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报告】汽车⾏业的数字化新浪潮
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经济结构持续由⾼速增长向⾼质量发展过渡,消费更成为主要的增长动⼒。中国是全球新车销量第⼀⼤国,也是全球最⼤的汽车消费市场之⼀。居民收⼊⽔平不断提⾼,加上中国的⼈均汽车保有量⽐发达国家较低,预⽰着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仍有着稳定的成长空间。
⽽同时,“互联⽹+”国策⼤⼒驱动效能和创新,为消费、⽣产和商品流通带来⾰命性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中外车企要制胜市场,⾸先要深刻了解中国汽车⾏业的数字化变⾰。
利好政策促进汽车⾏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发布和实施了多项重⼤政策促进汽车产业发展。2018年2⽉,财政部、⼯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应⽤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调整完善推⼴新能源汽车应⽤补贴政策。
2018年4⽉,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汽车⾏业将分类实⾏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车、新能源车外资股⽐限
制,2020年取消商⽤车外资股⽐限制,2022年取消乘⽤车外资股⽐限制;2018年5⽉,财政部发布《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关税的公告》;2018年6⽉,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外资推动
经济⾼质量发展若⼲措施的通知》,优化外商投资导向,进⼀步落实外国投资者以境内利润直接投资、设⽴研发中⼼等税收政策。
其次,中国⼤⼒促进智能⽹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2018年6⽉,⼯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并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等系列⽂件,全⾯推动车联⽹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制定,为打造具有核⼼技术、开放协同的车联⽹产业提供⽀撑,为⾃动驾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不断完善对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2017年4⽉,最⾼⼈民法院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并依法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另⼀⽅⾯,中国进⼀步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新能源汽车排名数字化对汽车⾏业的影响
在利好政策的基础上,电动化、⽹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因素也为中国汽车⾏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在政策扶植
下,2017年中国新能源乘⽤车销量突破55万辆,同⽐增长近70%1。汽车的驱动⽅式正逐步发⽣变化,固有的供应链也在重构。同时,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催⽣共享出⾏、分时租赁等创新商业模式,改变顾客对汽车拥有权的看法以及驾驶习惯。
作为变⾰的催化剂,新兴技术将深化汽车⾏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互联技术、⼤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络安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3D打印、机器⼈流程⾃动化与外⾻骼、⾼级驾驶辅助系统与⼈机交互等科技在汽车⾏业价值链的应⽤⽇趋⼴泛,对⾏业产⽣了积极影响。
纵观整个汽车价值链,从产品的开发与⽣产制造到供应链、营销/销售及延伸的售后服务,以⾄于移动出⾏服务,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利益关联者,包括⼚商、零部件供货商,以及经销商等正积极为⼯业⾃动化和数字化布局。数字化已逐步渗透各个环节,并对运营效率、客户体验以及商业模式这三个主要⽅⾯产⽣了积极的影响。
与传统产品开发相⽐,在数字化⼯程以及三维打印技术的应⽤下,数字化时代下的开发环节,更为定制化、更开放、周期也更短。通过⼤数据的分析,产品开发更能迎合消费者⽇益变化的需求,使得⼤规模定制成为可能,进⼀步推动传统的商家对消费者(B2C)模式向消费者对商家(C2B)模式转型。
数字化⽣产也⼤幅提升了⽣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以某豪华车企在国内新建的⼯⼚为例,单在焊装车间就使⽤逾500台智能机器⼈,整体⽣产⼯艺流程则由先进的⾃动化系统操控以保证⾼品质与⾼效的⽣产。数字化也使供应链内信息与物料的双向流通更为流畅、透明与⾼效。
同时,在数据可视化的基础上,车企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并通过不同场景的预测分析为⽣产提出可⾏的建议与指导,实现持续的改进。
然⽽,数字化技术应⽤到未来汽车研发⽅⾯不⽆挑战,例如,⽆⼈驾驶技术需要⼤数据、通信技术、⼈⼯智能等领域发展的⽀持,通信⽹络亟需提升,才能确保⼤数据⽂件传输速率,以实现超⾼的可靠性及低延迟。
展的⽀持,通信⽹络亟需提升,才能确保⼤数据⽂件传输速率,以实现超⾼的可靠性及低延迟。
另外,随着汽车产业的⽹络化、智能化,汽车⽣态场景不仅局限于车本⾝或车与⼈,更扩⼤到了车与车、车与路、车与服务平台等。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2020年中国90%的汽车将接⼊互联⽹,车联⽹⽤户规模将突破5,000万2。新的发展趋势,对汽车⾏业⽹络安全性也有新的要求,尤其在应⽤、机件、通信、平台和管理的保障能⼒上。
在客户体验⽅⾯,随着国内汽车消费者⽇趋年轻化,传统的汽车功能及服务将⽆法满⾜他们的购车需求,他们更加青睐数字化体验,对新技术的态度更加开放。未来汽车将需具备⾃动、共享、互联和绿⾊环保等特点,⽽汽车的应⽤功能也逐步从简单的代步⼯具转变成⼀个移动出⾏的多功能空间。
随着⽆⼈驾驶技术的应⽤,驾驶员将变成乘客。那时,车内空间会提供更多的⼈机或乘客之间的互动条件,解决乘客在旅途中休闲、娱乐或办公的需求。汽车内饰将更加数字化,通过应⽤增强现实、⼈机界⾯、动态感应等技术,以及使⽤可显⽰图像的智能玻璃、传感器等装置,创造出联⽹的汽车内饰和⽆⼈驾驶空间。今后,汽车将应⽤⼤量的软件,对空中编程(OTA)的需求也将不断升级。
在汽车⾏业,国内外的⼚商都在积极尝试C2B的新模式。以国内某乘⽤车⼚商为例,他们让消费者参与车辆整个⽣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包括定义、开发、认证、定价、选配和优化。产品上市前就在数据平台上打通了消费者与开发制造的关系,⼜发布18个产品定义点向潜在⽤户收集到三万多条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指导产品的定义。在⽣产阶段,⼚商让消费者根据⾃⾝喜好选择配置,⽣产平台提供逾万种的配置组合满⾜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
此外,不少车企已开始在线上积极布局社交媒体和虚拟线上展厅,⽽且随着⼈们⽣活⽇趋数字化,售车渠道也逐渐由传统的进店模式转⼊线上模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搜索和评估、订车和付款,以及进⾏⼈⼯智能结合⼤数据的⾦融贷款申请和放款,整个汽车⾏业将来有可能实现完全的线上销售。
数字化也催⽣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推动了车企在产业链上的外延和跨界合作。2012年⽹约车平台兴起,并快速打开市场,⾄今⽹约车服务⽹络已遍布中国多个城市。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演化和提升,出现旅游出⾏服务定制、通勤专⽤巴⼠、商圈⽤车分时租赁等新的市场需求,这就需要通过⼤数据的快速计算来精准定位客户、平衡公司运营成本和收益、提供合理的流程和管理。⽹约车服务收集了⼤量客户数据,覆盖到出⾏范围、消费场景、消费习惯和频率等多个⽅⾯,对客户画像有指导意义。车企在未来应积极应⽤数字化⼯具和技术,延伸更多服务场景。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也令车企逐步从硬件提供⽅转型为软件和服务相结合的供应商。随着共享经济
、⾃动驾驶的兴起,以及在城市化、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驱动下,未来汽车的权属会由“买断”模式转变为“按需出⾏”模式。⽽整个汽车⽣态圈将从以车为中⼼,逐步向以客户为中⼼转变。
汽车⾏业数字化领域的布局
随着数字化对汽车⾏业的影响加剧,⾏业的主要参与者也针对数字化做出了积极布局。⽆论是⼚商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在进⾏兼并整合,⼀⽅⾯希望能够快速完善在数字化⽅⾯的能⼒,另⼀⽅⾯通过吸收不同基因的企业形成互补,搭建新型⽣态圈。
注:
•仅统计世界排名前40车企、前50零部件供应商及经销商的主要数字化并购与投资交易活动,⾮完整列表
•相关交易统计未包含龙头车企或供应商旗下所属风险投资基⾦的相关交易
•其他技术领域交易包括⽆线充电、飞⾏技术以及针对科研机构的投资/并购等
全球龙头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及经销商过去五年相关并购与股权投资交易的分析结果显⽰,数字化交易趋于活跃,交易数量从2013年的⼋宗激增⾄2017年的75宗3,可见汽车价值链的利益相关⽅正积极回应⾏业数字化变⾰,并通过并购或投资获取相关能⼒,完善技术领域的布局。
从技术层⾯来看,软件系统、互联⽹及移动应⽤技术领域的交易最为活跃,相关交易主要包括车载系统、娱乐系统、车辆及零部件交易平台、汽车⾦融平台、车辆维修平台以及出⾏服务移动应⽤等。⾼级辅助驾驶系统领域的交易活跃度位列第⼆;⼤数据与云计算、互联技术与⼈⼯智能的交易也相当活跃。
从价值链的数字化布局来看,龙头车企在不断加强智能化汽车的研发与制造能⼒的同时,也在出⾏服务领域积极布局、交易活跃度突出,交易领域包括共享出⾏、分时租赁、地图规划、停车服务等,反映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车企认识
交易活跃度突出,交易领域包括共享出⾏、分时租赁、地图规划、停车服务等,反映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车企认识到唯有通过投资并购的⽅式实现由传统硬件供货商⾄出⾏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零部件供应商则活跃于研发与售后服务的交易。⼀⽅⾯,为满⾜车企⽇益智能化的需求,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外部收购与投资加强⾃⾝技术能⼒,巩固与加强在产业链的地位。另⼀⽅⾯,为顺应消费者数字化的消费⾏为,零部件供应商特别着⼒于通过投资并购积极布局售后服务平台、零部件交易平台,以及车辆维保相关的软件及应⽤。
经销商及售后服务商则专注于营销/销售、汽车⾦融及售后板块的数字化交易,以巩固在产业链的固有地位,相关交易主要集中在销售软件系统、车辆交易、保险⽐价平台、服务养车平台等。
中国主要车企在数字化并购与投资交易⽅⾯的活跃度相对较低,在开发和⽣产上更倾向通过外采或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和的模式逐步提升数字化研发与制造能⼒;在出⾏领域则以战略合作、⾃建等模式布局。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在数字化领域的并购与投资则更为活跃,通过相关数字化交易加强研发制造技术能⼒,并积极布局售后环节,包括后服务平台、远程诊断、车联⽹平台等。
总结
数字化已经在全球汽车⾏业掀起了新浪潮。在政策⽀持下持续开放、在庞⼤消费⽀持下⽇益增长的中国市场,需要车企积极重塑产业链,创新产品销售和使⽤模式。⽆论是国内或国外⾏业参与者,都应在制定策略时积极回应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消费者的需求,⼒求创新,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欢迎。
注: