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新背景、新趋势、新空间
顾朝林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Gucl2002@nju.edu
信息化、全球化和高技术正在重建我们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21世纪发展的潮流,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某些新趋势。
一、城市发展的新背景
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影响重构我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宏观背景。概括起来,中国城市发展面临如下三方面的挑战。
(一)信息化和全球化挑战
信息技术使全球化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范围不同地区相互连接起来,已经导致世界范围内城市间越来越多的相互作用(Bontje and Musterd, 2005)。米思阿(Mishra,1999)曾经描述经济生产正在成为全
球的、跨国家的、甚至无国界的活动。他注意到全球化正在掏空国家传统的权利,而政府间组织,例如世界银行、OECD、IMF 或者WTO相反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将不仅刺激更加弹性地发展经济,接受地区工资差异的现实,而且也弱化了国内社会政策的影响(Bontje and Musterd, 2005)。这一新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全球竞争迫使城市不得不对在其经济结构中出现的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中国最大和最发达的城市现在正经历着和欧洲城市在1975年以来所经历的相似转型,即:从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
(二)可持续发展挑战
对交通便捷性的渴望带来了小汽车拥有量和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在中国和世界都一样。然而,有限的石油和其它原材料资源的供应紧张,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全球变暖加速的威胁,这又迫使各国城市管理者必须考虑在空间和财政政策上对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做出限制,同时应寻求可替代的污染较小的能量来源。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的国家,生物能源资源尤其短缺,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全球制造业基地如何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将是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人居模式的挑战
都市汽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巨型经济体。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正
在导致消费模式(包括住房消费模式)的转变。传统紧凑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即:前店后厂,邻近工作单位布局生活居住区,依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以及公共交通导向和服务的高密度的城市,正在由于城市开发区、边缘城和城市新区布局,家庭轿车的快速增长和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的构建,城市发展日益趋向居住的郊区化,随之而来的批发零售郊区化和工作岗位的郊区化。在一些特大城市地区或城市化密集地区,一方面特大城市出现扩散,另一方面城市间相互作用日益倾向于一体化,多核心巨型城市区(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正在孕育之中,这种可为可持续居住和工作提供可能性,但同时对城市的组织和管理提出挑战的新的城市空间形式已经出现。
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19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原料和能源价格急剧下滑,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原动力,计算机正在将世界联结起来,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大趋势。全球化所导致的产业转移,或者被迫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重组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化、全球化、去经济化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因素。
(一)信息化
19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变革了信息处理,电讯成为处理单元间全面利用新技术和新技术扩散的关键媒体。这些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
工厂生产过程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管理(CAD/CAM)、弹性集成制造业(Flexible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以及先进的办公自动化成为可能。围绕信息技术的核心,一系列其它新的科技创新产生,特别是新材料(陶瓷、合金、光纤)、超导、激光、可再生能源等。与此相对应,储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信息化使信息社会的建设成为可能。
1、网络技术和结构
在这样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主要依赖网络技术。由于信息化的实现,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突破了原先的政治、企业、文化的边界,随时可以在相对不受阻碍的情况下跨境流动。萨森(Sassen,1997)提出电子空间的出现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而且还营造了全球资本运营的新场所。一个新的经济地理现象正在形成,这就是城市发展受信息枢纽和影响力作用趋于全球化整合,有些未能跻身于信息空间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城市则被逐渐边缘化。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全球性无边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杨汝万,2004),这就是当代网络社会的新现象(Castells,1996;Yeung,2000a)。
2、新时空观
通讯、计算机、自动化等弹性要素成为信息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网络技术使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并且从根本上压缩短了传统的时间和距离。一个由信息、空间和信息通道可达性界定的新时空观开始出现。
这是一个由信息通讯技术公司(ICT)(例如移动电话公司)缔造的神话。这个神话让我们经历了“距离的死亡”,并导致了传统经济集聚体的衰落: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创造了崭新的空间地理,如电子空间,令传统的处所和距离都逐渐消失,另一些具有中心性和重要性的新中心兴起(Sassen,1996)。
3、网络社会结构
由于所有生产过程的弹性增长,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经济与社会间的距离,正在铸造一个新型的网络社会空间。当然,对城市而言,这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空间,既不会替代现实城市空间,更不会摧毁原有的时空体系。可以说,网络空间将与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构成以现实城市空间为基础,并与之相互交错的一个新型城市社会空间。两者的相互叠置互补,构成了网络时代多形态、多构化、多功能的城市空间(陈果等,1999)。在这样的网络空间(Network Space)中,标准化的就业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工作组织和公司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工作地点和生活地点间、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之间传统界线的模糊。工作世界和生活世界间的界线成为流动性的(fluid);工作和生活变得具有越来越强的相关性。
(二)全球化
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到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30-40%的劳动力就业于信息产业。很明显,在全球
化和信息化的综合作用下,发达生产服务业已经与生产相分离。正如Saskia Sassen所认为的:“生产的空间扩散,包括它的国际化,已经促进了管理和调整新空间经济的中心化服务节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过去15年间,经济活动的重心已经从生产性城市(如底特律,曼彻斯特)转移到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Sassen,1991)。她在1991年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著作中指出,当生产区位可能变得分散的时候,控制和管理新的服务经济的区位将变得更加集中,最终形成全球城市。Manuel Castells概括现代经济的转型特征是,当生产向全世界扩散时,服务业则仍然向相对少的贸易城市集聚。这些城市是金融服务业中心(银行业、保险业)和大部分主要生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它们大部分还是世界性权力机构的所在地(King,1990;Sassen,1991)。这些城市吸引了专业性服务业,如商法和会计、广告以及公共关系和法律服务等,它们促进了全球化,并且和控制性公司总部的区位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特定级别和不同级别城市间的竞争就变得异常的激烈。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的生产方式,外来投资成为重要的因素,跨国公司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迅速,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相继产生。这样一来,全球化过程又开始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资本、技术的流动
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全球化,一方面,允许跨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引进资本和技术;另一方面,允许跨国公司在任何地方兴办子公司,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自1990年代以来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出口贸易增长次之,而全球生产则稳步增长。这也就是说,全球化推进外国直接投
资和出口贸易增长,但全球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有限。这一过程的结果必然是全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全球化也带来了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加快流动。此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信息科技(IT)、计算机、机械人、电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顾朝林,2003)。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行为使技术、知识、人才、资金、物质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提高了地区的发展能力并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不断深化着全球产业体系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2、生产的全球重构与转移
核心国家与世界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高层次的产业,而低层次的生产制造业、装配活动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一方面,产业总是朝着成本比较低的地方流动,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集,这种产业集使得小企业、小城市也能切入全球生产链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发达国家加速将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积极转移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产业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使得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变得更为广泛(顾朝林,2003)。在大城市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为了保持城市的持续繁荣,产业总部化和服务化是一条重要经验。资金与管理是全球控制的,而劳动力和生产大多是地方组织
的。跨国公司成为全球产业重构和转移的载体,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东道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顾朝林,2003)。如图1-3所示,全球制造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全球重构与转移。
图1-3 全球制造业的重构与转移
3、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全球制造业生产依赖于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按照古典经济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既然资本和技术可以全球流动,那么制约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就是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据此,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赢利,
全球性制造业转包合同成为主流,例如IBM微机在美国设计,在台湾组装,元器件则在太仓生产。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主要向东亚和拉美区域转移。近年来,东亚和东南亚制造业超过拉美制造业,并使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东亚转移,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为核心的广泛地域正在形成全球制造业的基地。
我国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次是来自香港地区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次转移的方式主要是“三来一补”。第二次是来自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其转移的方式主要是投资办厂和贴牌生产相结合。第三次是来自日本、韩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第四次是来自欧美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两次产业转移初现端倪,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所转移的产业比较广泛(图1-4)。
图1-4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带转移示意图
4、产业集的发展与培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分工体系以及全球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也使经济发展的集特征更加普遍和持续。“集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三)去工业化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另一方面,原有的城市正在经历去工业化(Deindustrilization)的过程。伴随着除规则化和私有化(National Deregulation and Privatization )的过程,福利国家制度转向市场扩大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