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常识
新闻的采编要真实、客观、公正。坚决杜绝做假新闻、抄袭他人作品等行为。
一、消息
新闻的最基本文体是消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等。
消息包括快讯、简讯、详讯、连续报道等。
标题应十分简洁,但必须有内容,力求鲜明概括地点出新闻主题。导语必须以最简练生动的语言叙述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导语以外叙述新闻细节的部分为消息主体。一般情况下,消息要求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消息的内容按重要性顺序排列,但公报式新闻、新闻资料等除外。
快讯:喀布尔市中心发生爆炸
新华社喀布尔9月5日电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5号发生强烈爆炸,有多人受伤。
详讯:喀布尔市中心发生严重汽车爆炸事件
新华社喀布尔9月5日电(记者 温新年)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当地时间5日下午3时发生一起严重的汽车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150人受伤。阿富汗政府官员说,这是自去年12月临时政府成立以来在喀布尔发生的最严重的爆炸袭击事件。
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时看到,爆炸现场距新闻与文化部大门口约10多米。据爆炸现场附近的一名店主介绍,下午3点钟左右,路边先发生一起小规模的爆炸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引得附近市场上的大量众前来现场围观,约5分钟后,一辆出租车发生剧烈爆炸,周围的人们纷纷惊恐地趴在地上。爆炸还引发了大火。
当地警方事发后立即出动了几十辆警车和上百名警察封锁现场,国际安全部队的几十名军人也随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爆炸的出租车已经完全被炸毁,只剩下一堆废铁,四周到处都有被炸飞的汽车残骸,附近的商店玻璃几乎全被震碎。大多数伤者被立即送往喀布尔的几家医院进行救治。喀布尔市警察局负责人巴西尔说,由于一些伤员伤势非常严重,死亡人数有可能还会上升。
喀布尔市第一区警察局局长瓦西德将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估计爆炸汽车上有大约30公斤的烈性。他认为,首先,阿富汗民族英雄马苏德遇刺一周年和"9·11"事件一周年纪念日就要来临,可能选在这个时间制造恐怖活动,引起世人关注;其次,目前流亡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军阀希克马蒂亚尔最近不断致函阿富汗过渡政府高层官员,表示他将坚决反对过渡政府;另外,他认为,爆炸发生在新闻与文化部对面,也有可能与这几天正在召开的关于阿富汗媒体发展的国际研讨会有关,因为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阿富汗的新闻自由和解除对播放女歌手歌曲的限制,这一决定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目前阿富汗过渡政府尚未对这起爆炸事件发表任何声明,也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承认对这起恐怖事件负责。
新闻的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严格要求不得做假新闻,新闻中不能有捏造、凭空想象、推断等主观彩。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中作者需要表达的信息,不是像评论文章那样直接阐述,而是通常要通过对事实的陈述和被采访者、被引用者的话来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地表达清楚。
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主要内容是该新闻的重点,标题不要过长,但须点出新闻点。通常是一个动作、一个状态、或主要出席者的一句话。人物访谈有时可以用人物的一句话来做标题,但须打引号,必须是原话。
标题的例子:
南校区专四考试,外交部考录宣传工作,诗琳通公主来访,第六次大学开放日举行,07年招生工作结束等。
会议新闻的标题要简明扼要点出新闻的重要内容,通常杜绝使用“***会议召开”“***会议举行”这样的标题。
标题制作的原则:用字简短而又概括出新闻点。
标题制作的标准:只能用于本事件,不能用于其他事件,也不能用于同类事件的不同时间。
导语的写作
汽车爆炸
新闻的导语,通常为新闻的开篇段,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前面可加引子,以吸引读者。导语是新闻的灵魂,要包括新闻的基本要素及主要新闻点,其出发点应该是“亮出最吸引人的内容抓住读者”。按照重点,某些要素可在导语中省略,在后文中阐明。但绝大多数情况,导语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我们归纳了19种写作方法供参考。
1.一语破的法
19458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19786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198210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199311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19838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199410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19871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抑扬顿挫法
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美联社19793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1.特写镜头法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2.曲径通幽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3.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6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