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家庭变迁访谈录
——访忠县某国有天池林场职工薛易
1978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光阴荏苒,岁月如歌。30年风雨沧桑的辉煌历程,从咱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随处可见这种变迁的痕迹,给我们留下无数难忘的记忆。在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笔者走访了某国有天池林场一个普通职工易志,从他的身上真实的反映了这30年来中国普通家庭的诸多变化。
问:30年前你在做什么?家里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高尔夫汽车之家
答:30年前,我14岁,还在忠县丰收乡小学校读初中。家在农村,父母亲及兄弟妹七口人,全家的收入仅靠父母到生产队干活记工分,收入微薄,生活贫困,就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当时的景况,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红苕、玉米是平时的主要口粮,吃了上顿还愁下顿;穿的也很差,只能穿补疤的蓝布衣服,就这样的衣服我只有一两件,更别说想穿得漂亮点,一到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时候,穿不暖和不说,大雪天还得赤着脚到学校去上学;
家中的住房就更是简陋了,一家大小都挤在两间石墙土砖平瓦房里,没有楼,没有单独的厨房;在出行上,那时只有乡场到县城一条土公路,每天只有一趟客车,坐车很不方便。村与村更是没有公路,交通不方便,赶集上学全靠步行。此外,家里除了两个木柜子,就没有其他任何家具了。
问:能谈谈1978年后你的一些变化呢?
答: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从那一年起,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变了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广大的农村通过土地承包到户后,我家分得了七个人的土地,1979年的粮食收入大大增加,终于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1979年7月,我很幸运地考上四川省重点中学--忠县中学读高中。 8月30日早上从家到学校报到,准备到丰收场镇上坐客车到县城上学,却因错过时间,到晚上才和几个学生坐到一辆农用拖拉机,深夜才赶到忠县城的下渡口河坝。因为太晚,又没有路灯和其它照明,就只有在河坝的沙地里睡到天亮,第二天早上才步行到学校报到。在学校读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只能自带粮食到学校学生食堂进行代蒸解决吃饭问题。一个月才能吃上一回肉。每次放假只能步行80多里山路回家,读高中3年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
1982年9月,我17岁时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父母亲送,我独自一人背着木箱子和被子从丰收场赶客车到忠县城河坝乘船到重庆码头,到重庆火车站坐火车到成都,在成都新南门坐车到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报到。在大学期间,因为成绩优秀,每月可以享受到学校助学金补助17元的饭票,自己省吃俭用,每月还要剩3元钱的饭票人兑换成现金用于购买牙膏、牙刷、肥皂等日用品。大学4年
中的七个寒、暑假只回家一次,其余六个假期均在学校度过,靠打扫学生寝室、游泳池等挣来的钱用来补交学费。那个时候,夏天就一件小褂,冬天一件旧棉袄,花单调,品种匮乏,商店里、大街上都是清一的灰和蓝。4年大学中就没有穿过皮鞋,有一次鞋烂了,写信叫家里寄钱来买鞋,父母当时只寄了5元钱来,我当时只购买了一双解放鞋。后来回家才知道,就那五元钱都是父亲背了120斤玉米到乡场上卖来的。
1986年7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忠县某国有天池林场工作。8月份到单位报到,是从县城坐两个半小时的车到望水乡,从下车点背起被盖和行李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了天池林场。当时,林场处在海拔800米高的扬眉山上,没有公路,没有车辆,与外界交流全靠步行与一部摇把式电话。我在林场任助理工程师,月收入有50多元,当时省吃俭用,每周能吃上两次肉了。年底将剩余的钱用于购买蓝的卡布,给家里人每人缝了一套新衣服。1987年又用我剩余的钱购买木材,终于在年底给家里又重新修建了两间石墙土砖平瓦房。改变
了家中的住房,生活也得到了逐步改善,到县城的客车班次也增加了。1989年元旦,我结婚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问:30年后从穿着上有什么变化?
答:服装的变化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30年前,要用布票才能买到布,从乡间
到城市一片蓝、灰、黑,人人都穿着工农服、中山装,因此被外国人戏称为“蓝蚂蚁”。缝纫机是新娘奢侈的必备嫁妆就是最好的说明。改革开放后,“的确凉”、喇叭裤等等服饰的出现,对于熟悉了粗布粗衣的人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人们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特别是现在,服装琳琅满目,任你挑选拣,什么款式都有,什么布都有,而且不用票,这就是天壤之别。商店里琳琅满目,夏天的真丝、各种裙子;春秋天的外套、体恤、拼夹克、休闲服;冬天的羽绒服……屡屡出新,花繁多,品种齐全,其款式之多,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各服装把男女老少打扮得多姿多彩。穿着上从30年前的千人一面到追求个性特,追求时尚、追赶世界潮流了。我家衣橱就放着每个人一年四季的衣服,并且样式很多,鞋柜各式各样的皮鞋、运动鞋、皮靴等也屡见不鲜。
问:除了衣服,在饮食方面呢,能具体谈谈吗?
答:“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
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野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就会浮肿。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就连基本的温
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一直到80年代,粮票还在使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人们不但能吃饱了,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食品深入人心。饮食,已经不单单只是解决温饱,还渐渐演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饮食文化。如今,粮票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东西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从“饮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问:居住条件呢?
答: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