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护板分析标准
定义:后背门护板包括后背门下护板、后背门左右护板、后背门上护板
1.工具可达性
1.1安装使用预紧工具、定扭力工具或电动工具是否满足装配空间要求(预紧工具、电动工具与周围零部件间隙至少7mm;定扭力扳手、套筒与周围零部件间隙至少2mm,定扭力扳手旋转角度至少60°);
1.2.针对共线生产,工具是否可通用。
2.装配工艺可行性
2.1 标准件固定位置堵盖装配是否合理;
2.2 在同一块护板上所有安装卡扣互相平行,彼此角度小于3度;
2.3 内饰件固定方式是否合理;
2.4 内饰件安装卡扣排布与线束无干涉现象,要求间隙>10mm;
2.5 内饰件与钣金之间的空间是否满足线束及电器件的安装空间>100mm。
2.6护板要求具有定位预安装结构
2.7内饰件与周边零部件搭接关系合理
2.8各搭接位置间隙及产品面差合理性
2.9护板安装标准件采用六角法兰面螺栓(Q1840616F3E),采用十字槽大半圆头自攻螺钉等标准件时,由于工具磁性连接不够,易出现掉落的风险。
2.10后背门护板的搭接关系,先装下护板,然后左右护板、最后是上护板。
3.产品结构合理性
3.1 护板安装需考虑人机工程;
3.2 内饰件结构不影响周边零部件安装,需剖面分析
3.3 内饰件加强筋位置合理,保证内饰件安装后无变形;
3.4 护板安装点需考虑卡扣数量最少化;
3.5 内饰件安装结构合理,装配过程中无干涉现象。
3.6后背门下护板上部中间位置增加加强筋,增加中间位置的强度,改善与玻璃间隙。后背门下护板上部中间位置有凸起的造型,且圆弧尺寸较大,曲率较小,注塑方向从上向下,受重力及造型的影响导致注塑的流通性差,因此上部注塑成型密度较小,中间的料填充较少,易造成中间位置下塌,造成与玻璃间隙增,后背门下护板上部中间位置较软易变形造成与玻璃间隙大,且用手摁变形较大,影响整车精细感知。
增加横向的
加强筋,增
加其强度
发动机下护板
3.7后背门下护板线体安装时,后背门处于举升状态,装配工人视野受到限制,后背门护板没有导向,安装费时费力。上举式后背门下护板中部设置导向柱,便于线体安装,节省工时。
X向导向柱3.8后背门护板拉手、后背门护板拉手螺栓盖板结构设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