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第五章城市地理学
第⼀节复习指导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概况
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这⼀特殊的地理环境,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按它研究的空间尺度。⼜可以分为国家或区域中的城市的空间组织(也称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的组织(也称城市内部结构)两⼤部分。
(⼀)熟悉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解西⽅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西⽅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1920年以前
20世纪早期城市地理学作为—个专门的新领域出现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地理学思想以地理环境决定论占优势。反映在城市地理学上,当时的基本思想就是⽤城市位置的⾃然条件的作⽤来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2.1920⼀1950年
这⼀时期,城市地理学的两⼤贡献⾜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中⼼地学说的诞⽣和美国芝加哥⼈类⽣态学派提出的城市⼟地利⽤模式。前⼀成果的巨⼤影响虽然在战后才感觉到,但它的出现说明,城市地理已从单个城市的研究向城市体系的研究迈进;后⼀成果则标志着城市地理学的注意⼒从对城市简单⽽肤浅的总体认识转向城市景观的复杂性。
3.1950—1970年
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发⽣了地理学的所谓“计量⾰命”。数量地理学家布赖恩·贝⾥(B·J·L·Berry)⽤数理统汁⽅法对中⼼地学说进⾏了许多实证性研究,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把城市⼈⼝分布与服务中⼼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究的⼀个重要转折点。“计量⾰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
的城市景观转到了空间分析上来。20世纪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了起来,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空间两⼤部分。
4.1970年以来
地理学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且在城市地理学中都有最充分的反映,先后形成了区位学派、⾏为学派和激进马克思主义等⼏个流派。
(三)熟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976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地理研究⼗分薄弱。改⾰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
⼆、城市化
(⼀)掌握城市化的原理
1.城市化的概念
概括地讲,城市化的概念应包括两⽅⾯的含义。⼀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是⽆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活⽅式的城市化。
2.城市化的运⾏机制
诺瑟姆(RayMNortham)把⼀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占总⼈⼝⽐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城镇化⽔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向城镇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度城镇化以后城镇
⼈⼝⽐重的增长⼜趋缓慢甚⾄停滞的后期阶段。
(1)以城乡⼈⼝迁移为特征的“推拉说”
(2)以社会(包括政策)的⼲预和调控为特征的系统分析模式
(3)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3.城市化的类型
(1)向⼼型城市化与离⼼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5)⾃上⽽下型城市化和⾃下⽽上型城市化
(⼆)熟悉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持续。
(2)⼈⼝向⼤城市迅速集中,⼤城市在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形成⼤都市区、⼤都市带。
伴随⼤城市化的趋势,⼈⼝和财富进⼀步向⼤城市集中,不仅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和⼤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体,在经济、社会、⽂化等各⽅⾯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的巨⼤的城市地域叫做⼤都市带。这⼀概念是法国地理学家⼽特曼(JeanGottmann)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西洋沿岸的城市以后,于1957年⾸先提出来的。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这种乡村⼈⼝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称之为⽣计城市化。这些⼈移⼊城市后,⼀部分进⼊内城贫民窟区,⼀部分居住在城市外缘的⽊屋区。在⽣活⽅式上具有两重性。
(三)了解当代中国城市化
当代中国城市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是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是⾃下⽽上型;三是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四是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四)掌握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主要有⼈⼝⽐例指标和⼟地利⽤指标。其中,城市⼈⼝占总⼈⼝的⽐例是最常⽤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地利⽤指标是指在⼀定时间⾮城市⽤地转变为城市⽤地的⽐例。⽬前,统计上⽐较困难,使⽤不⼴泛。复合指标法,是选⽤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平。
三、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了解⾃然地理条件
⾃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候、⽔⽂、⼟壤、植被⾸先作为⼈类⽣存环境,通过影响⼈⼝分布⽽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般说来,⼤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掌握地理位置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个定义:位置就是某⼀地⽅对这个地⽅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城市地理位置就是城市及其外部的⾃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1.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中、⼩位置
(2)中⼼、重⼼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2.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都市汽车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沿河城市论,可以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和河⼝。
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和兴盛,⼜可能抑制另⼀些城市的发展。
伴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速公路的⼤规模建设以及快速⾼效的航空运输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段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城市的地理区位,促进了国际性⼤都市的形成。
除⾃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以外,社会经济历史基础、信息技术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平也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条件。
四、城市职能与分类
(⼀)熟悉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1.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基本部分
⼀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它服务的对象来分,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这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满⾜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发展,它被称为⾮基本活动部分。
2.划分城市基本和⾮基本活动的⽅法
主要有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和最⼩需要量法
3.城市基本与⾮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掌握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是指⼀个城市在政治、经济、⽂化⽣活各⽅⾯所担负的任务和作⽤。其内涵包括两⽅⾯:⼀是城市在区域中的作⽤;另⼀是城市为城市本⾝包括其居民服务的作⽤。城市职能中⽐较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的职能,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叫做城市的辅助职能。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化⽣活中的地位和作⽤,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向。确定城市性质⼀定要进⾏城市职能分析。
(三)熟悉城市职能分类⽅法
1.⼀般描述⽅法(城市职能分类中最早使⽤的⽅法)
代表⼈物: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
2.统计描述⽅法
以1943年发表的哈⾥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最负盛名。
3.统计分析⽅法
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影响⼗分深远。其⽬标是试图提出⼀种客观的、统⼀的、能被其他⼈检查和理解的量测⽅法,来确定城市所承担的⾜以⾼出常态的主导职能。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法
(四)熟悉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中国城市⼚业职能分类采取了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法,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由⼤类、亚类和职能组共同组成的三级分类体系。⼤类反映我国城市⼯业职能的总体差异,亚类反映城市⼲业职能的基本类型,职能组则是对亚类城市更详细的分类。
第⼗⼆讲
五、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熟悉城市⼟地利⽤结构
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地利⽤的研究,可以分为⼈类⽣态学、城市⼟地经济理论和⾏为科学研究三个⽅⾯。
⼀般来说,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熟悉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可定义为由结构(要素的空间布置)、形状(城市外部的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和组织)所组成的⼀个空间系统。
根据⼀般对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地空间表现的⼏何形状的认识,城市形态由道路⽹、街区、节点、城市⽤地、城市发展轴等要素组成。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化因素等都对城市形态有很⼤影响。
(三)熟悉城市中⼼商务区
中⼼商务区(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的“同⼼圆环模式”中提出的。1954年美国学者墨菲和万斯提出了⼀个⽐较综合的⽅法,即将⼈⼝密度、车流量、地价等因素综合考虑,那些⽩天⼈⼝密度最⼤、就业⼈数最多、地价最⾼、车流、⼈流量最⼤的地区即为CBD。墨菲和万斯认为地价峰
值区是CBD最明显的特点。
1955年,墨菲、万斯和爱波斯坦经过对8个城市CBD的研究得出,若将CBD内的商务活动以圈层划分,则第⼀圈是零售业集中区,第⼆圈是零售服务业,第三圈以办公机构为主,旅馆也多见,第四圈以商业性较弱的活动为主。
(四)熟悉城市边缘区
⾸次明确承认城市边缘带的是德国学者路易斯,他在研究柏林城市结构时认识到这种现象。其后,不少西⽅城市地理学家从城市地域结构的⾓度,指出了在城乡之间存在着⼀个中间带或过渡带。奎恩和汤姆斯提出⼤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到外围分为市街密集的中⼼区域、郊外的城市边缘区和市郊外缘⼴阔的腹地,明确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据L·鲁斯旺等的意见。城市边缘区⼀般为城市建成区以外10km左右的环城地带;伯⾥安特认为是从城市边缘向外延伸6~10英⾥(也即相当于10~16km)。我国学者,华东师⼤严重敏教授认为,可以以城市建成区半径为划分依据,如建成区半径为
5km,以向外延伸5km环带作为边缘区范围。
城市边缘区具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对城市的依附性等特点。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结构的
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其存在着明显的⼆元结构的特征。
六、城镇体系
(⼀)掌握城镇体系规模分布
1.城市⾸位度
是⽤⼀国最⼤城市与第⼆位城市⼈⼝的⽐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简单指标。⾸位度⼤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位分布。
2.四城市指标和⼗⼀城市指数
四城市指数:S=P1/(P2+ P3+ P3)
⼗⼀城市指数:S=2P1/(P2⼗P3⼗……+ P11)
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规模从⼤到⼩排序后,某位次城市⼈⼝规模。四
城市指数和⼗⼀城市指数⽐只考虑两个城市能更全⾯地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抓住第⼀⼤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例关系,因此,有些作者把它们统称为⾸位度指数。
3.城市⾦字塔
城市规模越⼤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规模⼩的城市等级,城镇数量也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级⽽变动的关系⽤图表⽰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字塔。⾦字塔的基础是⼤量的⼩城市,塔的顶端是⼀个(常常就是⾸位城市)或少数⼏个⼤城市。
4.位序⼀规模律
⼀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规律,就叫做位序⼀规模律。
(⼆)熟悉城市空间相互作⽤与空间扩散
1.空间相互作⽤
根据相互作⽤的表现形式,海格特(P.Hagget)于1972年提出⼀种分类,他借⽤物理学中的热传递的三种⽅式,把空间相互作
⽤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第—类,以物质和⼈的移动为特征;第⼆类,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表现为货币流;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等。
2.空间扩散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三)熟悉中⼼地理论
l有关的概念术语
(1)中⼼职能和中⼼地
(2)企业单位(Establishment)和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
(4)服务职能的等级
(5)中⼼地的等级
2.克⽒中⼼地理论的要点
⼀个中⼼地往往包含多种类型物品的供应点,由于门槛的限制,每个中⼼地不可能供应所有类型的物品。物品可按其门槛范围和最⼤销售范围划分为低级物品和⾼级物品,前者门槛较低,相应最⼤销售范围也较⼩,后者则相反。
在众多中⼼地中,物品供应点出现的频率与物品的等级或物品的市场区⼤⼩成反⽐。因此,中⼼地可按其供应物品的类型排列成有顺序的等级系统。克⾥斯泰勒认为,⼀定等级的中⼼地不仅供应相应等级的物品,还供应所有低于该等级的物品。
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的演化.⼀个地区会形成⼀套中⼼地等级体系,同⼀等级的中⼼地有同样⼤⼩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形的。整个中⼼地及其市场区是由—级套⼀级的⽹络,相互嵌套⽽成,所谓嵌套原则,就是低级中⼼地和市场区被⾼⼀级的的市场区所包括,⾼⼀级的中⼼地和市场区⼜被更⾼—级的市场区所包括,整个体系都是如此。
为了表现中⼼地等级系统形态,克⾥斯泰勒使⽤“度”的概念。此图是连接均匀分布的供应点(或城市)所形成的⽹格,每个点都是6个等边三⾓形顶点的交点,称中⼼⽹格点。连接这6个三⾓形各⾃的中⼼,将形成⼀个六边形,我们把这个六边形包围的区域称为基本区域。这个只包含—个中⼼⽹格点的基本区域,称为⼀度。度⽤K表⽰,基本区域内包含⼏个中⼼⽹格点即为⼏度。度的数量可按下列⽅法计算。
(1)六边形区域内点的数量乘上1
(2)六边形边界上点的数量乘上1/2(点为其两侧的两个基本区域所共有)
(3)六边形顶点上点的数量乘上1/3(点为其相邻的3个基本区域所共有)
K=3(市场最优),K=4(交通最优),K=7(⾏政最优),三种常见的中⼼地空间形态。
现实中的城市,毕竟并⾮建⽴在理想的假定条件上。因此表现在空间分布上都多少发⽣了某些变形。如集聚变形、时滞变形和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变形。
(四)熟悉核⼼⼀边缘理论
1.⽣长极理论
⽣长极理论⾸先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汉森等学者进⼀步发展。这⼀理论受到区域经济学家、区域规划师及决策者的普遍重视,不仪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具。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均衡地发⽣在地理空间上,⽽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长极。
根据普劳克斯的观点,⽣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发动型⼯业。所谓发动型⼯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业部门。
2.核⼼⼀边缘模式
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地区,但是,⼀旦经济在某⼀地区得到发展,产⽣了主导⼯业或发动型⼯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种强⼤的⼒量使经济发展进⼀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种核⼼区域,⽽每⼀核⼼区均有⼀影响区,约翰·弗⾥德曼(JohnFriedmann)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核⼼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向主要是核⼼向更⾼层次核⼼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后向是核⼼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带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