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尽管现代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但是人们谈及心理咨询还是带有满满的偏见。真正有需求的用户却不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后者也苦于没有客源,无法生存。本文作者以一个心理咨询师和产品经理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心理咨询大众化。
先说个老梗:大众在中国卖得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仅就心理咨询而言,想通过心理咨询来赚钱这件事本身就包括心理咨询和赚钱这两个要素。因此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服务机构,除了要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外,还要去关注心理咨询这个市场,去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
以下内容,将同时以心理咨询师和产品经理的视角进行穿插介绍(这两个角我都是新人,如有错误请前辈们指出,我虚心接受并改正)。
关于心理咨询,流行的观点有两个:
但如果你问一个真正靠心理专业谋生的人(如心理咨询师),他会告诉你:心理咨询是朝阳产业这句话最早在20年前出现,但现在20年过去了,这轮朝阳依然没有真正升起来。
国内心理咨询机构不少,从事心理行业的人也不少,但是真正靠1对1个案心理咨询谋生的并不多。在心理咨询师证书被取消以前,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靠着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谋生,现在这条财路被断了,
各家机构不得不开始探索线上心理服务,或开展各种“以心理技术为核心的项目类服务”,如政府采购的心理类项目服务,或者婚姻挽救这类市场化的项目服务。
在这样步履维艰的行业环境下,本就空间不大的个案心理咨询市场,还被少数“头部机构”垄断了,剩下的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造成行业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关于心理咨询的供给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师本身,另一方面是心理咨询给到来访者的东西。
1)心理咨询师本身
对心理咨询行业有点了解的都很清楚:国外的心理咨询师考核是多么专业、多么严苛,而国内又是多么随意。心理咨询师自身水平良莠不齐,是造成行业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心理咨询给到的东西
很多心理咨询都过于关注“授人以渔”,而忽略了来访者本身只是需要“授人以鱼”。
例如,来访者要的是职场减压,但心理咨询给到的是个人成长;来访者要的是老公回心转意,但心理咨询给到的是改善亲密关系;来访者想要的是希望孩子写作业不要拖拉磨蹭,但心理咨询给到的是提升孩子的角意识和责任感。
从原理来看心理咨询的确给到了更“根源”的东西,但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却是:你给的答案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多数会把注意力聚焦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实操技术,很少有人会去思考用户对象是谁、如何把心理咨询精准地送到这些用户对象面前。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导致的结果就是: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用户太少
查理·芒格经常强调的观点就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我们可以算一下,心理咨询的“鱼塘”到底有多大:
1.费用和时间问题,是将目标用户排除在外的一道门槛
国内心理咨询的平均价格大概在400元/小时,一次有效的心理咨询疗程(取平均值)大概8次,咨询频率按1次/周计算。也就是说,一疗程平均情况下的心理咨询,需要3200块钱,分摊下来是每个月花费1600元,每周需要半天时间(每次咨询1小时,算上来回路上的时间,累积大概需要3小时,约半天)。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收入体划分结果: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占比38%;月收入2000-5000元占比46%;月收入5000-1万占比13%;月收入1万以上占比3%。
根据这个统计结果,除去日常生活的基础开销,经济条件上能够负担心理咨询的人数比例,在国内恐怕不超过10%。
而且在这部分人里,还有很多人因为时间问题(占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陪家人时间等)无法接受心理咨询。
2.用户对心理咨询的认知
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抑郁症究竟是疾病还是“矫情”?其实结果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抑郁症是疾病的那部分人,心理咨询接不了(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认为抑郁症是矫情或心理脆弱的那部分人,不会花钱来做心理咨询。
这个问题背后映射的现状就是:症状轻的不需要做咨询,症状重的不能做心理咨询。轻重都不能做,留
给心理咨询的市场空间实在是狭小得很。
3.病耻化心态
有多少人认为看心理咨询就意味着“我心里有病”?又有多少人有勇气踏进心理咨询室的大门。病耻化的心态,再一次把很多人挡在了心理咨询的大门以外。
大众回应维修乱象2)竞品太多
最后,当你本就在一个“鱼不多的鱼塘”钓鱼时,却发现还有很多竞争对手,而且他们还不是“同行”。能替代性达到心理咨询效果的竞争对手包括:本身属于心理咨询的用户体就不多,再被上述竞品分流走一部分,真正付费做心理咨询的用户就少之又少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传统观点:
供给端水平鱼龙混杂,渠道端信息传递不畅,需求端用户体很少,竞争对手很多。所以,心理咨询的市场在哪?
要解决问题就得先明确方向,根据前面总结的原因:
首先设定工作目标:把心理咨询标准化的东西提取出来(弱化心理咨询师良莠不齐的负面影响),缩小心理咨询的颗粒度(提高心理咨询的“可获得性”),然后主动地把这些东西送到用户面前。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工作目标就是:要让心理咨询离用户更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运用产品思维。
什么是产品思维?网上有很多前辈、大神对产品思维有过解读。作为一个非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小白,我认为的产品思维是:发现用户需求,然后把用户需求转换成产品需求,再根据产品需求去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这个例子完美地诠释了产品思维:把用户需求(想要一匹更快的马)转换成产品需求(用户其实想要的是更快),然后设计出对应的产品(比马快得多的汽车)。
“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的著作《必然》一书中,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共有12个,其中形成、流动、重混这几个趋势,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叫做“核心要素”。简单说来就是把一样东西的核心要素提取出来,然后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修改或重组,这样就能产生新的价值。
例如:一首音乐的核心构成要素是音轨(如果这个例子不恰当,请指出,我将更正),我们听到的音乐可能同时由钢琴的音轨、长笛的音轨、人声的音轨混合而成,但如果能把这些混合而成的音乐“拆解”至单一音轨,再对这些单一音轨进行修改,如用唢呐的音轨代替钢琴,用非洲鼓的音轨代替长笛,那么就将产生一首新的音乐(也将产生新的价值)。
产品思维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将问题拆解至核心要素,然后再对核心要素进行修改或重组。
例如泸州老窖推出的白酒夹心雪糕,其实是把雪糕这个产品拆解至味道这个核心要素(雪糕原本是奶味或果味的),然后对这个核心要素进行了重组(将奶味或果味换成了酒味),并创造了新的价值。
对于心理咨询也一样,如果能将心理咨询拆解至核心要素,然后将这些核心要素提取出来,并应用于人们熟悉的其它场景(载体)中,也必将创造新的价值。
1)心理咨询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如果从心理咨询本身不到答案,可以试着在更大的范围(所属行业)内寻——心理咨询作为一门职业,其所属行业应该是什么?
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分类标准,心理咨询是属于咨询行业。咨询行业的本质与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行业的核心价值是这个,职业的核心价值也应当如此。也就是
说,心理咨询的核心价值是:为用户提供(正常)心理层面的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你想改善人际关系,结束心理咨询时就应该是“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不是自己“内心成长”了。虽然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但两者毕竟不能划等号。
而用户心理层面的问题,本质上离不开两个关键维度:趋利或避害。我个人认为心理咨询的核心价值也在于此:帮人们解决(正常)心理层面趋利而不得,或避害而不掉的问题。
例如,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整个家庭“鸡飞狗跳”的问题,背后趋利而不得的点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自主完成作业任务,但实现不了;又如,考生高考紧张导致发挥失常的问题,背后避害而不掉的点是:考生不希望自己紧张焦虑,但避免不了。
2)心理咨询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心理咨询技术百家争鸣,我作为一个心理行业的“小学生”,实在是没有资格对此进行评论。只能说我个人的理解是:技术应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技术本身不重要,能不能辅助实现趋利或避害的目标才重要。
举个例子(此例源自互联网,请勿较真):“如何走得像个女王?”
定义问题:趋利的点是“走得像个女王”。
问题拆解:走得像个女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设定目标:自信、大方、优雅、神秘、冷傲的气质要如何实现?
核心要素的拆解与重组:
这样就很像了。
需求=使用场景+用户数量+主观价值+心理账户-替换阻力
对公式进行简单解释:
用这个公式得出来的数值越大,需求前景就越好,也就越适合心理技术的介入。
我并没有对不同行业进行过深入分析,因此不具有发言权,只举两个简单例子,便于大家理解(↑代表有利因素,↓代表不利因素):
心理咨询:
小区门口早餐店:
所以,心理咨询这门“生意”的难度,其实比小区门口的早餐店还大。
1)如何将心理技术应用到不同需求中
发现用户需求:根据上面的需求公式,到心理技术能够释放价值的“载体”。
2)把用户需求转换成产品需求
在到的需求中,用户在心理层面趋利或避害的点是什么?
3)设计符合上述需求的产品
工作原理是:当出现特定的参照物时,人们就会产生对应的想法,该想法就会触发某种情绪,这些情绪就会驱动某些行为。
例如,晚上本来不饿,看到了美食图片,突然就“感觉饿了”,然后就点开外卖软件并下单——原理是看到了美食图片(出现了参照物),联想到了自己吃这些食物的场景(想法层面),之后就对这些美食产生了渴望(情绪层面),然后就在外卖软件上下单了(行为层面)。
同样的道理,在任何情境下,当我们设置了特定的“心理参照物”(如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时,用户大概率会产生特定的投射或移情反应,进而触发情绪,接着驱动某些行为(当然还有其它的“心理参照物”,可举一反三)。
将这些心理关键要素应用在不同的需求(载体)中,就能解决趋利而不得或避害而不掉的问题了。
举一些例子:
4)心理关键要素应用在不同需求的难点:价值如何量化
心理要素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太难以量化,难以量化的东西就很难被用户认可。
但是心理技术研究与心理技术应用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尽量追求100分,但后者是要求在60分(不要出现原则性错误)的基础上,用户越认可越好。因此,关于心理价值的量化可参考下列3种方式:
作为心理和产品的双重新人而言,在下自然没有能力预测未来,只从各方拼凑而来的信息来看,人们在未来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失控”(即不确定性)。
而如果前面对心理咨询价值的判断是正确的,即心理咨询的核心价值是在于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层面趋利而不得或避害而不掉的问题,那么其实就准确地克服了“失控”这个痛点。
这也是我判断心理行业依然前景大好的理由——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前景会非常稳定。
最后,回到文章的主线,想要缩短心理咨询与大众化需求之间的距离,恐怕绕不出以下3个问题:
祝心理行业“苦哈哈”的心理咨询师们(包括我自己),都能“活”下去,都能“活”得更好……
各位看官,各位大神!我只是心理领域的小白,在产品领域甚至还没入门。因此我没资格谈论心理咨询,只是本着学生的态度,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