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品牌历史发展回顾
本文将主要回顾解放牌汽车的历史。解放品牌诞生于1956年,随着第一辆解放卡车驶下装配线,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作为共和国之长子,解放牌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家建设中最重要的公路运输工具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品牌更是凭借自主创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不过近两年其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也有所降低。即便如此,解放品牌仍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中国汽车工业初创的日子。
◆ 解放品牌的诞生(1949年-1953年)
    汽车最早于1901年被引入中国,但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尚未建立起自己的汽车制造厂,各种汽车均依赖进口。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回忆,当时偌大的中国只有5万辆汽车。
1、计划兴建汽车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考虑筹建汽车工业。1949年12月,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时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他看到一座座高大的厂房和一辆接一辆驶下装配线的汽车时,便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商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一座综合性的汽车制造厂。该工程被列入“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首批重点工业项目。当时苏联给予中国12亿卢布的贷款(利息1%、有附加条件)。
    同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确定优先生产载货汽车,按照苏联先进标准建立汽车工厂,聘请苏联专家负责车型设计的方针与步骤。经中苏双方商议,最终决定打造一座年产3万辆吉斯150型载货汽车的工厂。
2、汽车厂选址争论
    关于汽车厂的选址,曾经有过不少争论。有人提议建在八百里川的西安,但年产3万辆的汽车厂需用电24000千瓦/年,而西安只能提供9000千瓦/年,再修建一座新电站需要几年
时间;还有人提议建在首都北京,但造车需要钢铁20万吨/年,而首钢要5、6年后才能实现这个产量。最后,周总理指示:“吉斯制造厂设于东北长春附近。”
    长春地处东三省中心,东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扎实的工业基础,且京哈铁路紧临厂区。将汽车制造厂设于长春,既便于建厂时大量苏联设备的引入,也便于投产后就近利用东北的钢铁、煤炭、木材、水电资源。1951年2月,专家组前往长春实地考察,最终选定在长春市郊孟家屯西北侧昔日关东军100部队细菌工厂的废墟旁建厂,那里留有日寇盘踞时的几座残存建筑物。据悉,当年那支细菌部队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丝毫不亚于731部队。(关东军100部队简介
3、苏联提供工厂设计和车型设计
    全苏汽车拖拉机工业设计院承担了中方汽车厂的设计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1951年4月,来华苏联专家小组编写出设计计划任务书;1951年底,设计院完成了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费用为149500卢布);技术设计(技术设计费用约为3百万卢布)结束于1952年底至1953年初。
    斯大林汽车厂负责为中方汽车厂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和产品设计。1953年4月,第一批苏联设计的建筑施工图纸被送到长春,同时还提供了吉斯150载货汽车的产品设计图纸和整套技术资料。
4、主席发建厂号令
    关于建厂进度,中方最初计划的是四年建成,而苏方则希望将时间缩短到三年。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汽车局局长张逢时研究认为,三年建厂虽然会增加投资,但能提前建成意义重大。他将想法上报到一机部,部里领导极为重视,经讨论后决定请示国家计委。计委领导认为此事关系重大,要一机部考虑直接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告。
    1953年5月,一机部党组向毛主席、党中央提交了报告,报告被送至政治局会议讨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都发了言,一致支持汽车厂三年建成出车。政治局会议后,毛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党中央专为一个工厂的建设发出文件,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国家对于建设汽车工业的重视程度。长春汽车展
5、主席为汽车厂奠基题词
    在筹建汽车厂之初,人们比拟苏联斯大林汽车厂的情况,曾将工厂称为汽车厂。后
来,重工业部将其代号命名为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亦称长春汽车厂。1953年6月,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了汽车厂即将动工兴建的消息,并请毛主席为汽车厂奠基题词。毛主席挥毫写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一汽由此得名。这幅题词表明,中国的汽车制造厂不止一个,还要有第二个、第三个,要建起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