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风靡的文化坐标
作者:董尹
来源:《支点》2016年第07
        核心提示:以影视、音乐先行,随后带入游戏、出版、旅游、演出等高附加值产业,这才是韩流神话的关键所在。
        如今,提起韩国,人们的第一印象大多集中在科技领域和电视剧。三四十年前,这个土地面积仅9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的国家,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岛国。当我们追溯韩流文化的历史根源时,才发现这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是区区十几年间取得的,而韩国已与美英德日一道被公认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
        作为传统的资本主义西方强国,美英德日的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发展。唯有韩国,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崛起。一部韩剧的流行,一个男神的诞生,你很容易能出其中的因果,但韩剧的持续火热,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在这背后,其独到的发展路径,是整个国家以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的精准定位。
        “起来的产业
        现在最火的韩剧非《太阳的后裔》莫属,虽然已播放完结,但余热不减。这部剧到底有多火,有网友就说了,躲过了《继承者》,躲过了《来自星星的你》,没躲过《太阳的后裔》;躲过了李敏镐金秀贤,没有躲过宋仲基。就连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都公开点赞,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
        当然,这部剧的经济效益也是杠杠的。虽然此剧出口额为100亿韩元(约5520万元人民币),但剧中出现的汽车、化妆品等出口呈同步增长,带来了1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并创造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有报告根据《来自星星的你》、《大长今》,推测出《太阳的后裔》将吸引10万名游客前往韩国。
        一部电视剧就能带来如此大的效益,可不是偶然现象,这跟韩国举国体制发展韩流息息相关。
        在韩国文化的发展中,韩国政府的引导作用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具体到这一届韩国政府,朴槿惠当政伊始便提出了一个创造经济的思路,这一思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靡全球的韩流文化,二是信息技术。
        朴槿惠不是唯一一位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韩国总统,众所周知,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实现了人均GDP上千美元的目标,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年均GDP增速8.5%的经济奇
迹持续了30多年,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当时,韩国先后有9家银行、3个财团倒闭,危机重创使韩国经济一蹶不振,1998年经济竟破天荒地出现了负增长,GDP下降6.7%。当时刚上任的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了立国之本:其一是高新技术,其二便是文化产业。
        这也是为何韩国如此重视文化产业的背景。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南宫镇说过:“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
        其实,在金大中之前,历届韩国政府也曾提出过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同步汽车综艺节目文化要面向国民等一些政策理念,但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上,扶持政策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整个国家的文化消费对进口依赖性也很高。
        全世界的文化发展模式有三种:一种是类似于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一种是英法等国资源驱动型,还有就是韩日的政府引导型。
        为了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从宏观层面,韩国政府陆续制定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等政策;在微观层面,则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电影振兴法》等法律法规。
        种子基金与出口奖
        韩国倡导的文化兴国,并不是单纯的振兴文化。韩国国际文化交流财团前理事长申铉泽曾说过: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分清到底是要振兴文化艺术,还是要振兴文化产业。文化要成为产业,一必须有投资,二必须有利润。
        仅有传统的文化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商业化来完成。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文化部门逆势扩张。
        1999年,韩国成立影视振兴委员会2001年,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拨款5000万美元,系统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商业化,并不意味着韩国政府可以做甩手掌柜。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包括贷款优惠、税收优惠,甚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可以延迟入伍或免除兵役等,比如李敏镐和金秀贤就在2014年被批准延迟服兵役。
        在资金投入方面,韩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纳入政府预算,其巨额投入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2000年,文化事业财政预算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14年,这一数据达到1.49%,合约5.3亿韩元。
        另外,韩国政府还通过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政府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极大地鼓励了民间资本、风险资本的跟进。在市场层面,大企业逐渐成为投资人,如希杰文化财团、三星文化财团、LG文化财团等,它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项目都十分热衷。
        虽然韩国发布了很多财税政策、专项基金和政府奖励机制,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海外资金的投入,也是推动韩国文化产业再上一层楼的重要助力。根据韩国西江大学的研究显示,从20149月开始,中国公司向韩国30多家企业投资了约3万亿韩
币(约164亿人民币)。华策影视早在2014年便投资逾3亿人民币,买下拍摄《太阳的后裔》的公司NEW13.03%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
        为促进韩国文化产业进军海外市场,政府还设立了种子基金;为鼓励电视剧出口,在2002年设立出口奖,电视剧《蓝生死恋》的制作公司和游戏制作公司NCsoft就曾获得该奖项;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产品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就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到3.5%的份额,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韩剧所向披靡
        在文化产业方面,韩国算是后起之秀。文化立国战略提出以前,韩国人还在引进香港电视剧和武侠片呢。
        当然,我们说的韩国文化比较宽泛,包括影视、音乐、游戏、动漫、出版、综艺娱乐等等。这之中,国人最熟悉的韩流就是韩剧了。
        韩剧真正的成为一股热潮,始于2003年《冬季恋歌》。在这之后,有《大长今》和现
在的《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我们发现,韩剧每年基本上都会有一两部影响很大的作品。
        作为韩流文化向海外输送的排头兵,韩剧在亚洲市场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甚至娱乐业比韩国更加发达的日本,也没有逃脱韩流的席卷。韩剧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一大原因就是其精品模式,在细节上下功夫。
        韩国非常注重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就韩剧而言,整部戏中最具主导性的人物是编剧。与
中国编剧不同的是,韩国编剧地位显要、报酬高,编剧在选题、策划剧本、选择场景,甚至是选择演员、导演方面,都有很大的话语权,韩国一流的编剧写一集电视剧的报酬最高可超过百万元人民币。韩国编剧的能力,可以从韩国主旋律电影中一窥全豹。在韩国十大最卖座的电影中,像《鸣梁海战》、《暗杀》、《太极旗飘扬》等主旋律电影占据一半,这背后可以说是对编剧能力的极大考验。
        韩剧的另一特点,就是很擅长将韩国当地事物符号化进电视剧中,无论是爱情剧还是电视剧,唯美的画面、漂亮的风景、服饰造型、美食、音乐,都在韩剧的叙事中完美地呈现出来,一部电视剧往往要拍两三年。比如,为了画面的唯美,韩剧的外景十分考究,这不仅是追求剧情的需要,更是把旅游业与影视剧结合的一种商业策略,激发观众对韩国的向往和旅游热情;剧中人物的服装及配饰,都有很多的考究,不仅有时尚的元素,还时时不忘带入韩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引发观众的讨论。
        这便是韩剧的高明之处。他们善于不动声地植入韩国的文化、历史、美食等等,不但不让人反感,而且会引发人们对剧中同款的追捧,并不像某些国内电视剧硬生生地加入广告。这种手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韩剧,比如最近两年很火的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韩国人也
是做到了极致,在节目和游戏的设置上,处处是对韩国文化、景点的宣传推广。提到韩国美食,我们就会想到泡菜、石锅拌饭、清酒,提到韩国手机,我们就会想到三星、LG,提到韩国汽车就会想到现代,《来自星星的你》甚至带红了啤酒和炸鸡,由此可见韩剧的辐射力和影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