由于品牌效应而形成的偏见。
(4)深入分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取其精华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中国与韩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但是,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无疑走在我们前面。深入研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为我所用,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不可否认,美国文化产业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但美国的发展机遇、产业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市场成熟程度都是我们目前所无法达到的,因此很多美国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具有操作层面的借鉴意义。与之相比,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们更具启示和借鉴价值。深入研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一方面可以为我所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为有效地应
对韩流在中国的进一步蔓延。
(5)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味西化不可取,盲目排外也不可取。
中韩文化有着同源性,但是韩国人却比现代的中国人更象传统上的中国人,中国传统的文化应该得到我们的弘扬。另外韩国其实是很多文化相融合的,经济上类似于日本,生活方式又受美国影响较大,所以说,合理的融合才是正确的选择,学会去糟粕取精华并于我国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杜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5,(10).
[2] 陈昌丽.传承中华精神建设和谐文化──“韩流”带来的文化反思[J].中共贵阳市委党校,2007,(4).
[3] 罗媛媛,陈久国,刘从德.“韩流”热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6,(5).
[4]国产汽车有哪些品牌 赵锦兰,蔡荣生,蔡奕勇.浅谈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韩流”的经济学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5] 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