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技术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粉尘爆炸抑爆器及其关键技术1
张磊张永丰曹丽英
(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200438)
摘要:粉尘爆炸抑爆技术是降低粉尘爆炸危害,防止二次爆炸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调研了我国粉尘爆炸抑爆器的技术要求及研究进展,归纳了粉尘爆炸抑爆器触发、驱动及雾化三大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粉尘爆炸抑爆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粉尘爆炸抑爆器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消防;粉尘爆炸;抑爆器;关键技术
1 引言
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1]。自1785年意大
利发生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事故以来,全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频繁。2014年2月7日,美国帝国糖业制糖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10多人死亡;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铝粉爆炸,造成75人死亡,180多人受伤;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一游乐园发生粉尘爆燃,导致516人受伤。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大量粉尘爆炸事故的归纳和分析,发现,粉尘爆炸易引起二次爆炸,且二次爆炸时的粉尘浓度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爆炸威力更大,这是粉尘爆炸易造成大规模破坏的重要原因。
为降低粉尘爆炸危害,防止二次爆炸,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将爆炸限制在有限范围内,而基于“灭早,灭小”原理的抑爆技术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粉尘爆炸抑爆原理及技术要求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主要包括探测器,控制器及抑爆器。可燃粉尘一旦发生燃烧,探测器(温度、压力或光学传感器)即发出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阙值运算,发出抑爆指令,触发抑爆器喷撒灭火剂,从而在温度不是很高,压力不是很大的时候起到抑爆效果。
国内有关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标准主要有GB/T 25445《抑制爆炸系统》及GB/T 18154《监控喷洒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其中,《监控喷洒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对抑爆器的关键技术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喷撒滞后时间:小于
15ms;成雾时间:3m2面积小于60ms;有效雾面持续时间:大于500ms(除气体抑爆剂外);喷撒率:大于80%。
3 粉尘爆炸抑爆器
粉尘爆炸抑爆器是指贮存和快速喷撒抑爆剂的装置,主要包括抑爆剂,触发装置,驱动装置及雾化装置。
1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燃科学基金(14ZR1409400)
作者简介:张磊,男,硕士,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清洁高效灭火技术及抑爆技术;E-mail:。
抑爆剂
抑爆剂是直接作用于火焰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类灭火介质。由于整个抑爆过程极为短暂,一般仅为毫秒级,这对抑爆剂的灭火效能,雾化性能及扩散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投入应用的主要为Halon1301,HFC-227,
Novec1230,干粉等,表1列出了其主要的理化性能。
表1 抑爆剂的理化性能
灭火剂Halon 1301HFC-227Novec1230干粉
灭火浓度%-4%%%4%-6%100 -300g/m3 ODP值16000
GWP值5800388010
安全余量无3~20%67~150%
Halon 1301以其优良的灭火性能,曾在抑爆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因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实施哈龙淘汰计划,Halon 1301就此逐步淘汰[2]。
HFC-227是美国大湖公司研发的一种哈龙替代灭火剂,在全球气体灭火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HFC-227灭火性能好,喷射后无残留,且可应用于有人场所,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开展了HFC-227的抑爆技术研究,发现,HFC-227在高压下呈液态,其对雾化技术的要求很高,且抑爆后会产生大量HF,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HFC-227在抑爆方面的应用。此外,HFC-227的GWP值高达3880,联合国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将其列为受限物质之一。
Novec1230是2001年美国3M公司研究推出的一种新型防火液体,
Novec1230以其灭火浓度低,ODP值为0,GWP值为1,ALT值为5天,灭火后无残留及无毒等优越的性能,一经推出,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Novec1230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地已登记使用,2010年被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指定为气体灭火剂唯一使用产品。2000年以来,美国陆军,空军及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了Novec1230抑爆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Novec1230抑爆器结构开发、火药装药驱动技术、快速雾化技术等,部分研究已有公开报道[3]。
干粉是目前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抑爆剂之一,具有灭火浓度低,流动性能好,成本低,工艺成熟等优点。干粉抑爆剂相对Novec1230等液体抑爆剂而言,雾化技术要求较低;相对Halon1301等气体抑爆剂而言,抑爆倘若失效,扬起沉积的可燃粉尘,促进二次爆炸的风险较低。目前,国内粉尘爆炸抑爆器大都使用干粉抑爆剂。
抑爆驱动技术
目前,以抑爆驱动方式可将抑爆器分为储压式和气体发生器式两类[4]。
储压式抑爆器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驱动,控制器发出抑爆信号后,抑爆剂在氮气的作用下快速喷撒分散,充斥整个爆炸空间,从而达到抑爆效果。储压式抑爆器的抑爆效能与其充装压力有关,充装压力越大,抑爆剂喷撒速度越快,抑爆效果越好;但越高的压力对抑爆器的密封性能要求越高。由于储压式抑爆器无需压力积累过程,一旦触发,立即释放,因此,比较容易满足喷撒
滞后时间小于15毫秒的技术要求。然而,储压式抑爆器存在泄漏风险,需要连续监控瓶内压力,定期维护,运行成本比较高。
气体发生器式抑爆器的工作原理与汽车的安全气囊类似,平时不储压,点火器一旦接收到抑爆信号,立即启动,引燃气体发生剂(一般由火药组成),促其快速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冲破密封膜,驱动抑爆剂快速释放,达到抑爆效果。由于气体发生器式抑爆器平时无需储压,不存在泄漏风险,维护成本较低,且通过结构设计,如添加活塞结构,可有效阻止气体喷入粉尘场所,防止粉尘飞扬,降低引起二次爆炸的风险。
气体发生器一般由点火器,引火药及产气药组成。点火器是通过电或热的作用引燃引火药的元器件;引火药是一种感度较高,燃速较慢的火药,被点火器点燃后,产生高温气体,进而引燃产气药;产气药是一种感度较低,燃速较快的火药,被引火药引燃后,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从而驱动抑爆剂,促其快速喷撒。
抑爆触发技术
抑爆触发技术是抑爆器的核心技术之一,抑爆器触发一般是在电的作用下,打开密封阀或点燃气体发生剂,从而引导抑爆剂快速喷撒,触发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抑爆效果。
储压式抑爆器主要利用瓶头阀或耐压膜片等装置实现密封。通过电磁阀与瓶头阀的结合使用,可实现抑爆剂的快速喷撒,响应时间可缩短至毫秒级。耐压膜片是一种金属或非金属薄膜,在电爆管的强射流作用下,可迅速破裂,形成一个大口径喷口,抑爆剂在高压氮气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喷撒,整个爆破过程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为几毫秒。电爆管结合耐压膜片的触发方式避免了电磁阀气路管道复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得到较多应用,如我国YBW型抑爆器。
气体发生器式抑爆器无需设置耐压装置,一般通过金属或高分子薄膜密封,如铝膜等。与储压式的触发对象不同,控制器在接收到抑爆信号后,触发点火器点火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促使薄膜被动破裂,抑爆剂快速喷撒。
雾化技术
雾化是指通过喷头优化设计,实现抑爆剂均匀快速释放,以得到良好喷撒效果的技术,是粉尘爆炸抑爆器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抑爆过程很短,喷头流量系数较大,因此,对抑爆剂的快速雾化技术要求很高,且针对固体、液体及气体抑爆剂,其理化性质不同,喷头形式及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气体抑爆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扩散能力,一般不需要额外的雾化处理,仅对其进行导流处理即可,使其得到最佳的全淹没效果。因此,气体抑爆器的喷头设计比较简单,甚至可用导流盘代替喷头,也可达到良好的抑爆效果[5]。
针对液体抑爆剂而言,必须通过快速雾化技术,使其形成粒径较小的雾状流体,这种雾状流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扩散能力,能迅速充斥整个空间,达到抑爆效果,这对抑爆剂的性能及其雾化技术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液体抑爆剂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饱和蒸汽压和较低的蒸发潜热,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快速雾化能力,如Novec1230,2-BTP等。
汽车爆炸针对干粉类固体抑爆剂而言,灭火颗粒粒径较小,在储压气源的驱动下,能快速成雾,覆盖整个空间,具有类气溶胶的性质,从而达到抑爆效果,因
此,固体类抑爆剂对抑爆器的雾化要求也不高,一般仅需根据抑爆空间的结构,进行喷射路径设计即可。
4 结论
抑爆技术是降低粉尘爆炸危害,防止发生二次爆炸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
粉尘爆炸抑爆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以干粉抑爆器为主,应加快多种高效清洁灭火剂抑爆器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如Novec1230、2-BTP等,从而满足不同场所对抑爆剂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强粉尘爆炸抑爆器结构优化,增加触发、驱动及雾化技术研究投入,针对复杂空间,研发有针对性的粉尘爆炸抑爆器。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成熟先进的抑爆技术,加强我国粉尘爆炸抑爆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 解立峰, 余永刚, 韦爱勇, 等. 防火与防爆工程[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
[2] 潘仁明, 周晓猛. “哈龙” 替代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 2001, 30(4): 30-34.
[3] Holland G, McCormick J, Rivers P. Sustainable Fire Protection for Military Vehicle and Aircraft Applications[J]. Proceedings NFPA Suppression and Detection, 2008.
[4] 田丹青, 胡双启, 周温,等. ZYBG型瓦斯输送管道主动抑爆装置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 2015, 34(2): 154-156.
[5] 张赞峰, 胡振媛, 赵中亮. 一种自动灭火抑爆瓶[P]. WO 60 A1. 201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