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
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
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
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
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彩。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
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
都市汽车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我们知道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沦为不同宗主国的殖民地,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产业革命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很小。解放后,我国长期推行传统计划体制,其旧城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计划分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城市结构特点。我国真正意义的产业革命(相当于英国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尚处于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城市更新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解放初期直至70年代,我国为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依靠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指导下,一直以生产性建设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工业生产,项目集中于城市新区。由于当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市问题太多,而且能力十分有限,对旧城的政策只能是“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所谓旧城改造主要是着眼于改造棚户和
危房简屋,同时增添一些最基本的市政设施,以解决居民的卫生、安全、合理分居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交通方面限于拓宽打通少数道路。旧城区整体上维持现状,未进行实质性的更新改造。进入70年代后期,旧城改造的重点转向还清30年来生活设施的欠账,解决城市职工住房成为突出的问题,并开始重视修建住宅。那时建设用地大多仍选择在城市新区,旧城区主要实行填空补实。当时由于管理体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观念淡薄,建设项目存在各自为政、标准偏低、配套不全、绿地受侵占、历史文化环境遭破坏等问题。市中心地段由于人口密集,建筑密度较高,一般改造时都无
力问津。因此,城市建设的形态出现外围建筑新、质量好、层数高,而中心区则普遍较为陈旧、建筑质量差,呈现出与城市正常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反常状态。总观建国后30年内,我国旧城改造规划总的思想在于充分利用旧城,更新改造对象主要为旧城居住区和环境恶劣地区。旧城改造工作特点是依靠国家投资,资金匮乏,改造速度缓慢,标准较低。管理方面条块分割,设施配套不全。因此旧城改造一直处于一种起步维艰的状态,城市结构形态未出现大的质的变化。由于填空补实,见缝插针,市内兴办街道工厂,旧城建设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旧城环境恶化,亦为以后的更新改造工作留下了许多隐患。这些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致使中国目前的旧城交织存在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与目前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高速增长和高速变化的趋势形成强烈反差,出现严重的滞后。从某种程度上,中国城市更新面临的任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要更为复杂和严竣。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规模与速度展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种态势的出现,决非偶然,有其客观背景和条件。首先是旧城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十分低下,再加上人口密度的增加,旧城区基础设施潜力已经挖尽,难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其次,许多城市新区可供开发的用地越来越少,迫使人们将眼光转向旧城区。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使得旧城区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从而推动了城市更新的发展。但伴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结构转换,人口结构变迁,传统的居住文化圈被冲破,而新居住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由此而来的
则是文化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落,原有社区秩序的稳定和安宁受到威胁。在市场经济中,城市再开发基于利益动机。
发展到现在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土地配置低效率日益突出、住宅拥挤和房屋破旧仍十分严重、基础设施滞后和不足与日俱增、历史风貌和景观特丧失有所加重,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带来新的城市环境恶化,兴建高层建筑,片面提高容积率等方面。于是迫使人们寻根治城市脖的良方,疏散城市功能、降低城市密度,在很长时间成为多方认同的方向。
但我个人从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启发,决得城市还是紧凑发展较好,但和他提出的城市集聚有所不同。针对这个想法我们可以纵向比较。在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出现了因过度疏散而使城市郊区化的现象。其西部的洛杉矶、菲尼克斯、图桑等,整个城市如同一个大郊区,像撒哈拉沙漠般低密度蔓延,没有一个准确的市中心概念,汽车能开到哪里,城市就扩张到哪里,低密度的城市配上宽阔的道路,使得车辆飞驰,公共交通成为血本无归的营生。这样的城市需要超量的能耗维持,人们成为小汽车的奴隶,人性化的都市生活不复存在。而我们应将多样性视为城市活力之源,推动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历史文化保护对增进社会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低租金的老建筑是城市多样性的孵化器;应建设宜人的适合步行的街区,唤醒人们对街道生活的感觉,多对“老都市”格外温存,辅以公共交通政策及
必要的市政改良。全面启动旧城更新改造,避免重蹈美国城市发展的覆辙。这可谓借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壳,重塑其主要内涵来指导我国城市规划。
当然我不完全否定城市的有机疏散,只是要保证老城区足够的向心力与集聚度,以便在老城区开发宜人环境,发展节能型城市。
可是这样还不够,不管是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还是我的一点看法都停留于城市物质层面,我们还得挖掘,即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将顺应世界趋向,逐步由原来的“二、三、一”
模式转向“三、二、一”模式,处于城市中心的旧城区,作为黄金地段。
另外柯布西耶认为城市是机器的理念对我们更进一步发现我国城市问题也有启发。我们知道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认为机器有磨损,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那作为机器的城市是否也如此呢?我认为是的。通常情况,人们可以将城市更新理解为物质性改造和物质磨损的补偿,如房屋的修缮、改建与重建,道路的拓宽与修建等。实际上,城市更新有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相伴而随,往往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其积极意义在于阻止城市衰退,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衰退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性老化,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衰退更多的则反映为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这是一种相对衰退,是无形磨损。城市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一般情况,常常有一种维持原来内部组织系统的秩序和相应关系的趋向。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要求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随之变化,但由于城市发展惯性的作用,城市内部组织系统的变化调适往往滞后于发展变化,导致
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因此,现代城市更新的动因首先不在于有形磨损,更多的主要在于无形磨损,有形磨损的速度往往落后于城市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后者恰恰直接决定着是否有必要对旧城进行更新改造。
总的来说,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指导我国的城市规划有启发作用,但具体操作还得综合考虑去实施。也就是说从长远角度看,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基本不能适应我国国情。
车间员工工作总结
[车间员工工作总结]车间员工工作总结
一年的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见习期已接近尾声,车间员工工作总结。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吉化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吉化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我于2006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来到xx石化公司染料厂苯酚车间工作。回顾我的见习期生活,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学习和钻研,我很快掌握了装臵工艺流程技术,同时工作和政治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进步,个人综合素质也有了新的提高。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程,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与集体保持高度一致
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苯酚车间是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集体,在这样的氛围中,只有在思想上与集体保持高度一致、严于律己、积极上进,才能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所以我更加深入地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地研究、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能够与集体共同进步。
二、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苯酚工艺流程有了较为深
刻的认识。
1、抓住车间倒班学习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进厂期间,在厂领导的带领下,我深入苯酚车间进行观察和了解。我们一边观察一边听领导对各条工艺流程的介绍,并认真地作了记录。后来深入车间倒班,我亲眼目睹了操作人员的辛勤与令人叹服的操作技术。倒班,是我一段丰满的记忆,在岁月中酝酿,在回忆中沉醉。倒班期间我能虚心向师傅请教,努力学习工艺技术,同时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种种困难的方法。车间实施“名师带徒”计划,师徒的传帮带,始终把自己培养成“一岗精、两岗通、多岗能”的目标作为
自己的奋斗方向。对于刚刚毕业的我,很快融入了基层班组,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确保了装
臵的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转。
在见习期间,我工作积极努力,吃苦耐劳,能很快适应现场的艰苦环境,与同事相处和谐,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工作总结《车间员
工工作总结》。
2、抓住车间每个四点班的学习
不断的学习,是我不断进步的保障。每班第一个四点学习,是车间组织的车间级学习。在课堂上能认真听取兼职教师所讲的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3、利用日常时间学习“应知应会”和苯酚丙酮生产工艺技术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高效进行,我积极学习工厂及车间的“应知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