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运用条件:指影响汽车使用效果的各类外界因素。
汽车的使用效果:既指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也指汽车性能的发挥和快速、方便的出行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
汽车运用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运输场站和枢纽条件、汽车运用技术等。
道路条件:指由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状况所决定的对汽车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道路设计和构造、交通控制和管理设施、道路环境等方面。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城郊公路。
三级公路:为专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集散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支线公路。
运输条件:指又运输对象特点和要求所决定东风影响车辆运用的各种因素。
货物:是指从接受承运起到送交收货人止的所有商品或物资。
货物运输分类:按装卸方法可分为堆积、计件、和罐装:按运输和保管条件可分为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
货物运输量: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数量。通常以吨(t)为计量单位。
货物运距:指货物邮装货点至卸货点之间的运输距离。一般以公里(km)为计量单位。
货物周转量:在汽车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即货物的数量和运输距离的乘积。
自用货运:指本单位拥有的车辆完成本单位的货运任务。
分散货运:指在同一汽车运输服务区内的若干汽车货运企业或有车单位各自独立地调度车辆,分散地从事货运工作。
集中货运:指汽车运输服务区内的车辆或完成某项货运任务的有关企业或单位的车辆,集中由一个机构统一调度来组织货运工作。
运输枢纽:指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点)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服务、装卸、仓储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运输设施综合体。
运输场站:是从事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单位场所,如货运站、客运站等。
客运场站系统:是组织旅客周转运输的机构。
货运场站系统:是组织货物周转运输的机构。
车辆技术档案:指车辆从新车购置直到报废的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车辆事故等内容的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
技术经济定额:是运输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所应遵守或
达到的限额,是实行经济核算、分析经济效益和考核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
燃料消耗定额:指汽车每行驶百公里或完成百吨公里运输工作量所消耗的燃料的限额。
轮胎行驶里程定额:是指新轮胎从开始装用,经翻新到报废总行驶里程的限额。
车辆维护与小修费用定额:指车辆每行驶一定里程,维护与小修耗用的工时和物料费用
的限额。
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指新车到大修,或两次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
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指新发动机到大修,或两次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
车辆大修费用定额:指车辆大修所耗工时和物料总费用的限额。
完好率:指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百分比。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指所有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平均技术等级。
车辆新度系数:指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的指标。
小修频率:指每千公里发生小修的次数。
轮胎翻新率:指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数占全部报废轮胎数的百分比。
车辆租赁:是一种车辆经营方式,加强租赁车辆管理,对保证其技术状况良好有重要作用。
车辆的检测与诊断:指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判断汽车或总成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技术。
汽车维修:指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为维护和恢复汽车的技术状况,保持汽车的工作能力,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汽车维护:是保持汽车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及其隐患,防止汽车早期损坏的技
术作业。
汽车修理:是消除故障和隐患,恢复汽车的工作能力和良好技术状况的技术作业。
车辆技术改造:为改善车辆性能或延长其寿命,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改变原车辆的零
件或总成。
车辆更新:以新车或高效率、低消耗、性能先进的车辆更换在用车辆的过程。
车辆报废:汽车经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物料消耗严重,维修费用过高,继续
使用不经济不安全的应予以报废。
乘用车:指在设计上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商用车:指在设计上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
客车: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
半挂牵引车:指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货车:指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
挂车:是一种无动力的的发道路车辆。
汽车列车:指一辆汽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汽车的外廓尺寸:指汽车的长度。宽度及高度。
车辆的长度:指垂直于车辆的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
车辆的宽度:指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基础车辆的高度:在车辆无装载质量时,车辆支承水平地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轴距:指汽车在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
间的距离。
汽车轮距:指在支承平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线中心间的距离。
汽车前悬:指通过两前轮中心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前端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后悬:指通过车辆最后端车轮的轴线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后端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
整车干质量:指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的完整车辆的质量与选装装备的质量之和。
整车整备质量:指整车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质量与随车件质量之和。
装载质量:指货运质量与客运质量之和。
总质量:指整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和。
轴载质量:可分为厂定最大轴载质量和允许最大轴载质量。前者指制造厂商考虑到材料强度、轮胎的承载能力等因素而核定出的轴载质量:后者指车辆管理部门根据使用条件而规定的轴载质量。
最小离地间隙h(mm):指满载、静止时,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
接近角:指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前端突出点向前车轮所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离去角:指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所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纵向通过角:指满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汽车容载量:指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燃油经济性:常用汽车在一定工况下行驶某一单位行程的燃油消耗量或汽车在一定工况下完成某一单位运输工作量的燃油消耗量评价。
汽车制动性:指汽车能在行驶时迅速停车且维持方向稳定,并能在长下坡时控制车速及能在一定坡道上驻车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指在一定载质量下,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恶劣路段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1.按后果分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2.按交通工具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
3.其他分类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
1. 人的因素:驾驶人因素、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因素
2. 车辆因素
3. 道路与交通环境因素:道路、道路交通设施、交通环境
4. 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车辆、道路、运动、事态、后果、过错或意外。
走合期:新车或大修竣工的汽车在投入使用的初期称为汽车走合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